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雙山子初級中學066500)
淺談政治教學中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
張興武
(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雙山子初級中學066500)
由“應試教育”轉變?yōu)椤八刭|教育”,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是我國教育改革的核心主題。在教學過程中,怎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下面,在初中政治課的教學實踐中,結合本學科的特點和課堂教學活動等方面,我談談怎樣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最終目的在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為社會培養(yǎng)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教學的主角。教師負責教,學生只負責接收,把學生僅僅看成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這種做法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也把自己當成課堂上的看客,上課不認真聽講,注意力不集中;或只是單純地聽、記,沒有自己的見解。這種方式導致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徹底割裂開來。現代教學理念認為,學生是教學過程中“學”的主體,教學活動應該圍繞學生這個中心展開,教師、教法、教具的使用都應為學生的“學”服務,而教師則在教學活動中充當引領者,起著主導作用。美籍匈牙利思想政治教育家喬治·玻利亞說得好:“教師在課堂上講什么當然是重要的,然而學生想的是什么卻更千百倍的重要。思想應當在學生的腦子里產生出來而教師僅僅應起一個助產婆的作用?!苯處煴仨毶钊肓私鈱W生的情況及真實的思維活動,選擇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奮點,使學生想學習、愿意學習、樂于學習,從而主動學習,這是對教師能力和水平的考量,也是能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的關鍵。
(一)明確目標,提高學生學習自覺性
有位哲人說過:“意識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細節(jié),細節(jié)決定成敗,成敗決定命運?!庇纱丝梢姡瑢W生要想在學習過程中成為學習的主人,就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端正學習態(tài)度,明確政治課學習的目的。政治課是為了培養(yǎng)品德高尚、思想過硬、全面發(fā)展的合格公民而開設的一門必修課。政治課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革命覺悟,有利于建立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的和諧關系,對學生步入社會,怎樣與人交流、與人相處有著重要的影響。學生懂得了這個道理,就會把課本學習的目的與自身的未來發(fā)展聯系起來,把學習當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最終成為學習的主人。
2.要建立相應的獎懲機制,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要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參與積極性,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相關的獎懲機制。例如,回答問題準確無誤的采取加分制,回答錯誤的采取扣分制;積分高的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并配合精神獎勵;積分落后的小組也要承擔責任,如:表演個小節(jié)目、唱個歌等。既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又能活躍課堂氣氛,學生也會有些許的成就感,同時又能提高學習的效率,使學生真切體會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
(二)轉變教師觀念,力促學生的主體地位
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樹立“教”為“學”服務的理念。新課程標準規(guī)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葉圣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需要教?!苯處熢谑谡n時應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的學服務,無論是備課,還是教具的使用,或者所采取的教學方法都應圍繞學生的學而展開,把學生想學習、愛學習、樂于學習作為衡量教的效果的標準。
2.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學習的積極性才會提高,學習才會取得預期的效果。課堂教學是教師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的重要場所,教師要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方面下工夫。一旦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了,學生才會自覺、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學生的主體作用才會充分發(fā)揮出來,教與學才會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從而實現“教”與“學”的雙收效果。
(一)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直接參與者,教師的教學水平與技巧影響著學生知識的獲得。教師必須注重不斷提高和完善自身素養(yǎng);同時還應把自身的素養(yǎng)靈活地運用到教學中,這將關系到教學能否取得成效,也將關系為社會提供什么樣的人才的問題。
(二)綜合運用合作探究式學習
新課標要求在新的思想品德課教學中要以學生主動參與為前提,以自主學習為途徑,以合作學習、學生為主體探究、討論為形式,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采用小組學習的方式。將全班分成學習小組,課前學生做好充分的預習,小組生成問題;上課時,由小組推薦組員提出問題。具體做法如下。
1.學生通讀教材,生成問題。這是課堂的第一環(huán)節(jié),學生根據教學目標自己設置問題,如果問題偏離課本內容,提不到點子上時,教師可以適當引導,及時誘導,教師與學生一起歸納整理。
2.小組討論,解決問題。根據小組提出的問題,小組成員間進行討論,群策群力共同探究。在討論時,學生對所提出的問題都要兼顧到,不能顧此失彼,同時讓每個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參與進來,在討論中尋找答案,然后選出本組的一人作為代表,說出答案。
3.在質疑中升華,圓滿完成探究。針對學生的回答,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問題,標新立異,甚至異想天開,敢于向課本,甚至所謂的權威挑戰(zhàn),引導學生深入探究、主動發(fā)現問題,要千方百計使學生愛學、勤學、會學。從而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和求異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促成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學習能力
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們尤其注意加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和開發(fā),其做法有以下幾點。
1.借助教法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地位。好的教學方法就如同打開知識大門的一把鑰匙,要選擇新穎靈活能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教學方法。逐漸改變以往過于強調學生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特別是教師“一講到底、滿堂灌”,從而忽略學生主體地位的狀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2.采用激勵法。每一次的激勵、欣賞會使人振奮。教師鼓勵的語言、會意的眼神都會激勵學生,促使他們勇于提問、敢于質疑。在哈佛大學的師生中流傳著這樣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讓人提出問題?!苯處煹淖饔皿w現在指導學生闡明各自觀點,提出為自己的觀點佐證的思路和方法。運用此方法,學生能獨立地解決問題,提高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
此外,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學生的主體作用的發(fā)揮也是至關重要的。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良好的師生關系應具備三種品質:真實、接受、理解。教師對待學生要以誠相待,真心地接納他們,站在學生的立場上理解他們,才會消除師生間隔閡,讓學生在一種友好的氛圍中健康成長,學生才愿意表達自己的觀點。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