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蕭紅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重要的作家,她的一生傳奇而坎坷:為逃避父親指定的婚姻離家出走、遭受愛情背叛、帶著滿腔不甘凄然離世。電影《黃金時代》將作家的一生影印在大熒幕上,根據(jù)史料突出蕭紅這一人物性格的某一方面,使得蕭紅的形象得到了再塑造。
關鍵詞:蕭紅;《黃金時代》;形象
一、自由灑脫的才女
“熱愛蕭紅的人都把她描述成一個奮斗不屈的戰(zhàn)斗者,一個非常現(xiàn)代而又富有反抗精神的女性”[1];而另一些人則把她歸屬為抗日文學草創(chuàng)人之一,是魯迅內圍小團體中的唯一女性[2];在同儕朋輩的回憶文字里,有說她爽朗的,有說孤僻的,也有指責性情過于自我的,多數(shù)都會提及她有男兒的英氣以及感性。[3]《蕭紅傳》是這樣描述蕭紅的:“易受到誘惑”、“脆弱猶豫不決”、“非常敏感、自憐而又缺乏自信的弱女子”[4]、“蕭紅這個天真無邪而又內向的女孩到哈爾濱上學了。由于她的個性,她在很多方面都易受到誘惑”[5];蕭紅是感傷脆弱的:“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邊的累贅又是笨重的?!?、“不錯, 我要飛, 但與此同時我覺得, 我會掉下來?!盵6]、“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卻是因為我是一個女人” [7]。身邊的朋友感嘆“為什么連她的微笑也總使人感到是一種憂郁的偽裝呢?”[8]:蕭紅是非常敏感、自憐而又缺乏自信的弱女子。
《黃金時代》卻呈現(xiàn)了一個追求自由、灑脫的民國才女形象。許鞍華認為蕭紅的自由是現(xiàn)在人所缺少的:“大家可能會覺得蕭紅那個時代的外在背景,給個人的自由可能是比較少的,但是他們內心的勇敢卻比現(xiàn)在的人要多?!盵9]?!八芙^被安排的婚姻,反抗父權社會,第一次離家出走之后整個人生都是反抗的一生。她懷著王恩甲的孩子與蕭軍戀愛,但沒有結婚,后來又懷著蕭軍的孩子與端木蕻良在一起,這些事情即便放到現(xiàn)在,也是很前衛(wèi)的?!盵10]。她身懷六甲從旅館二樓跳到小船上時卻神情輕松;饑寒交迫卻欣喜的等待蕭軍的歸來;戰(zhàn)火紛飛卻在《戰(zhàn)斗》雜志社的地鋪上安靜的看書;在碼頭上摔倒起不來卻不忘錯過天空中月亮的清輝......《黃金時代》側重表現(xiàn)自由、灑脫、率性的蕭紅。
二、略失生活氣息的文藝女青年
《商業(yè)街》記錄了蕭紅與蕭軍的同居生活:在冰冷的、沒有光亮的屋子里,在簡陋的爐臺上煮著可憐的飯菜,打掃冷清的房間衛(wèi)生,做著家庭主婦做的細碎瑣事。蕭紅是個“被保護的孩子、管家以及什么都做的雜工”[11];蕭紅經常與許廣平一起包餃子、做蔥油餅;她還會為做拿手的牛肉湯而去菜市場買菜:蕭紅身上沉淀著濃厚的生活氣息?!饵S金時代》電影名取自蕭紅留日時期給蕭軍信中的一句話:‘這不就是我的黃金時代嗎?此刻。”[12],導演從蕭紅的“黃金時代”著手,宣傳頁上的蕭紅意氣風發(fā)、懵懂內斂,典型的文藝女青年形象呼之欲出:與蕭軍第一次見面,不顧周圍環(huán)境的雜亂而談愛和人生;在燈下皺著眉、抽著煙寫著文字;日本時期,在燭光搖曳的晚上寫下“這不就是我的黃金時代嗎?”這樣自由的文字.....即使是遭受愛情的背叛,蕭紅也不過是在周先生家的院子里苦悶的抽著煙,而不是如她的詩《苦杯》里面想要找一個哭泣的場所;以蕭紅在朋友面前為蕭軍掩飾來表現(xiàn)家暴,將在男女關系上處于弱勢的蕭紅塑造成堅強、隱忍的女性形象。這個細節(jié)既說明電影《黃金時代》嚴謹?shù)囊允窞閾?jù),同時,也從細微處著手表現(xiàn)它的突出點:蕭紅的文藝女青年的形象。
“蕭紅的一生幾乎跨越了自1911年辛亥革命到抗戰(zhàn)勝利這段戰(zhàn)火連綿、多災多難的歲月”[13],她經歷了女性可能會經歷的一切傷痛 :逼婚、離家出走、懷孕、生產、貧窮、背叛、小產、病痛。 她的生命里充斥著痛苦,而不是如電影里面的擁有隨性的、轟轟烈烈的生命。從這一點看,電影《黃金時代》為了表現(xiàn)文藝的蕭紅形象而削弱了生活的蕭紅形象,有理想化了蕭紅這一人物的傾向。
綜上所述,電影《黃金時代》呈現(xiàn)了一個與史料接近、追求自由、文藝氣息很濃厚的蕭紅形象。為了到達引起這樣的反思:“我們如果自己的內心沒有那么勇敢,雖然外在給我們的自由比較多,但是我們卻無法做到很多事情,自由就是把你交給自己,其實是非常沉重的?!盵14]的效果,這部影片沒有偏重表現(xiàn)蕭紅身上的一些弱女子的特點,在蕭紅這一人物的生活片段的選擇上也放棄了一些瑣碎的生活經歷,同時避免了被消費文化的暴利而蠱惑、保持了文藝片的純真性。
參考文獻:
[1][4][5]葛浩文.《蕭紅傳》,[M].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32.
[2]葛浩文.《蕭紅傳》,[M].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142.
[3]茱茱.《蕭紅為什么這么紅》,《南風窗》,2014,13:89-91.
[6]聶紺弩.《在西安》,《懷念蕭紅》[M].東方出版社,2011:127.
[7]石懷池.《論蕭紅》,《石懷池文學論文集》[M].耕耘出版社,1945:95.
[8]白朗.《遙祭》,《懷念蕭紅》[M].東方出版社2011:113.
[9][14]張悅.《現(xiàn)在,我們?yōu)槭裁匆v蕭紅?》[Z].《中國藝術報》,2014,07-28003.
[10]任姍姍.《許鞍華談<黃金時代> 不必把我看成文化符號》,《國家人文歷史》,2014,18:120-125.
[11]葛浩文.《蕭紅傳》,[M].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81.
[12]蕭紅.《蕭紅全集 .致蕭軍一九三六年十一月十九日》[M].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11: 367.
[13]蕭紅.《蕭紅全集》[M].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11:139.
作者簡介:張飛(1991–),女,漢族,江西九江人,南京師范大學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業(yè)碩士在讀,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