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東
(金川沙耳中學)
人體心臟的正常工作,才能使血液在各類各級血管中流注循環(huán),才能保證生命物質的正常運輸和交換?!饵S帝內(nèi)經(jīng)》記載:“心生之主也?!背踔衅吣昙壍膶W生學完人體內(nèi)物質的運輸后,善于思考和領會的學生都會感悟到健康的心臟對于人的生命存在有多么重要。但是,教材上并沒有關于心血管的衛(wèi)生保健常識。為此,教師在幫助、輔導、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加以補充講解。這樣對改變某些學生的不良生活習慣,使學生養(yǎng)成健康科學的生活習慣大有益處。
心血管疾病是人類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是威脅生命的頭號殺手。心臟病的誘因很多:肥胖、缺乏運動、吸煙、酗酒、熬夜、情緒化、嗜食厚味肥甘等都有可能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預防心臟病需要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預防、早治療”。養(yǎng)成積極良好的生活方式,對預防心臟病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正常體重的人比肥胖者患心臟病的概率要低得多。肥胖者體重超標,體內(nèi)有過多的脂肪堆積,對各級各類血管會造成一定的壓迫,使心臟射血的阻力增加。心臟長期這樣代償性的工作,會使心臟代償性的增大肥厚,終至衰竭。另外,肥胖者往往伴隨著高脂血癥和動脈血管易粥樣硬化。教師要建議學生合理膳食,既不要營養(yǎng)過度,也不要營養(yǎng)不良。三餐要合理安排,葷素結合。保持身高體重的正常比例,使氣血流通暢達,讓心血管健康。
缺乏運動也是心臟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維持經(jīng)常性適當?shù)倪\動,有利于增強心臟功能,促進身體內(nèi)物質的正常代謝,尤其對促進脂肪代謝、防止動脈硬化的發(fā)生有重要的作用。適量的運動才能使體內(nèi)物質與能量轉化達到協(xié)調動態(tài)的平衡。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參加學校的“健康運動一小時”活動,要讓學生堅持三操,上好體育課。還可以建議學生“百度”有氧運動,鼓勵他們長期堅持有氧運動。
紙煙燃燒會產(chǎn)生200多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煙通過口腔進入咽喉、氣管等部位,有毒物質通過黏膜、上皮細胞等進入血液,對人體各系統(tǒng)造成損害。吸煙人群患冠心病的風險高于不吸煙人群。吸煙還是導致心絞痛甚至猝死的重要原因。酒中含有乙醇,乙醇對心臟具有毒害作用,攝入過量的乙醇會降低心肌的收縮能力。酗酒不僅會加重心臟的負擔,甚至會導致心律失常,并影響脂肪代謝,損害血管,破壞肝臟,促進動脈硬化的形成。生命之于人是絕對珍貴的。所以,教師要告訴學生務必遠離煙酒,健康生活。
休息可以解除疲勞,恢復身體機能。因此,教師要要求學生遵守作息時間,按時就寢,不熬夜。
喜傷心,怒傷肝。過度的不良情緒刺激,會對人體會造成不良的影響。生活中,要讓學生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當不良事件發(fā)生時,要保持理智,不要情緒化,要積極地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著手行動。
總之,心臟是人體的“發(fā)動機”,生之本。有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能降低心臟病的發(fā)生率,就可能擁有健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