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師生互動是一種教學模式,如何有效利用課堂的師生互動講有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活躍課堂氛圍,通過對話和交談創(chuàng)造一種寬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情感也得到陶冶,意志得到鍛煉,人格也得到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師生互動;課堂;大學英語
一、大學英語教學中師生互動的必要性
首先,采用互動式教學法是大學英語教學現狀決定的,目前,大多數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班級人數比較多,大班或合班上課現象非常普遍,由于大學英語不是專業(yè),學生有時重視程度不夠,學習熱情不高;此外,很多學校沒有實行英語分級教學,同班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互動式教學才能在人數較多的班級中充分調動水平各異的大多數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否則可能造成“教師在臺上講課,學生在臺下走神”的現象。
其次互動式教學也是新時代和新形勢對大學英語教學提出的必然要求。在國際化日趨深入到今天,我國需要的是“聽,說,讀,寫”全面發(fā)展的英語人才。傳統的“滿堂灌”教學法和“填鴨式”的英語教學只能像學生灌輸單詞和語法等“啞巴英語”知識,而互動式英語教學法則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交際互動情景中進行各種實際英語運用訓練,全面培養(yǎng)其實用英語技能。
另外,互動式教學還可以激發(fā)不同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在傳統英語的教學模式中,如果教師不能吸引所有學生的注意力,他會比較注重那些思維活躍,性格外向和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而對于那些性格內向,不善于表達的學生,則較少給予關心。
互動式教學模式則要求教師把全班容納進互動的活動中去,對那些學習比較困難或性格內向的學生,給予關注和幫助,在課堂上給他們運用英語的勇氣和機會,對他們的點滴進步及時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就感,產生上進的動力。
二、大學英語課堂互動的現狀和問題
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大學英語教學總是熱衷不遺余力地進行語言知識的傳授,而學生則采取“死記硬背”的機械學習方式,結果形成了教師向學生傳輸知識的單向信息流動模式,這樣不僅束縛了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發(fā)展,還限制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進步。具體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過分關注語言知識的傳授。盡管大多數教師已經認識到課堂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但在實踐教學課堂中,有些教師仍然過分關注語言知識的傳授。這種現象在復習課、語法課、詞匯課中尤為突出。很多課堂教學的過程幾乎都是教師在講解,學生很少有參與的機會,只是偶爾做幾個練習而已。有些教師擔心學生活動過多而沒有時間講解語言知識,所以壓縮了語言實踐運動的環(huán)節(jié)。這樣就造成了師生互動的脫節(jié)與缺失。殊不知語言是學以致用的,如果沒有在交際互動中鍛煉,那么學生不可能熟練應用學到語言知識,那么語言教學將是失敗的。
(二)傳統教學方式占據主導地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要求改變傳統的“單向灌輸式”教學法,采用新的互動式“任務教學法”,要求教師精心設計交際任務,引導學生參與互動。盡管許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嘗試了新的任務型互動教學,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對新的教學方法不熟悉,不能設計出調動全班參與的互動活動。許多教師在一些課型,如在聽說或閱讀課中采用了師生互動的任務型教學方式,而在語法、詞匯和復習等比較復雜的課程中仍采取教師為中心的講授教學方式。此外,新的互動教學方式往往在低年級采用,到了高年級則仍然回歸到傳統的教學方式上來。
(三)應試教育的消極影響仍然存在。應試教育在我國各階段教育中都是突出問題,高等教育也不例外。由于評獎評優(yōu),英語四六級考試和考研升學的壓力,很多大學師生也只能向中學一樣,圍著各種考試的指揮棒轉。為了獲得升學資格,為了評獎評優(yōu),他們只能放棄在互動活動中鍛煉英語的機會,而把大量課堂和課下時間用于題海戰(zhàn)術和機械的背誦記憶,結果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有時只能停留在口頭或理論上。
三、加強大學英語教學師生互動的有效途徑
(一)建立和諧互動的師生關系。要實現教學互動,要是首先要構建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互動關系。這是因為真正的課堂互動是建立在平等交流和民主討論的基礎上。如果沒有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學互動就會淪為“一言堂”。
教學互動是師生之間平等雙向的活動,要使之有效進行,還要建立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和教師對學生的尊重。教學互動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是具有獨立人格和和價值平等的個體。如果學生對教師不信任,他們將不愿與教師互動。如果教師不尊重學生,不屑與學生互動,教學互動也無法進行。教師必須首先尊重每個學生,使他們在一種和諧、自由、輕松的精神狀態(tài)下學習,才會實現互動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
(二)要給教師的課堂角色重新定位。長期以來,傳統教學模式把教學定位為課堂的管理者和控制者。為了維持教學課堂秩序,學生一般不允許發(fā)出信號,他們要聽從教師指令,按照教師的要求令行禁止。教師被視為傳統授業(yè)解惑的絕對權威,而學生的主動性和主體地位難以保證,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關系無法建立。
因此,為了建立有效的師生互動,教師必須轉換課堂角色。教師要成為師生良好互動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者、交流機會的提供者、師生互動的組織者以及學生發(fā)展的支持者和促進者。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始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其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作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三)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師手段。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是現代課堂教學的重要標志之一。使用教學多媒體可以提高視聽效果,增加教學容量,創(chuàng)造良好的英語教學環(huán)境,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實踐證明,學生最樂于,也最容易接受的信息是形象化信息,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可以強化教學內容直觀性,極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用直觀、具體、形象的東西感染學生,并且給學生提供大量情景互動式的“聽、說、讀、寫”實踐互動活動。
英語互動教學需要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和模擬真實的交際互動場景,使教與學雙方處于“活化”狀態(tài)。借助于教學多媒體,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個圖文聲像并茂,生動有趣的語言教學情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欲望。因此,要提高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效果,就不能滿足于傳統單一的教學手段,而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造真實性、交際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語言環(huán)境,通過大量信息刺激學生在交際中學習語言。
作者簡介:周盛 (1975-), 女,重慶巫溪人, 重慶三峽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文化與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