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梅
喜炎平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小兒手足口病的療效觀察
陳春梅
目的 探討喜炎平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兒童手足口病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確診的200例手足口病患兒,隨機將其均分成2組(n=100)。觀察組使用喜炎平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對照組僅使用利巴韋林治療,7d后觀察2組患兒治療效果及臨床癥狀緩解時長。結果 觀察組顯效
70例,有效27例,治療總有效率97.0%;對照組顯效50例,有效35例,治療總有效率8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治愈、皰疹消失及退燒時間均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喜炎平聯(lián)合利巴韋林對于小兒手足口病有較為明顯的治療效果,值得廣泛使用。
手足口??;喜炎平;利巴韋林;療效
手足口?。╤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臨床上又稱為發(fā)疹性水皰性口腔炎,主要是由柯薩奇病毒及腸道病毒等多種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發(fā)病人群主要為5歲以下兒童,6~8月為高發(fā)季節(jié),四季均可發(fā)病[1-2]?;純号R床表現(xiàn)主要為發(fā)熱、咳嗽、流涕、鼻阻、手、足、口腔等多部位可見明顯皰疹。通常大部分患兒癥狀較輕,7d后均可自愈,但少數(shù)癥狀較重者易并發(fā)引起病毒性腦炎、心肌炎、肺水腫等致命性疾病,因此,發(fā)病后需積極主動治療。本研究選取200例手足口病患兒,分別對其使用喜炎平聯(lián)合利巴韋林及單獨使用利巴韋林進行治療,分析比較2組患兒治療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兒科2014年1月~2014年10月期間確診收治的200例手足口病患兒,隨機將其均分成2組(n=100)。觀察組,男52例,女48例;年齡1~8歲,平均年齡(2.8±1.4)歲;對照組,男59例,女41例;年齡2~9歲,平均年齡(3.3±1.5)歲。2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觀察組:全部患者均給予其靜脈滴注利巴韋林注射液(成都平原藥業(yè)有限公司制造,國藥準字0030234H3),并使用生理鹽水將其稀釋為1mg/mL,10mg/ kg,1次/d;喜炎平注射液(江西青峰藥業(yè)有限公司制造,國藥準字Z20026249),并使用生理鹽水稀釋后靜脈滴注,50 mg/次,1次/d。對照組:全部患者均對其靜脈滴注利巴韋林注射液,使用生理鹽水稀釋10mg/kg,1次/d。治療7d后比較2組患兒治療效果及臨床癥狀緩解時間。
1.3 療效評價標準[3]顯效:患兒經治療后體溫降至正常水平,皰疹結痂且無新皰疹及并發(fā)癥出現(xiàn);有效:患兒經治療后體溫恢復基本正常,皰疹部分結痂并無新皰疹及并發(fā)癥出現(xiàn);無效:患兒經治療后體溫仍較高,皰疹未結痂或有并發(fā)癥。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本組研究的數(shù)據(jù)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治療結果 經治療后,觀察組100例中,顯效70例,有效27例,無效3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7.0%;對照組100例中,顯效50例,有效35例,無效15例,治療總有效率為85.0%。2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56,P<0.05)。
2.2 2組患兒臨床癥狀緩解時間 觀察組患者治愈時間、皰疹消失時間及退燒時間均顯著少于對照組,2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兒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對比(s,d)
表1 2組患兒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對比(s,d)
?
2.3 不良反應 觀察組共1例患兒出現(xiàn)皮膚瘙癢及蕁麻疹,停藥并給予抗過敏治療后癥狀好轉。對照組無1例患兒出現(xiàn)不良反應。
手足口病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兒童多發(fā)傳染性疾病,主要患病人群為5歲以下的兒童,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發(fā)熱、咳嗽、流涕、鼻阻、手足部位可見皰疹,一般癥狀較輕者7d后可緩解自愈,但應注意早發(fā)現(xiàn)、早診治,避免病情惡化。目前臨床上無針對手足口病的特效藥物或疫苗,常規(guī)使用抗感染、抗病毒、補充維生素等進行治療[4-5]。
利巴韋林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抗病毒藥物,主要藥理作用為干擾病毒鳥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從而有效抑制病毒在機體內的復制,對多種病毒均具有較為顯著的效果,從而達到抗病毒的效果,臨床上主要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導致的病毒性肺炎及急性支氣管炎等疾病[6-7]。喜炎平是廣譜中藥制劑,該藥物有效成分主要為穿心蓮內酯磺化物,可滅活腺病毒、流感病毒、腸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種病毒,其作用機理主要為搶占病毒復制DNA或RNA與蛋白質結合的位點,從而有效抑制蛋白質對遺傳物質的包裹,迫使病毒無法自主復制,最終達到有效消滅病毒的效果,另外,喜炎平還可通過阻止炎癥部位PG合成,達到有效抑制炎癥的效果,具有顯著的消炎、解熱作用。同時還可提高血清中溶菌酶水平,增強機體免疫細胞功能,提高對病毒的吞噬能力,降低血管通透性及炎性滲出量,聯(lián)合應用抗病毒藥物,顯著提高抗病毒效果,可有效控制病情,避免并發(fā)嚴重疾病[8]。本研究結果顯示,使用喜炎平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的觀察組其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僅使用利巴韋林治療的對照組(P<0.05),且治愈、皰疹消失及退燒時間均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上述結果表明,喜炎平聯(lián)合利巴韋林對于手足口病具有較為顯著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喜炎平聯(lián)合利巴韋林可有效治療手足口病,提高治愈效果,縮短療程,值得在臨床上廣泛使用。
[1] 武玲.喜炎平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小兒手足口病療效觀察[J].安徽醫(yī)藥,2012,16(5):664-665.
[2] 李勝立.利巴韋林、喜炎平治療74例小兒手足口病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3,19(10):50-51.
[3] 彭文,彭玉.喜炎平注射液治療小兒手足口病24例的臨床觀察[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1,33(2):61-62.
[4] 葉珊珊.小兒手足口病150例臨床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1,17(4):74.
[5] 鄒書嬋,姚件妹.利巴韋林及喜炎平超聲霧化吸入治療手足口病的臨床研究[J].吉林醫(yī)學,2012,33(3):528-529.
[6] 劉剛,喬海平,黃杰明,等.利巴韋林聯(lián)合喜炎平治療小兒手足口病臨床療效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3,19(3):57-58.
[7] 王凌飛,趙文雷.利巴韋林聯(lián)合喜炎平治療小兒手足口病的臨床療效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4,35(9):1888.
[8] 王成芳,李官林,農玉娥,等.喜炎平輔助利巴韋林治療普通型小兒手足口病的療效觀察[J].右江醫(yī)學,2014,42(1):57-59.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9.085
江西 333000 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兒科 (陳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