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皎皎
摘 要:人們通過音樂表達感情,欣賞音樂不僅可以抒發(fā)感情,更能體會精神文明生活。音樂教育在新課程標準下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審美為教學核心,科學地安排教學目標,設計符合學生學習習慣的教學材料,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初中音樂課堂還要在培養(yǎng)學習能力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學習效率,貫徹新課程標準的教育要求。將針對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展開研究,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
關鍵詞:初中音樂;課堂教育;有效學習
一、有效教學的概念及其理念
有效教學的核心自然是要突出課堂教學效率,教師需要運用一種先進的指導方法,在學生與教師共同學習一段時間之后,學生能夠獲得較大的進步。有效教學的主要途徑還是課堂教學,教師教學生學,教師促進學生的學習行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進行音樂學習,采取科學的方法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接受更多的知識和技巧,從而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
有效教學符合新時期教學改革的要求,學習效率在課堂教學時間中高于平均教學效果。有效教學要求教師按照教學規(guī)律,盡可能地減少時間和資源的投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教學目標。學生在有效學習下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從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變成主動的探究式學習,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來提高學習效率。
有效教學是根據(jù)學生學習的需求、人才培養(yǎng)需要等組織高效的課堂教學。有效教學不僅是有規(guī)律的教學,更是有效率的教學,教與學并重,平衡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不忽略學生的自主探究優(yōu)勢,在有效教學中構建和諧的師生
關系。
有效教學的理念實際上是一套根據(jù)教學目標制訂的教學策略,將工作重點放在效率上,通過學生的掌握情況來量化課堂教學效率。有效教學理念需要科學的測定與量化,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從實踐中反思教學,總結經(jīng)驗來提高教學水平。有效教學是一種平衡的教學理念,取決于學生掌握了多少,而不是教師教授了多少,所以,在教學理念上要以提高學生的掌握水平為主,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來提高教學效率。
二、初中音樂課堂有效教學的基本特征
初中音樂課堂有效的基本特征是:
1.明確的教學任務
音樂課堂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基礎就是教學任務,有了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活動才有了根本的靈魂,才能有效指導課堂教學的進行。
2.學生的主動參與
有效教學取決于學生掌握的情況,所以,學生要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才能有所提高。有效的教學過程是教師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講授知識,學生發(fā)揮自身能動性優(yōu)勢,與教師配合掌握更多的知識。有效教學強調和諧的師生教學關系,只有教師的高效講解是不夠的,還需要學生真正地參與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3.合適的教學策略
有效課堂教學最終是為了達到教學目標,要想實現(xiàn)高效的教學,教師除了要精心準備課程內容外,還要提高教學技巧,組織教學的同時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教學內容的活動性,要能夠處理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解決學生的疑問,按照既定的計劃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4.關注學生的發(fā)展
課堂有效教學是以學生的學習情況作為標準的,所以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應當受到更多的關注。有效教學的核心是學生掌握了多少,而不是教師教授了多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及時獲取學生的反饋,關注每個學生的發(fā)展情況,以便及時調整教學進度,避免盲目增加教學內容,確保教學內容符合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
總的來說,音樂課堂有效教學需要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師要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而制定科學的教學策略,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符合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和學習特點,符合新課程標準對音樂教學的基本要求。
三、初中音樂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
教學準備是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前提,不僅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優(yōu)化整合,還要根據(jù)教學目標制訂教學流程和教學方法等。音樂教學在教學準備方面還比較薄弱,內容相對較少,為了優(yōu)化音樂教學準備,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1.教師應當提高音樂專業(yè)素養(yǎng)
教育改革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有了明顯的改變,從“統(tǒng)治”課堂變成主導課堂,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所以說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最直接的參考者,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學技術和教學藝術是課堂教學好壞的重要元素,教師的基本功底和講課方法,是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教師除了要選擇科學的教學策略外,還要在教學活動中表現(xiàn)出良好的專業(yè)素養(yǎng),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教師的帶動下有效地進行學習。
比如,在七年級教材“歌頌祖國”一章中,我們會學習到一首捷克交響詩《伏爾塔瓦河》,是斯美塔那代表作《我的祖國》中第二首交響詩,具有濃郁的異國風情。在學習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曲目內涵,教師首先要對背景進行了解?!斗鼱査吆印返淖髡咚姑浪鞘侵慕菘嗣褡鍢放勺髑?,在曲目中表達了遠離故鄉(xiāng)的痛楚,交響詩套曲《我的祖國》也傳遞出濃濃的愛國之情,其中最出名的《伏爾塔瓦河》描繪了波西米亞民族的母親河,作者通過細膩的音符向聽眾傳達了對祖國大好山河的熱愛。
初中音樂階段的學習,除了最基本的識譜演唱等基本的樂理知識外,還要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欣賞能力,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所以,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進行專業(yè)角度的分析。教師在備課階段,要將音樂作品的背景資料整理起來,作為課堂教學的引述和基礎,讓學生對作品背景有所了解,這樣學生在欣賞作品時才能更好地與音樂產生共鳴,更好地感悟其中的情感,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2.制訂科學的教學目標
明確的教學目標能夠減少課堂教學中不必要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一些重編和優(yōu)化,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獲得最多、最有效的知識。
比如,在神州大地——遼闊的草原中,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畫面感,單純的欣賞音樂需要學生通過自身的想象力來構建畫面,一開始學生肯定很難掌握,那么在教學目標的前段,可以借助MV和音樂視頻,通過音樂和畫面的結合來刺激學生的感官,然后再讓學生進行獨立的音樂想象。除了課本給出的音樂外,教師還可以安排學生自己查找相關音樂作品來欣賞,擺脫統(tǒng)一的音樂限制,讓學生有更多樣化的音樂體驗。
3.音樂課堂活動安排策略
音樂是一種表達情感的藝術形式,除了單純的欣賞外,學生也應當學會用音樂來表達自身的感情。初中音樂課堂可以通過多樣化的活動來增強學生的音樂能力,使學生在主動參與活動時掌握知識和技能。
比如,在金色的秋天一章中,音樂可以表達秋天收獲的喜悅,也可以像詩作一樣“傷春悲秋”,每個人對秋天有不一樣的理解,而音樂的表達形式也是多樣的,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參與一些活動,選擇一些音樂形式,唱歌、樂器演奏、配樂詩朗誦等等,表達自己眼中的秋天,不僅能夠深化學生對于音樂內涵的理解,還能在活動中發(fā)揮學生的音樂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
總而言之,初中音樂課堂有效教學是新課程標準改革過程中的重要要求,教師要對傳統(tǒng)課堂進行重新認識,采取科學的教學手段,以學生為主,積極引導學生進行高效的學習,不斷實踐,總結經(jīng)驗,實現(xiàn)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轉型。
參考文獻:
[1]劉秀翠.音樂課堂教學改革的創(chuàng)新[J].現(xiàn)代裝飾:理論,2013(08).
[2]馬麗瑾.試論課堂的有效教學[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10).
[3]高龍娟.基于建構主義的高中音樂有效教學方式探究[J].現(xiàn)代教育,2012(09).
[4]高紅.論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師生關系[J].民族音樂,2012(04).
[5]周曉芬.初中音樂課堂有效教學策略初探[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2(07).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