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潤珍,孫海泉,李永發(fā)
河北建筑工程學院
高校體育課教學中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劉潤珍,孫海泉,李永發(fā)
河北建筑工程學院
近幾年,高校學生因心理障礙、精神疾病等原因傷害自己和他人的事件經(jīng)常發(fā)生,而且有上升趨勢,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guān)注和深刻反思。大力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為擺在高等學校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wù)。體育教學在幫助學生改善心理困擾,糾正心理缺陷,克服心理障礙,心理潛能的開發(fā),心理品質(zhì)的提高等方面,具有別的學科無法替代的作用,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工具和載體。
高校;體育課教學;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
河北建筑工程學院2013年年度教改指導性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13JY1043
本文題要是通過在體育課教學中有意識的加入心理輔導,以此來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調(diào)查法、實驗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和邏輯分析法對高校體育課教學中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進行研究,為促進學生心理健康供參考依據(jù)。本文的研究對象為河北建筑工程學院2012級上排球課的男生隨機抽取兩個班其中管理122班為實驗班,計算機121班為對照班。采用由本課題組編制的“學生心理健康問卷”和心理健康癥狀自評量表(SCL-90)調(diào)查實驗前后兩個班的心理健康狀況。實驗班采用精心設(shè)計的體育教學方案,并將心理教學與輔導具體化,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體育教學中,充分利用體育教學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對照班采用普通教學方法教學。兩個班教學內(nèi)容、教師、場地器材均相同。通過一學期的教學實驗,對兩個班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體育成績進行對比分析,驗證高校體育課教學中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989年8月《人民日報》發(fā)表《大中學生的心理障礙應(yīng)該引起社會重視》一文,對杭州市2960多名大學生進行心理調(diào)查,有16.8%的學生被發(fā)現(xiàn)存在嚴重的心理疾病和精神障礙,而且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心理疾病和精神障礙問題有很大幅度的上升。如此驚人的數(shù)字提醒我們,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嚴重影響大學生的成長發(fā)育,心理疾病和精神障礙已成為大學生健康成才的“攔路虎”,解決和克服這一問題已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本文通過對河北建筑工程學院2012級排球班的兩個班進行實驗研究探索一條利用體育教學中加入有關(guān)心理健康的教學方法,以此來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3.1 體育游戲引導
在體育教學中游戲占有相當?shù)姆萘?,通過游戲教學能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以及團結(jié)合作、熱愛集體,等優(yōu)良品質(zhì)。而這些優(yōu)良品質(zhì)也正是一個人健康心態(tài)的體現(xiàn)。游戲深受學生的喜愛,也為體育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3.2 分組互助教學法
分組互助教學法是指在體育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按興趣愛好、技能、體能的不同分組,需要4~6個人結(jié)一小組、自選小組長,小組成員自定教學目標,在練習中互相幫助、互相指導、互相糾正錯誤動作,而且小組成員可以充分利用課外時間進行集體學習。分組互助教學法運用于體育課教學中,把教學的中心從教師身上移到學生身上,充分的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3 多媒體教學引進課堂
在動作教學的每一個階段對實驗班,都有意識地安排多媒體教學。將多媒體教學引進課堂,為學生提供了有聲有色的聲音、文字、畫面等,有利于學生運用聽覺、視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參與體育活動,學生在練習中就能突出重點,解決難點,理解動作結(jié)構(gòu)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引導學生觀察和激發(fā)學生積極思維的能力,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獨立抵抗挫折的能力。
3.4 興趣激發(fā)法
興趣激發(fā)法是體育老師要善于運用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語言或動作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興趣和喜愛程度及其從體育課練習中獲得的愉悅的情感體驗是增強學生體育活動心理效果的重要因素。
3.5 參與到學生活動中多與學生進行心理溝通。
在教學中對試驗班學生有意識的多與學生進行心理溝通,使學生非常信任老師,愿意跟學習。教師還要深入到學生中,在課上盡可能多和學生一起參加各項體育活動,創(chuàng)造新型、融洽的師生關(guān)系。這有利于學生帶著愉悅的心情參加體育活動,對其心理健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4.1 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成為國家有用人才的重要保證。通過實驗班的教學證明,在高校體育課教學中,運用體育游戲引導、分組互助教學法、多媒體教學引進課堂、興趣激發(fā)法、參與到學生活動中多與學生進行心理溝通法等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具有良好促進的作用。通過一學期的教學實驗,實驗班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體育成績明顯優(yōu)于對照班。
4.2 教學過程中,教師多與學生進行心理溝通密切關(guān)注學生的思想,特別是對心理承受力弱、動作完成較差的學生,教師要加以耐心輔導和鼓勵,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進步的每一點,及時給于口頭表揚,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
4.3 體育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在各方面都要以身作則,以自身為表率,深入到學生中,在課上盡可能多和學生一起參加各項體育活動,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心理素養(yǎng),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
[1]張如華.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性質(zhì)[J].教育探索,2003 (3):74—76.
[2]孫東東.試論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J].中國高等教育研究,200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