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闖
【摘要】學講式課堂是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產(chǎn)生的一種新穎課堂。它主要強調(diào)以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為主,教師則是出于主導和引導的地位,同時讓學生能夠“學進去”和“講出來”,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針對小學語文課堂中長期存在的被動式傳授和滿堂灌的問題,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嘗試“學講計劃”的教學方式和策略,以更好地實現(xiàn)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本文對“學講計劃”下的小學語文策略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語文教學;學講計劃;自主合作;學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進行,目前徐州市各個教育部門和學校都在忙忙碌碌地推薦“學講計劃”,從理論層面的研究到教學實踐的應用,“學講計劃”理念已逐步深入課堂教學過程中?!皩W講計劃”的提出,對我們教師的教學則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全程對學習自主學習進行指導,同時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積極性,激發(fā)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的興趣,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對語文教學來講,也應如此。下面是對“學講計劃”下的語文教學策略展開分析,以供討論。
一、積極營造自主合作的氛圍
“學講計劃”的基本特征是自主合作。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推進“學講計劃”,就需要樹立自主合作的目標。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格局日益得到顯現(xiàn),因而“學講計劃”下的課堂教學也需要在這樣的教學格局支持下才能得以順利展開,為“學講計劃”的實施提供一種自由、民主、溫暖的氛圍。
推進“學講計劃”,課堂教學要充分展開自主合作學習,需先進行合理的分組。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通??梢园此娜艘恍〗M、八人一大組的方式進行分組。其中,四人一小組中需要體現(xiàn)層次化,也就是學生的能力和知識水平需呈現(xiàn)出好、中、次中和差這四種類型;小組之間的實力應該相互持平,這樣才能為合作學習的展開提供良好的基礎,小組之間競賽的結果也會更趨公平和民主,各小組之間的學生才能全力以赴和相互佩服對方。另外,四人一小組中每組可以選出組織、記錄、發(fā)言和紀律等負責人,各個負責人相互協(xié)調(diào)組內(nèi)各種事務,以更好地推進小組合作學習交流。當然,為了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各個負責人的“崗位”可以輪換,以便使每一個學生的相應能力得到最大程度展現(xiàn);各個小組之間的組員可以在同等能力和水平的條件下定期進行調(diào)換,從而避免小組中出現(xiàn)有人偷懶的情況,促進負責人的帶頭作用。對八人一大組的情況來說,也可以按照四人一小組的方式執(zhí)行,但需要設置一名大組長,以便對組內(nèi)出現(xiàn)的特殊異常情況及時進行協(xié)調(diào)和處理。
二、教給學生合理的學習方法和策略
小組合作只是課堂教學的一種方法,并且隨著小組合作的時間延長,開始會逐步出現(xiàn)小組合作流于形式的問題。為了杜絕出現(xiàn)這些問題,我們語文教師還應教給學生合理的學習方法和策略,使他們在“學講計劃”展開過程中真正能進行獨立自主的合作探究學習。
(一)在教學中滲透學習方法
我們在教學時不僅要授之以“魚”,還要授之“捕魚的方法”。要讓學生學會同一類問題的解題辦法。比如:我們可以讓學生說說是如何識記“清”這個字的,我們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學生可能會說數(shù)筆順,也許會說左半個是“三點水”,右半個是“青”,合起來是“清”,“清水”的“清”,再讓學生說一說哪種方法好記,其他的字你采用這樣的方法嗎;我們學習《廬山的云霧》第二自然段,可以讓學生說說如何找到中心句,一般在第幾句話可以找到,再讓學生說說是怎么快速找到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如此反復練習,學生必然會形成一種能力,學生在說的過程中,也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在教學中滲透學習策略
學習策略可以很好地指導學生如何去學,如何安排學習時間等。我們組織學生背誦課文時,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是如何背誦課文的、可以利用哪些時間去背,長期的交流實踐中,必然會讓學生掌握相關的學習策略。
(三)出示問題時要表述清晰具體
除了要交代清楚問題本身的內(nèi)容,還可以交代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方法。比如:在學習練習里的成語積累時,我們可以作出以下要求:先獨立朗讀成語,利用字詞典解決字音,嘗試利用成語說一句話或者聯(lián)系生活、查字詞典等方式進行理解詞語,再小組互相比賽朗讀成語,用成語說話。這樣學生就能很容易知道怎樣去完成任務,也為學生的展示做了一個好的鋪墊。
三、合理劃分活動板塊任務
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是無窮無盡的,不可能一次性就將多種學習任務同時完成,并且老師也無法做到監(jiān)督學生學習進度的工作,難以做好集體的錯誤糾正。因此,提前給學生提出下個階段的學習任務,有利于學生做好準備工作,以便在完成新的學習任務時能夠有針對性,提高學習的效果。例如,在學習《槐鄉(xiāng)五月》這篇文章時,可以先讓學生通篇瀏覽一下課文,然后找出文章主要圍繞哪些問題展開論述的,最后再板書?;编l(xiāng)有哪些美景,體現(xiàn)槐花的香主要是哪些文字,槐鄉(xiāng)孩子的表現(xiàn)是什么,然后依次按照美景、槐花香、孩子表現(xiàn)這三大塊讓學生去自主學習、探究,這樣的教學是層次分明的有效的教學。
總而言之,自2014年初開始,徐州市先后出現(xiàn)了1100余所中小學開展了“學講計劃”,“學講計劃”已逐步成為徐州市中小學課堂教學的新常態(tài)。對小學語文教學而言,如何在“學講計劃”下有效地展開自主合作學習,是每一位語文教師需要思考和探究的
課題。
參考文獻
[1]劉慧.“學講計劃”背景下語文教學的不可節(jié)約[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04).
[2]張允鵬.“學講計劃”教學理念指導下的語文課堂教學策略[J].才智,2014(3).
[3]陳曦.以學講計劃為抓手全面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1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