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識字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保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方面。因此,在語文識字教學中,我們要改變以往簡單抄寫的方式,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在高效的語文課堂中獲得良好的發(fā)展。
一、借助卡片進行識字教學
借助卡片進行識字教學的目的就是要將抽象的課堂形象化,要讓學生在直觀的課堂中掌握相關的漢字。所以,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我會將學生需要認識的漢字制作成卡片,并配上相關的圖片,目的就是將抽象的漢字形象化,這樣不僅能夠減少課堂的枯燥感,而且對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騎牛比賽》時,由于本節(jié)課需要學生掌握的基本的漢字是“特、興、觀、幾、兩、技、藝、位、束、次”等。為了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也為了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授課的時候,我將這些單詞制作成了卡片,比如,“興”字,我配上了高興的圖片,并組詞“高興”;“束”字,我配上了一束玫瑰花,并解釋“束”字的含義,等等,這樣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對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漢字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發(fā)揮卡片的功能,要學生自主將相關的漢字進行卡片制作,以加深印象,提高效率。
二、借助對比進行識字教學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其中同一個漢字不同的讀音表達的意義就不同,不同的語境所表述的觀點也不相同;更不用說字形中存在的不同,也就是說,漢字與漢字之間,一點一橫的差別就會導致讀音不同、意思不同。所以,我們可以選擇對比教學模式,以期能夠讓學生在對比中掌握相關的漢字,提高識字能力。
例如,“海、誨、悔、梅、莓、侮、酶、霉”等字,引導學生首先分析這些漢字的特點,它們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并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之后,將這些漢字組成詞語,放在一定的語境中進行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理解這些漢字的意思,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比如,“?!弊?,組詞:海洋,造句:海洋中有許多的寶藏等著我們?nèi)ラ_啟。這樣組織學生識字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而且對高質(zhì)量識字教學的實現(xiàn)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總之,在小學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借助恰當?shù)慕虒W活動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參考文獻:
喬麗芳.如何提高小學生識字能力[J].學周刊,2011(21).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