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興花
摘 要 本文從對教育教學、教育理念、理想的課堂及對教師的要求等方面做了闡述,從而對課堂教學進行了認真的思考和再認識,真正做到“小課堂,大教育”。
關鍵詞 教育教學 教學理念 理想課堂 教師素質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7.028
Small Classes, Great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Thinking and Reconsideration
GAO Xinghua
(Shando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eifang, Shandong 261061)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from education and teaching,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deal for classroom and teacher and so do the requirements set forth in order to classroom teaching seriously re-thinking and understanding, truly achieve "small classes, great education."
Key word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eaching concept; ideal class; teachers quality
1 對教育教學的思考
“區(qū)區(qū)三尺講臺”到底承載了多少?有必須完成的任務,又有必須盡的職責,有必須背負的道義,又還有許多潛在的東西等等。所有的這一些我們做到了多少?完成了多少?在課堂上除教會他們應該學到的課本知識外,還應教會他們什么?我們的課堂教學應該朝著什么方向改進?……記得愛因斯坦曾說過這樣的話:“不管時代的潮流和社會的風尚怎樣,人總是可以憑著自己高尚的品質,超越時代和社會,走自己正確的路,這種不追求物質享受,只追求內(nèi)心的自由和安靜,才是人生的永恒追求。”這是一種對生命享受的追求,是對人生理性的選擇。①我們的教學如果朝著這種方向努力,就不僅把課堂教學看作是傳授知識的工具,還要對他們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進行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樹立的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不但適應生活,享受生活,還要對生活有高質量的追求。
2 對“教學理念”的再認識
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yè),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不會因為一堂課結束了就結束了,教育會影響學生的一生。所以教師一定有一個自己堅守的信仰,有一個正確的“教育理念”,使自己在教育實踐及教育思維活動中有一個理性認識,來指導和指揮自己的教育實踐。正確的“教育理念”會影響著自己對教育的認識、對教育的態(tài)度、和采取的教育策略,會影響自己的教育行為,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所以說,作為一個教師,必須有一個正確的教育理念,作為自己教育行為的載體。②
(1)以人為本,重視學生自身的價值。我們的教育不能只傳授課本知識,要以人為本,重視學生自身的價值的實現(xiàn),注重他們對現(xiàn)實的需要,把傳授的知識和培養(yǎng)的能力有機的結合起來,注重開發(fā)和挖掘學生自身的潛能和稟賦,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尊、自愛、自理、自強的生活意識,提高他們的生存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課堂上要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生存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課程在教育實踐中的實際價值,把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放在第一位,促使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其健全完善的人格,培養(yǎng)他們的整體素質,注重教育過程中知識轉化為能力,知識轉化為他們的自身素養(yǎng)。
(3)我們的教育不能把課程看作是單一的傳授知識的工具,要體現(xiàn)教學的多元價值觀念,課堂上不能忙著做題,只講與課本有關的知識和內(nèi)容,其他一概不管,課程應當是一種理念、一種過程、一種態(tài)度和一種許諾,通過培養(yǎng)態(tài)度和技能,使學生能從多種角度去感悟、解析、評定生活,培養(yǎng)學生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去順應時代的發(fā)展,迎接未來生活的挑戰(zhàn)。所有這些都要求教師不斷“確認”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斷反省自己的教育行為是否偏離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不能只教會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要把學生一生的發(fā)展作為自己的教育目標,不但教書,更要育人。
3 對課堂教學價值的追求
我們進行的教育主要在課堂上完成,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傳授知識和能力,所以課堂教學價值尤為重要。課堂的教學價值有兩個方面,一是教學的內(nèi)在價值,二是教學的外在價值。內(nèi)在價值是能夠建構、豐富和完善人的精神價值,外在價值是培養(yǎng)學生走上社會后能在社會上立足,適應社會,能夠在社會上生存和發(fā)展。有效的課堂教學就是把學生的外在價值與內(nèi)在價值完美的統(tǒng)一起來。
我們認為理想的課堂教學符合下列要求:
一是參與度,真正的課堂不只是一節(jié)課老師在講,學生在聽的“填鴨式教學”,而是讓學生積極與主動全員地、全程地有效參與到整個課堂中去,真正做課堂的主人。有些教師一上課就讓學生一動不動地坐好,一節(jié)課都在口若懸河的講,學生沒有任何的參與,課堂真正成了老師“滿堂灌”的課堂。
二是親和度,理想的課堂,教師不應是嚴肅的、甚至是嚴厲的,在課堂上發(fā)號施令、施展威嚴,而是與學生之間要愉快的合作,讓學生感到上一堂課就像進行一次情感交流。
三是自由度,課堂上教師不要一味的板著臉,要多幾分風趣、多幾分幽默、多幾分溫和,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的思維,放松的學習,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有的教師上課板著臉,非常嚴肅,對學生要求非常嚴,學生嚇的大氣不敢出,怎么能進行正常的思維。曾經(jīng)有畢業(yè)的學生和我聊起當年的一個老師,很厲害,回答不出老師的提問要罰站不說,還要受批評。同學們一上他的課,緊張的不得了,特別怕老師提問,只要老師一說“這個問題找個同學起來回答一下”,同學們都嚇得氣都不敢喘了,就害怕喘氣聲讓老師聽見,被叫起來回答問題。這樣的課堂學生只想著害怕了,哪有心思思考問題。
四是練習度,課堂上嘗試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多觀察、多操作、多和學生互動,不要一味的強調(diào)秩序、紀律,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來,在具體實踐中學習新知,探索真理。五是延展度,教師在課堂上不能只講課本,要對知識點的廣度和深度進行拓展,充分聯(lián)系生活,要從課堂延伸到社會,從已知探索未知,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思考的空間。③
4 對教師本身的要求
4.1 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
要追求這種理想的課堂,無形中提高了對教師的要求。教師要孜孜以求,誨人不倦,不斷積累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能力、豐富自己的經(jīng)驗,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質。要有淵博的知識,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積累一桶水。教師要做一個終身的學習者,并注意適時更新,以適應日益變遷的新時代,在自己的教學中要研究,多反思,要不斷地總結自己,改進自己,提升自己。針對不同的學生的特點、興趣、愛好實施針對性的措施,真正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愛護學生的自尊。教師要在教學中敢于解放自己的思想,不能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不保守,不安于現(xiàn)狀,要主動求變,敢于創(chuàng)新,要研究出適用于學生未來發(fā)展的新路子、新方法。
4.2 教師要精心備課
教師不光要有新的教育理念,還得精心備課,對于每一堂課,都得深入研究大綱、教材,要去了解學生、分析學生,認真對待課堂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引入的方式生動有趣,適合于不同的同學,讓學生滿心歡喜的進入課堂,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課堂上,教師還要精心設計自己的語言,做到語言幽默詼諧、簡潔風趣,不嘮叨,不重復,能感染學生并能引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設計的問題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接受起來更容易,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達到了課堂效果。讓學生懷著對求知的欲望走入課堂,通過積極思考、探索,最后帶著收獲和喜悅走出課堂,做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實現(xiàn)學生心靈最深處的需求。課堂的內(nèi)容要豐富、充實還要疏密相間,教師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充分把握課堂,不能安排內(nèi)容像趕火車一樣,讓學生覺得喘不上氣,也不能安排的太空,讓學生無事可干,要適當?shù)目刂茖W生的注意力,重點、難點要處理的恰當好處,最后的總結要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一個懸念、一個幽默的語言、一個瀟灑的動作,讓學生感到“意猶未盡”,留下無盡的想象空間。
4.3 教師要付諸自己的全部熱情
陶行知先生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出來的東西才能達到人的心靈深處?!?良好的師生關系也影響著學生對該課程學習的態(tài)度和效果,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真心關心學生,和學生之間建立平等和諧的關系。教師在課堂上不應是嚴肅的,一味的板著臉發(fā)號施令,要真心熱愛自己的事業(yè),真心關心自己的學生,對學生要有高度的責任心,用真誠熱烈的情感把學生相應的情感激發(fā)出來,使學生興高采烈的投入到美好的情景中,自己對美的知識的渴求,喚起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的潛能。
教師在課堂上要充滿熱情,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講課要語言豐富、生動,要充滿熱情,要用自己的熱情去感染、去調(diào)動學生的熱情,創(chuàng)設一個積極向上、溫馨和諧的教學情景,一個欣賞的眼神、一個贊許的笑容、一個肯定的手勢,都能給學生一個無限的激勵與溫暖,鼓勵他們在學習的道路上繼續(xù)前行。另外,教師還要注意自己的儀表,穿著端莊得體、優(yōu)美雅致,要有大方的舉止,讓學生感到賞心悅目,心情舒暢,創(chuàng)設一個情感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4.4 教師要有“教育機智”
“教育機智”是教師的一種能力,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技術,一些事件處理好了,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反之就會課堂效果。課堂上一些事件隨時發(fā)生,教師要努力提高自己對課堂的調(diào)控水平和自己的應對能力,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的課堂氛圍,給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條件。④
5 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
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能力和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教師可采取多種教學手段,如小組成績分工制、小組游戲競賽制等方式,使學生之間建立起一種互相信任的關系,每一小組成員中不但要自主學習,還要有義務和責任給其他同學以幫助,使得整個小組共同進步。合作學習讓學生感到一種“患難與共”的相互依賴的關系,團結互助,共同努力,不但能提高學生的成績,而且對學生的情感發(fā)展有重要的意義,能滿足學生的交往需求,更有意義的事,合作學習能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在整體中的正面作用,讓每個學生在團結協(xié)作中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6 舒心的教室環(huán)境
良好的課堂教學還要把教育結合各種因素融入到美好的情境中,使學生通過耳濡目染的影響形成正確的思想及行為習慣,使教育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界。課堂教學情景的要素很多種,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間接的;可以是物質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如教室的良好環(huán)境,充足的光線,清爽的空氣給了學生一個良好的、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能讓人心情愉快,不僅(下轉第111頁)(上接第60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為學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和促進,也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如我們學院在開學初期,學生都會精心布置教室,不但把教室打掃得窗明幾凈,還掛上漂亮的窗簾,貼上美麗的窗花,窗臺上擺上幾盆綠色的植物,精心設計板報、墻報。在這種環(huán)境和氛圍下學習,心情舒暢,精力充沛,大大提高學習的熱情。
“十年育樹,百年育人”,要想給學生一個美好的未來從我們每一個教師做起,從每一節(jié)課開始。
注釋
① 李華秀.淺談教師的教育觀.世紀橋,2007(11):95-96.
② 孔偉利.新課程中的師生角色.中學物理(初中版),2013(11):7-8.
③ 趙聯(lián).體驗與教育——體驗的教育學意蘊初探.教育碩士論文.
④ 高超.讓課堂更加生動有趣的10大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