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遠謀
【摘 要】文言文作為我國歷史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都占據(jù)著重大的比例,也是學生語文學習中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做好文言文的教學,不僅能夠引導學生更好的了解文言文中所蘊含的歷史文化知識,還能進一步的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文學素養(yǎng)。但是,文言文畢竟和現(xiàn)代文有所差異,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性也比較強,基于此,文章對高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有效教學策略進行了分析,以便能夠為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方法的有效實施提供一定的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策略
高中語文課程中,文言文所占據(jù)的比重和地位一種都是非常重大的,也是高中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文言文來講,它是我國古代的主要記載用文字,承載的都是歷史文化遺產(chǎn),也是我國歷史文化的精華濃縮。但是,就文言文的教學來講,因其背景環(huán)境和現(xiàn)代文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比較難以理解,顯得非常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加強對高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教學策略的研究,這對高中學生文言文學習能力的提升和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總體提升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言文學習的必要性
文言文是我國歷史文化的一種文字載體,所呈現(xiàn)給人們的是我國古代深厚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底蘊。高中語文教材中,所選擇的文言文一般都是古代文學中比較著名的作品,所展現(xiàn)出的不僅是歷史文化風貌和文人氣質,更多的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精神。例如高中文言文中比較著名的《離騷》,這篇文章展現(xiàn)更多的是詩人屈原的一種“哀民生之多艱”的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操。就文言文的學習來講,首先需要從中汲取一定的精華,陶冶情操,然后再在學習中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而從另一個角度分析,文言文的學習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現(xiàn)代漢語水平的必然要求,現(xiàn)代漢語和文言文之間存在著一種“流”與“源”的關系,學生只有文言文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的學習現(xiàn)代漢語知識[1]。
二、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策略探析
1.轉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
和現(xiàn)代漢語比較,高中階段的文言文難度系數(shù)是比較大的,雖然學生在學習上所花費的精力和時間都比較多,但是所獲得的成效卻比較低,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學生學習興趣和動力不足所造成的。例如,在講解《荊軻刺秦王》時,可將相關的歷史故事導入其中,以故事的形式將文章內容展現(xiàn)給學生,進而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這就有效的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2]。同時,教師還可以將一些故事性比較強的文言文以話劇、小品、相聲等形式展現(xiàn)出來,創(chuàng)設一個情景,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身臨其境參與其中,通過角色扮演,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研究進一步的加深了,對于文章情感的把握和體會也感受的更加貼切,有利于學生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的提升[3]。
2.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實現(xiàn)趣味性教學
網(wǎng)絡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給現(xiàn)代教育的實施提供了一個新的展現(xiàn)方式,新課改下,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已經(jīng)成為了現(xiàn)代教育中的一個重要步驟,而高中語文文言文的教學更是通過借助多媒體技術,優(yōu)化教學手段,將教學中的趣味性和知識性相互的統(tǒng)一和結合了起來。例如,在講解《鴻門宴》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將《鴻門宴》相關的影視作品展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從中了解文章所要表現(xiàn)的歷史故事和人物關系,然后再投入到課文的講解之中,這樣不僅便于學生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還有利于學生對歷史文化背景的了解,對學生歷史文化的拓展也非常有利[4]。
3.注重對文言文的閱讀
高中文言文的選擇,除了一些故事性比較強的文章外,比較常見的是一些詩詞歌賦,以及散文。例如,在荀子的《勸學》中,文章“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讀起來朗朗上口,節(jié)奏感也比較強[5]。而在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文章的教學中,詞文的朗讀更加重要,教師與課前給予學生必要的知識背景,然后讓學生通過朗讀自己去感受文章所要表達的場景和作者寫作的意境,提醒他們注重對情感的把握和抒發(fā),這樣學生在朗讀中就自然而言的形成了自己的理解。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文言文作為我國歷史文化變遷中的一種文字載體,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不僅是對歷史文章的傳承,也是對自身與語文素養(yǎng)的一個提升。從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出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的提高和教學方法的實施有著重要的關系。對此,高中語文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文言文的教學需求,明確教學目標,因材施教,結合現(xiàn)代教育手段,鼓勵學生有情感的去朗讀文言文,注重對文言文意境的把握,這對高中學生語文文言文和整體語文能力的提升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楊國強.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文言文教學策略[J].新課程·下旬,2014,11(6):126.
[2]唐海燕.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文言文教學策略[J].讀寫算(教研版),2014,12(9):246.
[3]劉佳杰.高中文言文教學內容確認及教學策略選擇[J].廣東教育:綜合版,2012,12(2):37-38.
[4]姜利民.高中文言文高效教學策略初探[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21(5):383.
[5]唐連根.略談高中文言文教學策略[J].文理導航(中旬),2011,12(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