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國紅
【摘要】寫日記能反映兒童的生活、情趣和童真,增加師生的溝通與理解,既能加速提高識字量,也能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本文對寫日記培養(yǎng)小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日記;小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一、問題的提出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一年級學生第一學期的學習內容主要是漢語拼音、160個生字和很淺的詞與句子。兒童在生活中通過與人交流與外界接觸,已能自然吸收語言,能學會很多話,并知道很多語言、詞的含義。而目前的語文傳統(tǒng)教學卻只停留在簡單的拼音識字教學,沒有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的學習內容既枯燥無味又不利于提高兒童語言表達能力。使很多孩子不會表達自己的情感,也不善于和他人交流。如此長期發(fā)展是適應不了當今社會發(fā)展需要的。針對上面的問題我開始嘗試讓一年級6歲的孩子學寫他們所看到、想到、聽到的人、事、物。
二、研究目的
(一)擴大識字量加深對字詞的理解。
(二)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通過寫日記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力。
三、研究的假設
(一)通過一年級學生寫日記的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識字量和加深對字詞的理解。
(二)通過一年級學生寫日記的活動可以發(fā)展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
(三)通過一年級學生寫日記及加畫插圖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四、研究方法
(一)以行動研究為主,輔以調查法。
(二)實驗對象:張家港市暨陽實驗小學一年級一班32名學生,其中男生17人,女生15人。
(三)實驗時間:2014年12月21日—2015年1月21日。
五、實驗措施
(一)在學生主動識字的活動中引導學生寫一句話
學生入學一個月后完成漢字拼音的學習,開始學習生字。為加快識字量,我班開辟了墻壁識字園地,讓學生把平時自學的生字寫出來掛在墻壁上展示,以激發(fā)他們學習漢字的興趣,使孩子們能主動地去識更多的字。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fā)現(xiàn)一個孩子寫的失物招領的內容是:“我丟了橡皮誰撿到了請還我?!彪m然有些字當時寫的是拼音但句子通順完整,于是我及時對他進行了表揚并鼓勵其他孩子也可以寫。寫一句你想說的話,也可以畫一幅畫再寫一句話,等等。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非常喜歡,而且寫的句子也從原來的一句到一小段了。
(二)引導學生寫日記講清目的使學生產(chǎn)生寫日記的欲望和興趣
一年級剛入學的孩子不了解日記是什么。因此,需要老師用很簡明的語言告訴他們日記就是把每天發(fā)生在你身邊的并能使你感興趣的人、事、物用通順的幾句話記錄下來。然后再給學生讀讀不同題材的日記,如寫人的、寫物的、寫景的等。另外我還告訴學生寫日記的用途與好處:可以豐富知識多識字;可以留做紀念長大成人后看;還可以調整心情和老師、同學、父母進行情感交流等,使學生產(chǎn)生興趣,產(chǎn)生寫日記的沖動。
(三)給學生講解寫日記的方法
(一)選材
學生們在知道什么叫日記后,怎樣才能寫出日記呢?開始孩子們感到最困難的是不知道寫什么,不會觀察和發(fā)現(xiàn)也就是不會選材。老師首先要人為的創(chuàng)設一些情景,并啟發(fā)學生讓學生討論寫什么。如每天下午放學前讓每個人講講今天你覺得在學校發(fā)生的有興趣的事,對你觸動最大的事,或近幾天你家中發(fā)生的事等等。這樣可以幫助孩子選擇寫日記的題材。
(二)圖文并茂
有的孩子開始不會寫或寫不出來,可以把想寫的畫出來。再用一句話做說明。這樣慢慢提高。
(三)加強閱讀課外讀物
老作家巴金談自己創(chuàng)作經(jīng)驗時說:“現(xiàn)在有200多篇文章儲蓄在我的腦海里面了,雖然我對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沒有好好地研究過,但是這么多具體的東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謂的文章是怎么一回事?!边@充分說明了閱讀的重要性,因此,在今后的學習中老師應注意給學生多一點閱讀的時間,讓學生多讀多寫。讀寫結合自得自悟。
(四)日記的反饋與交流
通過和學生與家長的座談發(fā)現(xiàn),凡是經(jīng)過教師認真批改并寫出激勵式評語的日記,孩子對寫日記的興趣會更加濃厚,他的下篇日記會比上篇日記寫得篇幅長、質量高。同時,教師認真的批改對學生也是一種尊重,也會使家長重視提高學生的寫作。
同時我還注意同學們的相互交流,如每天讓寫得好的學生自己讀日記,并說說自己是怎樣寫出來的,遇到不會寫的字時應該怎么辦等。每個孩子都有強烈的表現(xiàn)欲,這樣就可以促使他們努力向別人學習,也給自己創(chuàng)造展示自己的機會。
六、結果與分析
寫日記活動共有32人參加,歷時一個月共寫960篇,人均30篇,總字數(shù)約4.6萬字,每篇平均47字,最長篇字數(shù)210字,最短篇字數(shù)18字,最多詞匯量82個。
(一)小學一年級學生對寫日記的興趣程度
在試驗末期經(jīng)逐個詢問后統(tǒng)計全班學生喜歡寫日記約占91%,不喜歡約占9%。在實際教學中不少學生非常喜歡寫日記,如在期末復習階段老師允許學生不寫日記,但全班32名學生中有18名都堅持每天寫。一位家長在座談會上發(fā)言:“我家張同學平時調皮,期末復習時我們怕寫日記影響他學習,就不讓他寫了,可他就是不干,每天再晚也要寫,還告訴我們他特別喜歡寫日記”。
(二)從日記內容看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及創(chuàng)造性個性品質
創(chuàng)造力包括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個性品質。
1.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四項指標: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精進性、獨創(chuàng)性。在學生的日記中可看到大部分語句較通順,對事物能具體生動的描寫,并有一定篇幅,說明學生思維的流暢性與精進性有提高。
2.創(chuàng)造性的個性品質指:好奇心、挑戰(zhàn)性、想象力、冒險性。在學生的日記中可以發(fā)現(xiàn)許多孩子具備以上創(chuàng)造性的個性品質。
如孩子描寫掃地的一段文章:“我把地掃得都成花貓了?!睆倪@句話可以看出學生獨特的想象力。還有一些圖文并茂的文章,其中一幅圖把麥當勞畫成了大書包的樣子。有的孩子在日記中勇于承認錯誤和剖析自己,這對孩子的意志品質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