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衛(wèi)清
(湖北省棗陽市高級中學)
中華文化歷經(jīng)千年,經(jīng)過歷史車轍的狠狠碾壓之后留下的是什么?毫無疑問就是文字和書籍。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教育要求培養(yǎng)綜合型的人才,古文作為中國傳統(tǒng)歷史文化的載體,如何學習古文?學習古文的意義何在?這些都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古文是千年歷史的見證,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學習古文是每一個中華少年的責任,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具有深遠的意義。
在高中語文學習大綱中就有明確的規(guī)定,高中生要有一定的閱讀淺顯簡單的古文的能力。所以,學習古文要達到一定的標準:
第一,理解一定的文言詞語,背誦一定量的文言文章;
第二,能夠深入理解文言作品,不拘泥在理解表面意思的層次上;
第三,能夠理解文言文文章的精髓,學習寓意深遠的中華文化。
文言文文章言簡意賅,結構嚴謹,寓意深遠,是所有文章的典范,學習古文的寫作對于高中生的習作有很大的幫助。首先,古文的字詞和語句千錘百煉,高中生要學習打磨字詞語句的本領,精煉自己的文章語言。其次,還要領會文言文的結構特點,學習文言文嚴謹?shù)慕Y構形式,學會建立自己的文章結構。
古文在其樸實簡練的語言之中往往蘊含著深遠的意義和精神,所以學習古文語言的樸實無華,提煉古文深遠的人生內(nèi)涵,對于提高文學修養(yǎng)有很大的意義。
古文是中華文化歷經(jīng)千年的沉淀,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文學,它代表的不僅僅只是一種語言、一種文字,蘊藏更多的是那個時代的人文精神和時代內(nèi)涵。所以,學習古文傳承的不僅僅是一種語言文字的閱讀能力,更多的是一個時代的精神文化。
第一,學生缺乏學習古文的興趣。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現(xiàn)在的高中生大都認為古文的學習就是死記硬背,缺乏學習興趣,不愿學習。
第二,學生對于學習古文的目的不明確。很多學生都會存在這樣的觀點就是“學習無用論”。在現(xiàn)代社會中古文沒有用武之地,我們不用古文說話,也不用古文寫作,我們?yōu)槭裁匆獙W習古文?
第三,學生學習古文的動機不純。大多數(shù)高中生學習古文的目的僅僅在于應對考試。為什么學習古文?因為考試需要。從而忽略了古文的真正價值。
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領者,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好壞。目前,教師古文素養(yǎng)不高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教師對于古文理解狹隘。教師認為教授古文僅僅局限于教授字詞的發(fā)音和理解,學習古文最重要的就是可以翻譯字句,流暢的背誦,無誤的默寫。
第二,教師沒有專業(yè)的古文知識系統(tǒng)。教師基本上沒有接受過專門的古文學習,因此在教授古文的過程中更多的是憑借自己的知識記憶,或者教科書上的知識點以及網(wǎng)絡資源,因此不能很好的領會古文教學的方法。
第三,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當。由于教師沒有接受過專業(yè)的學習,所以只能憑借教學大綱來進行教學活動。生硬的翻譯全篇,機械的背誦,老師教的沒興趣,學生學的自然更加沒有興趣。
第一,古文教學資源匱乏。首先是古文在高中語文課本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不足夠形成古文學習規(guī)模,不能引起重視。其次是古文教學延伸范圍有限,不能很好的利用課本外的資源。
第二,古文學習沒有很好的外部環(huán)境。首先,現(xiàn)在白話文取代了文言文,文言文在現(xiàn)實生活中沒有用武之地,人們自然而然的會忽視。其次,文言文學習好壞的依據(jù)就是分數(shù),導致文言文學習目的的功利性、過程的僵化性。
第一,明確學習目的。明確文言文的學習目的不僅僅局限在考試過程中,讓同學們在課外古典文學的閱讀中理解文言文學習的真正目的,從而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激發(fā)學習興趣。通過課外古典名著的閱讀或者利用古文中深厚的情感形態(tài)來激發(fā)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或者在講解古文的過程中穿插有趣的背景故事或作者經(jīng)歷,讓古文學習不再枯燥乏味。
第一,樹立觀念,轉(zhuǎn)變意識。首先要轉(zhuǎn)變對于古文的認識,要樹立文言與白話并重的觀念,不再厚此薄彼。
第二,提高教師的文言素養(yǎng)。通過課外對于古文知識的系統(tǒng)學習提高教師的文言素養(yǎng),豐富自身的文言知識。
第三,豐富古文教學的模式。教師要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使得古文教學不再拘泥于一種模式,豐富課堂生活。
第一,改變古文的教學環(huán)境。教師在課堂上要渲染一種好的學習古文的環(huán)境氛圍,帶領大家進入古文學習的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文的感覺。
第二,適量的延伸。針對課內(nèi)文言比重不足的情況,適量的拓展課外閱讀。充分利用課外資源來輔助課堂文言文的學習,從不同的視角處理文章,從不同的方面延伸拓展,以達到深入學習古文的目的。
文言文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漫長的教與學的過程。在新課標的帶領下,我們要積極探索,勇于實踐,把文言文的學習形成一種新的教與學的模式。學好古文,傳承經(jīng)典。
[1]殷芳芳.高中語文課堂古文教學策略創(chuàng)新實踐探析[J].新課程導學,2013,(34):32.
[2]徐建鋒.高中古文教學策略淺析[J].中學語文,2014,(7):48 -49.
[3]吳玉濤.淺論高中語文中文言文的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J].小作家選刊,2013,(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