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城南新區(qū)伍佑小學 沈 慧
一節(jié)課的開始,對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一節(jié)課的結尾,對于學生的學習思路清晰化有著積極的意義。結課,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利用課堂結課環(huán)節(jié)對教學內容進行總結,評價學生的學習,加強教學反饋。而學生可以通過結課環(huán)節(jié)對學習內容進行整理,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加強小學語文結課藝術性,是促進小學生愛上語文學習的重要途徑。
小學生正處于好奇心強,想象欲望強烈的成長階段。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小學生的這些心理特點加以利用,發(fā)散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主動去想象,豐富課文學習成果。
比如,在講解《莫泊桑拜師》這篇名作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課堂結課階段給小學生一個發(fā)散思維的機會。教師可以這樣進行結課“ 今天我們學習了莫泊桑拜師,莫泊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去請教自己的老師,老師指導他下功夫,最后成就了一位小說作家。如果莫泊桑的老師沒有對他進行指導,而是否定他的能力,結果會是怎么樣的呢? ”在課堂的最后階段,教師給學生拋出這樣一個具有發(fā)散性與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大膽猜測,有利于學生思維的快速運轉與思考能力的提高。教師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對學生的想象成果加以肯定。在課堂的最后,教師要給學生更多的正能量,并告訴學生還有許多關于莫泊桑的小故事,引導學生閱讀。這樣的結課,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內學習內容的理解,還促進了學生想象力的提高,更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一舉數(shù)得。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都十分關注課堂過渡語,關注文章段落之間的過渡講解。但是,很少有教師關注課與課、單元與單元之間的過渡。每一節(jié)語文課都是一個獨立的課堂,在講完一節(jié)課后,學生對下節(jié)課沒有期待,自然不會在課下花時間去預習,去了解。在課堂結課環(huán)節(jié)進行懸念的設計,會促進學生好奇心的調動,讓學生的求知欲更加強烈,在提高本節(jié)課教學效率的同時,為下節(jié)課的教學做好鋪墊。
比如,在講解《說勤奮》的時候,教師可以這樣結束課堂,“ 勤奮是一個人良好的品質,只有勤奮去學習,去工作,才能實現(xiàn)個人價值,才能讓自己成為有用的人。同學們,在你們心里哪些人是勤奮的人呢?”學生會說出像“ 爸爸媽媽,某位同學”等答案,教師引導學生想一想古代醫(yī)藥名人,無論學生說出誰,教師只說一句“ 答案下次課揭曉”。這樣一來,就給下節(jié)課講解《李時珍夜宿古寺》留下了懸念,有利于激發(fā)小學生對下節(jié)語文課的興趣。
所謂因勢利導式的小學語文課堂結課方法,就是要結合語文教學內容的重難點以及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利用簡潔的語言對課堂內容進行總結。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堂結課階段去概括、總結學習內容,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印象,更能夠使學生深入理解課文。
比如,在講解《臥薪嘗膽》的時候,教師可以于結課階段提問:“ 臥薪嘗膽重點寫的是什么?作者寫越王夫婦到吳國給吳王養(yǎng)馬推磨的目的何在? ”針對教學重難點提出這些問題,讓學生去思考,結合課文內容回答問題。在學生表達自己看法的時候,教師要與學生互動,在互動中為學生補充答案,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效率的提高。利用簡潔的語言與創(chuàng)新的方式做好小學語文結課,有利于課文思想內容的突出,更能提高文字的藝術性。學生可以自主去總結課文內容與情感,也能在師生互動與交流中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
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快速進步,讓課程標準中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諸多要求得到落實。在小學語文教學階段,每一個年級都要關注學生的朗讀能力培養(yǎng),在課堂中發(fā)揮朗讀的作用,讓小學生通過朗讀文章深入理解文章的內容,感受語言的魅力,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在課堂結課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朗讀,在朗讀中悟情,在朗讀中感受文章的道理。
比如,在講解《鄭人買履》的時候,教師利用最后五分鐘的時候組織小學生對文章進行集體朗讀,有利于加強語文學習氛圍的創(chuàng)設,促進學生感受文字中所蘊含的道理。
綜上所述,結課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許多教育工作者都將其視為提高課堂效率的重點環(huán)節(jié)。對課堂結課方法進行豐富,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更能夠促進教學重點的再次突出。在教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今天,加強課堂結課環(huán)節(jié)的藝術性,有利于高效語文課堂的構建。
[1]馮莉.淺談小學語文教學的結課技巧[J].才智.2014.01:118
[2]馬志桃.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結課技巧探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3.S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