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仿恩(大百尺中學)
作為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如何對待學生,我認為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作為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會愛崗敬業(yè),才會更深入地了解學生,才會贏得學生的尊重。舉個例子,我們班有個學生,從小生活在單親家庭,他非常自卑,對自己的學習也沒有信心。針對這種情況,我讓幾個學習好的學生去和他談心,幫助他輔導功課。漸漸地,他變得開朗起來,成績也提高了,對老師和同學們也更加尊重信任。因此,教師只有關心、愛護學生,才會開啟學生的心靈大門,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從而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結果。
自尊心是學生刻苦努力的動力,老師只有尊重學生,認可學生,才會增強學生前進的動力,自覺地朝著更高的目標發(fā)展。舉例來說,某學生因智力有問題,受到班主任的歧視,老師常因他犯一點小錯誤而對其進行挖苦諷刺,最終導致他不得不輟學。
作為教師一定要信任學生,要相信每一個學生將來都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對于屢犯錯誤的學生,教師不應對其打罵、挖苦、諷刺,教師應以誠相待,一定要相信他能改正自身存在的缺點,并幫助他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讓其對自己的未來也充滿希望,并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
舉例來說,我們班有個學生課上特別愛說話,幾乎所有老師上課,他都忍不住要扭頭和同學說話。面對這種狀況,我和他進行了深刻的長談,簡而言之,我相信他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改正自身存在的缺點,把成績提上去?,F(xiàn)在,和以前相比,他有了很大進步,課上話少了,成績也提高了。由此可見,信任在教學工作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無論是好學生,還是差學生,教師都應該一視同仁,應使用相同的態(tài)度對待他們。如果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家庭背景、成績好壞,分別采用不同的態(tài)度去對待他們,這樣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產(chǎn)生自卑心理,甚至可能使他們自暴自棄。舉例來說,我們班有這樣一個學生,她成績較差,但樂于助人,尊師敬長。在班里,我對她進行了多次表揚和鼓勵,現(xiàn)在她的成績有了明顯的進步。事實證明:教師應以一顆寬容的心,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對成績較差的學生,應更為關注,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讓其變得更加自信,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