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紅
摘要:在小學階段,我們就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使之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課外閱讀是課堂閱讀的繼續(xù)與擴展,是閱讀能力訓練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都要樹立大語文觀,結合語文閱讀教學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廣闊的語文學習空間,有效地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
關鍵詞:結合 指導 延伸 拓寬
人的一生,其實是閱讀的一生。知識是一本大書,歲月是一本大書,自然是一本大書,人生更是一本大書,我們一輩子也讀不完。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為養(yǎng)成閱讀習慣,非多讀不可;同時為充實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讀不可。”因此,結合語文閱讀教學指導學生課外閱讀,以一篇帶多篇,以精讀帶博覽,有助于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閱讀教學的課堂教學效率,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
一、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機融合
(一)在閱讀教學之前有目的地安排課外閱讀
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語文閱讀教學之前,要讓學生搜集與課文有關的課外閱讀材料,使課外閱讀的材料服務于課堂閱讀教學,即把閱讀教學的課前預習與課外閱讀結合起來。
例如,學習毛澤東詩詞《七律·長征》時,在課前布置學生搜集、閱讀有關紅軍長征的資料,讓學生了解長征的時代背景:紅軍為什么要長征?長征的路線?長征中遇到的困難?長征的結果?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進行課外閱讀。這樣,在課上的閱讀教學中,就能有效地幫助學生體會在毛澤東和黨中央的領導下,紅軍在整個長征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亙古未有的英雄氣概和百折不撓的勇毅精神,還能將詩句和歷史事件聯系起來進行感悟。如:長征途中發(fā)生的贛南撤退(五嶺逶迤騰細浪);轉戰(zhàn)烏蒙山(烏蒙磅礴走泥丸);巧渡金沙江(金沙水拍云崖暖);飛奪瀘定橋(大渡橋橫鐵索寒);翻越大雪山(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等。
再如:閱讀《“諾曼底號”遇難記》這篇文章之前,教師就可以安排學生閱讀《橋》(一位村黨支部書記,在洪水到來之時,將村民們輸送到安全地帶,以自己的威信、沉穩(wěn)、高風亮節(jié)和果斷的指揮,為鄉(xiāng)親們搭建了一座生命之橋,但自己和兒子卻英勇犧牲了)、《舍己救人的好教師——張麗莉》(當一輛失控的大卡車向著學生人群飛馳而來時,張麗莉老師用力推開學生,自己卻倒在車輪下,為了挽救學生的生命而導致自己的身體高位截癱)等感人肺腑的寫人文章,既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又能讓學生感悟文中主人公的崇高品質,還能使學生對寫人文章的寫作方法進行積累。這樣,在閱讀《“諾曼底號”遇難記》時,就達到了課上閱讀和課外閱讀的有機結合和補充。
(二)在閱讀教學之中有目的地滲透課外閱讀
教師在引領學生進行課內的閱讀教學中,可以啟發(fā)學生聯系課外閱讀材料解決閱讀教學中的難點,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如:《布達拉宮》一文中,學生對藏族文化藝術與宗教文化的理解是一個難點。課上就可以讓學生將課前搜集到的相關圖片與視頻資料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如:精美的壁畫、唐卡、金光四射的靈塔,以及貝葉經、法幢等,這些直觀的認識既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又加深了學生對這些珍貴的藝術作品和宗教經書、器物的認識。還可以補充課外閱讀知識:據有關專家說,貝葉經就有可能是唐僧從西天印度取回的真經。這就使學生更加感受到貝葉經的珍貴,激發(fā)了學生對文化的熱愛。
再如:閱讀《妙趣橫生的太空生活》一文時,學生會對課文中的太空知識產生很大興趣。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閱讀《太空生活趣事多》《太空課堂》等文章,使學生全方位了解宇航員在太空中充滿趣味的吃、住、行等活動,通過了解宇航員的太空飛行體驗增長普通課堂上學不到的太空知識。還可以推薦學生課后去閱讀更多的有關太空的書籍。這樣,不僅滿足了學生對太空的幻想與好奇心,還激發(fā)了他們熱愛科學、探索太空的學習熱情和閱讀興趣。
(三)在閱讀教學之外有目的地延伸課外閱讀
教師要指導學生在閱讀教學之后運用課上所學到的知識及讀書方法去舉一反三,獨立讀懂一些課外閱讀材料,把閱讀教學后的學習方法運用體現在課外閱讀中。從而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目的。例如,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一文時,教師先指導學生理出文章的線索和結構層次,再讓學生結合重點詞句,聯系上下文邊談感受邊體會五壯士是怎樣用生命和熱血書寫了一部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然后,讓學生課后用這種學習方法去閱讀教材外的戰(zhàn)斗英雄的故事,從而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閱讀活動,拓寬課外閱讀的渠道
由于小學生自我約束的能力還很弱,注意力時間短,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教師應該組織多樣的課內閱讀活動,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更好地提高課外閱讀的效果。
(一)上好閱讀指導課
課上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了解、簡述文章大意,用自己的話講故事,摘錄文中精彩的語句,寫批注以及開展交流閱讀感受等。
(二)評選閱讀家庭
請家長為學生閱讀樹立榜樣,引導學生熱愛閱讀,與家長共同閱讀??梢栽u選閱讀家庭,為學生營造閱讀氛圍。
(三)召開主題故事會或朗誦會
確定主題,讓學生在活動中講述課外閱讀中的動人故事和朗誦課外閱讀中的精彩篇章。
(四)開展書香校園活動
讓家長與學生一起在活動中交流讀書的經驗、體會和收獲,相互學習、共同分享讀書樂趣。
(五)進行表演創(chuàng)作
學生在學習了課上的文章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表演課本劇,積累表演經驗后,可以再把課外讀物中的片段進行改編,與同學一起表演。
(六)開展讀書筆記展評
對學生的讀書筆記可以定期進行展覽評比,讓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相互促進。
(七)指導學生建立自己的讀書檔案
讓學生自制小卡片。每讀完一本課外書,就在卡片上記下書名、作者、主要內容、閱讀收獲等,與同學隨時交流,以拓寬課外閱讀的渠道。
總之,結合語文教學進行課外閱讀指導,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還可以豐富學生的人文涵養(yǎng)、塑造學生良好的品質和健康的人格。
參考文獻:
[1]袁振國.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葉瀾.教育研究方法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陳瑤.課堂觀察指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