黎開雁
【關(guān)鍵詞】古文教學 學為主教為輔 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7A-
0033-01
“學為主,教為輔”的理念古已有之,《學記》中“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突出強調(diào)了教師的引導輔助作用和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學為主,教為輔”的教學理念被大力提倡,教育界不斷就這方面進行探索,希望建立更為高效的課堂。下面筆者結(jié)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就如何在初中古文教學中應(yīng)用“學為主,教為輔”理念,使初中古文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談?wù)勛约旱目捶ā?/p>
一、課前安排預(yù)習任務(wù)
在古文教學的課前預(yù)習階段,教師提出明確的學習目標與任務(wù),可有效指導學生預(yù)習要學的古文,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方向,明白本節(jié)課該學什么,該怎么去學,要達到什么樣的理解程度,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例如,在人教版語文教材九年級上冊《陳涉世家》課堂教學前,教師可要求學生完成以下三個學習任務(wù):首先,要求學生借助《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讀準易讀錯字的讀音,如“陽夏(jiǎ)”“輟耕(chuò)”“適戍(zhé shù)”等,并讓學生借助課文注釋與工具書疏通文意,培養(yǎng)學生自學自譯古文的能力。其次,明確朗讀、背誦目標,讓學生在課外時間朗誦課文,培養(yǎng)古文語感,學會品味語言,提高古文解析鑒賞能力。最后,教師還需讓學生在課前了解古代文化常識,要求學生通過課外資料自行了解秦朝徭役制度和科律刑法等,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陳勝、吳廣發(fā)動起義的原因,減少教師課堂解釋工作,讓初中古文教學更為高效。
二、設(shè)置問題與練習題
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自行解決問題是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的良方。問題設(shè)置必須循序漸進,有序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如教學人教版語文教材八年級上冊《桃花源記》一文時,教師應(yīng)按照文中故事發(fā)展的進程和線索引導學生步步深入。首先提問“漁人是怎樣發(fā)現(xiàn)桃花林的”,引導學生細讀第一、第二自然段,提示學生弄清漁人當時的狀況和路線。然后提問“在桃花林盡頭漁人看到了什么”,提示學生弄清漁人進入桃花林一路看到的景物。接著提問“漁人在桃花源做客時與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談”。最后提問“漁人離開桃花源后做了什么,結(jié)果如何”,引導學生對整個故事進行思考。這樣按照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來設(shè)置問題,有利于學生深入感知理解課文,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意識,凸顯教師的輔導作用與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問題是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主線,練習則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補充體現(xiàn)。在《桃花源記》課堂教學中,教師可要求學生對比“豁然開朗”中的“豁然”、“屋舍儼然”中的“儼然”、“怡然自樂”中的“怡然”、“欣然規(guī)往”中的“欣然”這幾個詞,歸納分析“然”字的用法。設(shè)置這樣的練習,有助于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學會自主思考。
三、組織課堂活動
課堂教學活動是課堂教學活力的體現(xiàn)。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能促使學生積極參與,降低教師“教”的工作量。如教學人教版語文教材八年級上冊《陋室銘》一課時,筆者組織翻譯比賽,請學生逐句翻譯課文,比一比誰翻譯得更好,并請其他學生點評。如“惟吾德馨”,有學生翻譯成“只有我品德高尚”,有學生翻譯成“僅因為我品德高尚”,筆者請學生對這兩種翻譯進行點評比較,通過對比,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提升。教師也可組織全班學生分組討論學習,如教學人教版語文教材八年級下冊《小石潭記》時,筆者讓學生分組討論為何文章開頭與文章結(jié)尾感情基調(diào)不同,學生們通過組內(nèi)協(xié)作探究,最終理解了這遠離塵世的小石潭雖充滿生機,卻無人賞識,其幽清無聞與作者遭遇相同,反襯出作者無法擺脫的壓抑心情,也含蓄表露了作者對冷酷現(xiàn)實的不滿。
除了組織討論活動,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通過演講、情境表演等活動自主學習,如在教學人教版語文教材九年級上冊《隆中對》時,教師可組織學生上講臺扮演劉備和諸葛亮,將自己對人物性格特點的理解演繹出來。這類課堂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教以學習方法
在初中古文教學中要做到“學為主,教為輔”,教師除了要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還給學生外,還要教會學生學習,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有效引導,讓教師的“教”更有實效,學生的“學”更為高效。如在教學《小石潭記》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比較分析《小石潭記》與《桃花源記》的開頭有什么相似之處,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學會對比類推方法,了解兩文開頭部分都十分簡約地交待了作者是怎樣發(fā)現(xiàn)美景的。這樣,學生就學會了像這樣先寫外景,為主要景物的描寫作好鋪墊的寫作方法。教師教會學生以舊帶新、對比同類文章的方法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都能受益。
“學為主,教為輔”是構(gòu)建高效課堂的指導理念。我們教師應(yīng)潛心研究,深刻思考,大膽創(chuàng)新,堅持在課堂教學中應(yīng)用這一理念,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與思維能力。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