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振友
(遼寧省沈陽市第31 中學)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在給學生人文關懷的同時,促進學生學習靈動性的發(fā)揮,尊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已經(jīng)逐漸成為創(chuàng)新魅力課堂的關鍵要素。而有效互動,創(chuàng)新魅力課堂又對學生的學習發(fā)展,以及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如何創(chuàng)新高中語文魅力課堂也成為當前語文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
學生是開展學習活動的主體,所以在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時,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活動過程中多與學生互動交流,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使學生的自主權在學習探究中得到充分發(fā)揮。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平等和諧的姿態(tài)與學生交流,這樣不僅能夠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也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和尊重,從而吸引更多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語文知識的樂趣,以及語文課堂的魅力,也促進語文課堂教學活動能夠井然有序地開展。例如,在講解《林黛玉進賈府》一課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然后再鼓勵學生根據(jù)文章的主要內容分角色演繹進行情景再現(xiàn),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學生演繹完后,再引導學生說說自己表演時的真實感受,以及在表演后對文章人物是否又有新的理解和感受,通過這樣的教學形式,一堂充滿趣味與魅力的語文課堂便生動地展現(xiàn)出來了。
行為激烈法是指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通過在教學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巧設疑問,并通過一些小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從而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課堂教學中,以此來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提升語文課堂魅力。比如,在講解柳永的《雨霖鈴》中的“楊柳岸,曉風殘月”,杜甫《登高》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生動的朗讀,然后再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運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詩句中的情感,通過學生新穎生動的行為展示來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其中,也使學生能夠對教學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印象。同時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也要積極挖掘教材以外的教學資源,并將其巧妙地融入語文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對其進行充分的聯(lián)想和推理,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
當前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很多先進的現(xiàn)代教學手段已經(jīng)逐漸融入語文課堂教學中,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在不斷發(fā)掘教學素材的同時,還要準確把握好現(xiàn)代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為構建和諧高效的語文教學氛圍,打造魅力課堂提供充分條件。在開展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課堂教學活動,通過將圖片、文字和聲音有機結合,或者是播放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片段來刺激學生的感官,從而將原本靜止、枯燥的語文教學內容轉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也能夠充分滿足學生不同階段的實際需要。比如,在講解《雷雨》一課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關于雷雨的視頻資料,將文章中描寫的情境真實地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對文章中表達的情感有更深刻的理解,也使課堂教學活動充滿趣味性,從而不斷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傳統(tǒng)教學模式常常過于重視課堂教學紀律,而往往忽視了學生的天性,在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受到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適當?shù)負Q位思考,讓學生在參與學習活動過程中能夠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而不是一味地接受教師灌輸?shù)闹R。對于一些簡單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試著讓學生自己授課,讓學生以小教師的身份去體驗備課、搜集教學素材,設計教學活動等環(huán)節(jié)。通過引導學生自己授課,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集中注意力,也能夠使授課學生在備課和授課過程中得到充分的鍛煉,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同時,教師也要在學生備課過程中給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勵,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從而為打造高中語文魅力課堂奠定堅實基礎。
總之,打造高中語文魅力課堂,要求教師必須不斷挖掘語文教學資源,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貼近實際生活的語文教學活動,深入了解學生的精神世界,運用新穎豐富的語文知識和先進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課堂教學中來,也讓學生深刻體會到語文課堂的魅力,提升學習效果。
朱灼.培養(yǎng)個性 調動情感:淺談讓高中語文課堂充滿魅力[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09):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