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東
作者:宋曉東,河南科技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研究方向為精密儀器測量(471023)。
包裝工程這一本科專業(yè)起始于20世紀80年代,試辦至今已有30多年的時間了。在這30多年的時間里,我國的包裝高等教育取得很大的發(fā)展,受教育面越來越廣,學科體系逐步完善[1]。雖然我國的包裝機械行業(yè)取得長足發(fā)展,但也要看到我國與西方發(fā)達國家所存在的差距[2]。這就要求包裝工程專業(yè)努力培養(yǎng)包裝機械方面的人才,從而促進我國包裝行業(yè)更好、更快地發(fā)展。
我國高校的包裝工程專業(yè)都要開設包裝機械這門課程。由于它的重要性,很多高校的包裝工程專業(yè)把這門課程列為重點教學的內容。它與包裝工程專業(yè)開設的包裝材料、包裝流通、包裝容器、包裝測試、包裝裝潢、包裝印刷、包裝管理等課程組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包裝機械的教學也要進行改革以適應新的要求。如何對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如何讓學生更全面、系統(tǒng)地掌握知識,成為本文探討的重點[3]。
課程設計不合理 目前,河南科技大學的包裝工程專業(yè)屬于非機械專業(yè)的工科專業(yè),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之前掌握的機械類知識較少。這就造成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學習興趣,沒有積極性,從而導致學生陷入聽不懂→不學習→更聽不懂→更不學習的惡性循環(huán)。
課程內容更新慢 包裝機械行業(yè)是個快速發(fā)展的行業(yè),新技術、新設備不斷涌現(xiàn)。但是由于包裝機械類的教材較少以及更新速度慢,導致學生選用教材較老,學習內容跟不上時代發(fā)展。
實習及課程設計周期短 由于區(qū)域限制,學生參觀實習工廠較少,并且設備老化現(xiàn)象嚴重。在課程設計方面,由于掌握的機械類知識較少,造成學生學習興趣低下,沒有積極性。同時由于時間短,也達不到目的要求。
精選教材和授課內容 合理地選擇教材以及參考書籍,對于剛剛接觸新知識的學生來說更加有利于知識體系以及思維方式的培養(yǎng)。目前,本專業(yè)所選用的教材為印刷工業(yè)出版社出版,孫智慧主編的《包裝機械概論》一書。這本教材無論在內容體系還是編寫的特點上,都比較適合教學的需要。但在教學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這本教材與教學大綱及培養(yǎng)方案中的要求有不相符的地方。這就要求教師在本門課的教學過程中做到及時的查漏補缺。因此,根據教材的特點以及實際教學的需求,筆者建議按以下內容進行教學。
第一章:主要講解本門課程的緒論,包括包裝機械的概念、分類,包裝機械分類和型號編制方法,包裝機械工業(yè)概況,包裝機械的組成和特點等基礎知識。
第二章:主要講解常見的充填機的分類,以及容積式、稱重式、計數(shù)式等典型計量裝置的結構及工作原理。另外,塊狀、散體類固態(tài)物料的供送裝置作為補充知識。本章是重點講解的章節(jié)。
第三章:主要講解灌裝機的組成以及工作原理,幾種常見的灌裝機的主要部件和工作原理。另外,液態(tài)產品常用的灌裝方法作為補充知識。本章是重點講解的章節(jié)。
第四章:本章需要了解各種封口機的類型、工作原理和特點;掌握各種封口機執(zhí)行機構的結構原理;了解各種封口機的適用范圍及選用原則。
第五章:本章需要了解常見裹包機械的概念及分類,進而掌握常見的裹包機械的工作原理及過程。另外,卷筒材料供送裝置、典型執(zhí)行機構的工作原理及設計要點作為補充知識。
第六章:本章主要講解幾種常見的多功能包裝機的結構以及工作原理。另外,常用的制袋成型器的設計與計算、橫封器以及縱封器的設計與計算作為補充知識。本章是重點講解的章節(jié)。
第七章:本章主要講解貼標機的分類以及貼標方法,幾種常見貼標機的工作原理與執(zhí)行機構。
第八章:本章主要講解清洗、殺菌機械。另外,干燥機械作為補充知識。
第九章:本章主要講解捆扎、集裝機械。
第十章:本章主要講解多功能包裝機。
選擇合理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 通過參考本門課的教學大綱和培養(yǎng)方案,制訂適用于本門課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在教學的過程中理論與實踐分開教學,但不能只講理論而忽略實踐,這樣會使學生缺乏動手能力;也不能只講實踐忽略理論,這樣容易使學生理論基礎薄弱,也就偏離了本門課程的基本培養(yǎng)目標。因此,就要求教師在講授包裝機械課程的時候要全面把握,讓教學過程生動、有趣、富有吸引力。同時,教師要整體把握課程中章節(jié)與章節(jié)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把握知識體系。在實驗和實踐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利用理論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學會利用實驗中觀察的東西來夯實理論知識,以此激發(fā)學生學好這門課程的興趣以及信心,從而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重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充分發(fā)掘學生積極探索與研究的潛力[4]。
本門課程以往的教學方式是以板書的形式進行的。這樣的話,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交流。并且本門課程中包含大量的機械和機構圖,只能對照課本來講解,缺乏生動性和趣味性,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
通過改革,現(xiàn)在學校選用多媒體進行理論教學,這就要求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的時候一定要突出重點,充分利用圖片、聲音、視頻等資源。這就要求教師在制作多媒體時首先不能照搬、照抄課本上的知識。有些教師就是直接把課本上的東西掃描下來然后復制到多媒體課件中,雖然這樣會縮短課件的制作時間,但是有照本宣科嫌疑,并且不容易吸引起學生的興趣。其次就是要求課件不能制作得過于眼花繚亂,這樣會分散學生上課的注意力,教學效果也會不理想。因此,教師在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上應把握:每張課件上文字不要太多,要精練;合理安排講授內容的次序;盡量使用圖片、聲音、視頻等資源;突出重點。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要進行互動。教師不能總是自顧自地講授,而是應該在講授過程中提出問題,讓學生嘗試去解決問題,然后針對問題的解決方式再提出為什么要這樣解決,這樣解決的優(yōu)勢在哪里,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的本質和知識的根源。這樣不但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也掌握了知識。
通常在講授完一次課程以后,直觀上學生會以為自己已經聽懂了,但實際上由于他們的知識范圍和理解能力所限,不能完全掌握已學的知識脈絡。對于這個問題,通常的做法是:首先,通過預留作業(yè)的方式要求學生盡量在課堂以外復習鞏固已學的知識;其次,在下次課講授新內容前復習舊內容。
強化實驗與實踐環(huán)節(jié) 包裝機械課程是一門非常注重實驗和實踐的課程,它的內容都和工程實際相關。合理地安排和強化實驗和實踐的教學,不但有利于學生掌握理論基礎,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和增強學生參與工程實踐的能力。本門課程共安排以下幾個實驗:振動供送裝置實驗、封口包裝實驗、多功能包裝機實驗及捆扎機實驗。學生通過自己操作這些實驗,不但可以提高動手能力,還可以提高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和推理能力。
本門課程結束以后還會安排學生去工廠參觀實踐。通過工程實際的參觀,學生可以全面把握本門課程的應用場景及應用范圍,另外對所學習的知識可以進一步的鞏固。
教學中課程改革的決策是個漫長和復雜的過程。這個決策既要包含以往的教學經驗以及學生認知能力的變化,也要包括包裝機械行業(yè)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趨勢等因素。通過這門課的改革,不但要讓學生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同時也要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動手和創(chuàng)新能力,這樣才能達到培養(yǎng)出社會需求的人才的目標?!?/p>
[1]徐偉民,毛中彥.包裝工程專業(yè)“三能一創(chuàng)”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研究[J].包裝學報,2009(1):79-81.
[2]王柳瑩.就我國實現(xiàn)全面包裝機械自動化的相關探討[J].包裝世界,2013,9(5):24-25.
[3]韓永生.《包裝材料學II》課堂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輕工教育,2003(2):33-34.
[4]張克宏,杜俊娟.《包裝材料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包裝與食品機械,2010,28(2):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