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艷河北省安平縣安平鎮(zhèn)王胡林小學
淺談怎樣上好小學數學課
張國艷
河北省安平縣安平鎮(zhèn)王胡林小學
數學這門學科,自古以來就被認為為是理性最強的學科,需要聰明的大腦和天賦才能學好的,其實不然,對于天真浪漫的小學生來講,他們接受各種文化知識的能力是等同的,那么如何才能學好數學呢?我認為關鍵在于如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教學;興趣;小學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開始變得更自由、更靈活,學生也始終在愉快的狀態(tài)下積極地學習數學,這的確是我們數學教學改革的一個可喜的變化。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說:“就數學本身來說,是壯麗多彩、千姿百態(tài)、引人入勝的……”入迷才能叩開思維的大門,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發(fā)展。教師要善于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充分利用數學課堂,把它創(chuàng)設成充滿活力、魅力無窮的空間,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積極地感受數學美,去追求數學美。如何上好數學課,使數學課靈動起來呢?
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是有密切聯系的,新教材中也給出了許多例子,教師要盡量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經驗入手引出學習內容,這樣學生樂于接受。也可以讓學生例舉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小學生有著好奇心、疑問心、愛美心強和活潑好動的特點。數學教師要從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發(fā)揮小學生非智力因素在學習中的作用,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出學與“玩”融為一體的教學方法,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一課時,我運用事先準備好的漂亮的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講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飛來飛去捉蚊子,忽然飛來了一只美麗的小蝴蝶,繞著小蜻蜓飛來飛去,小蜻蜓生氣了,小蝴蝶卻笑著說它們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帶著小蜻蜓去找它們家族的成員,它們找到了樹葉,小蝴蝶說在圖形王國里它們三個是一家人。同學們,為什么小蝴蝶要這樣說呢?這樣引入新課,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興趣濃厚,注意力集中,主動去探究對稱圖形的共同特征。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也是智力開發(fā)的原動力,“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誘發(fā)學生從新課剛開始時就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是至關重要的。愉快的游戲能喚起學生的愉悅感,引起學生的直接興趣,并由無意注意引導到有意注意,發(fā)展間接興趣。因此,教師導入新課時,根據教學內容,可選擇組織學生做數學游戲的方法,讓學生人人參加,能很快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在學習100以內二位數加減二位數中,我讓一部分學生當作售貨員,一部分學生當作買東西的顧客,讓他們從實際出發(fā),從一買一賣中得到樂趣,更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知識,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更讓學生們懂得了學習數學的重要性,何樂而不為呢?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如何讓課堂充滿活力,使學生得到發(fā)展。但有些課表面上進行得很順,有問有答、有說有笑,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整節(jié)課也讓人找不出多少毛病,但總讓人覺得缺乏交流,缺乏實質性的碰撞,沒有鮮活的生命感受。富有個性的過程是不斷生成新的問題。教師要讓學生腦子里有問題,再去思考,這就是培養(yǎng)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是說,有些時候,教師不應唱獨角戲,把學生的時間和空間都占去了,學生沒有探索、獨立思考及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因而提不出問題,更不能產生思維的碰撞。
要適當結合數學史料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列寧曾說過:“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睌祵W作為小學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在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發(fā)展數學能力的同時,還應擔負起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務。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活動時,要充分挖掘出教材中蘊含的數學史料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如:在學習了質數和合數這一知識點后,我向學生介紹了我國現代數學陳景潤憑著聰明才智和頑強毅力最終攻克了“歌德巴赫猜想”,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另外還要挖掘數學自身內在的美來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鑒賞能力,陶冶學生的美好心靈和高尚情操。如:學完了圓的知識點后,有學生這樣寫:“圓的半徑越長,圓也就越大。在學習和工作中,半徑就如同你努力的程度,而圓則代表你的收獲。因此,你越努力,付出的汗水越多,你的收獲也就越多。”只有讓學生在美的情境中愉悅地學習數學,鑒賞數學的美,感悟人生真諦,才能陶冶出學生高尚的情操。
課程標準中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苯處熞寣W生在具體的操作中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交流,教師給予適當的幫助和指導,善于選擇學生提出的意見中有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開展討論,在討論中尋找問題的答案。如在教學找規(guī)律這節(jié)課時,通過觀察情景圖找出三組一一間隔排列的事物,并在小組內一起完成找規(guī)律工作表后交流匯報自己發(fā)現的規(guī)律,找到規(guī)律后去驗證規(guī)律時通過擺小棒與圓片,從而進一步驗證規(guī)律,可以說找規(guī)律——驗證規(guī)律——應用規(guī)律去解決問題,都是在學生自主探索、動手操作、合作交流中完成的。正因為是自己動手實踐過的,在課后的測試中,學生答題情況較好。
聽懂并記憶有關的數學基礎知識,掌握學習數學的思想與方法只是學好數學的前提,能獨立解題、解對題才是學好數學的標志。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數學教師,能夠利用適當的教育方法,總結教育教學經驗,努力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發(fā)揮他們的作用,他們一樣可以在不好的條件下,取得非常好的成績,成為優(yōu)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