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叔琛
【摘要】江西少數民族以畬族為主,而畬族聚居區(qū)則以鉛山為最。鉛山畬族歷史悠久,人民勤勞智慧,創(chuàng)造出有語無文,口口相傳的獨特歷史文化。尤其畬族民歌與眾不同,別具一格。本文試從歌詞語言與民歌曲調之間的關系來分析鉛山畬族民歌的獨特韻律。
【關鍵詞】民歌曲調;歷史文化;民歌
鉛山畬族民歌的特點就是語言與歌詞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與特殊性,同時,對其的曲調有一定的限制與約束,這樣就顯現(xiàn)出其特有的曲調與歌詞的長短句,并且高低無規(guī)律變化的特點。鉛山畬族民歌不一味注重語言的抑、楊、頓、挫和夸張,而凸顯語言與歌唱之間的差異。利用不同的語言詞匯、法則和聲調來傳思達意;通過歌唱以一定的旋律、曲調等將一些音符和語言意義串聯(lián)起來,實現(xiàn)旋律、音調、聲調之間的相互約束的,既是相互依存又有矛盾在其中。因為畬族民歌的獨有特點,其曲調也是獨樹一幟,具有鮮明的自身特點。眾所周知,曲調都有其約定性,這個約定就不自覺的將歌詞限制在一定范圍與框架中。而作為鉛山畬族民歌,其規(guī)律就不符合這一約定,在歌詞與曲調產生沖突與矛盾時,是以歌詞服從曲調來進行的。
通過以上闡述,可見鉛山畬族民歌歌詞對曲調的約束程度不像其他歌曲一樣,力度減弱。
鉛山畬族民歌種類很多,有嬌蓮(嬌蓮就是山歌之意)、采茶歌、馬燈歌、崇安歌、鎖歌、喪歌等。由于曲種很多,為了更細致的說明,本文通過常見的鉛山畬族民歌來探討規(guī)律以及對詞的約束規(guī)律與方法。
一、鉛山畬族民歌曲調自身特點的開頭對詞的約束
畬族民歌中最能代表其特點的是曲調的開頭,而詞的聲調必須服從代表曲調特點的開頭:
如:《交情調》(嬌蓮)
《山歌要打山歌頭》(嬌蓮)
《叫我唱來我就唱》(嬌蓮)
二、鉛山畬族民歌樂句尾部和尾音對詞的約束
鉛山畬族民歌由于語言具有六聲(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陰入、陽入)的特點,這個語言特點則決定了曲調多種多樣且無規(guī)律可循。曲調在和歌詞有沖突或者矛盾時,曲調必須按照自己的特點與規(guī)定而形成,這就是前面所說的,歌詞服從曲調之說。此民族歌曲還有一個規(guī)律:樂句的尾音和結束句的尾音是固定的。
如:《交情調》(嬌蓮)
又如:《山歌要打山歌頭》(嬌蓮)
再如:《采花采到姐跟前》(鎖歌)
三、鉛山畬族民歌的骨干音對詞的約束
每一首鉛山畬族民歌的曲調都會有一個突出的音,這個被稱為骨干音,顧名思義,骨干音在曲調中起到骨干作用。我們以鉛山畬族民歌《交情調》(嬌蓮)為例:
它以 6 1 2 為骨干音。
又例:《姐妹雙雙將茶典》這首采茶歌是以6 5 3 為骨干音。
另例:《什么呱呱》是首鎖歌,它是以 1 6 5 為骨干音。
總之每首鉛山畬族民歌都有它的骨干音做為曲調的支撐,用以限制歌詞六聲來保持自己的特性。
四、鉛山畬族民歌的中心音對詞的約束
在鉛山畬族民歌的曲調旋律中都要圍繞一個中心音進行,使用頻率很高,高范疇聲調的高平、高降和低范疇聲調的低平也有使用,只是很少用。而曲調中的高旋律線和低旋律線各自也有自己的中心音,如:鉛山畬族民歌《妹妹叫郎扯手巾》(采茶歌)
這首曲“1”是它的中心音,而高旋律線“5”是它的中心音,低旋律線的低音“6”是它的中心音。而鉛山畬族民歌《山歌要打山歌頭》(嬌蓮)
是沒有高旋律線和低旋律線之分的,而是由平穩(wěn)性旋律線的曲調和跳躍性旋律線的曲調組成,平穩(wěn)性旋律線曲調中心音是“6”,而跳躍性旋律線的曲調中心音是“5”,這是鉛山畬族民歌的一大特點。
五、鉛山畬族民歌的音型對詞的約束
在鉛山畬族民歌的曲調中多數都有它一種特殊的代表自身特點的音型,以區(qū)別其它曲調,這也是對詞的約束。如果與詞的聲調有沖突,相應的改變一、二個音是允許的。
如:《山歌要打山歌頭》(嬌蓮)
《叫我唱來我就唱》(嬌蓮)
又如:《日頭落山陰港沿》(嬌蓮)
六、鉛山畬族民歌的音程對詞的約束
鉛山畬族民歌各種曲調在旋律進行中,音的相互距離各種音程的眾寡比例和是否處于顯著位置等,其詞的音調就被曲調自身所特有的特點與規(guī)律所束縛,曲調根據自身的要求,依舊保持自身原有特點,不服從于詞調。如鉛山畬族嬌蓮歌三度、四度進行最多,二度、一度進行次之,五度以上沒有。
如:《交情調》(嬌蓮)
還有:《燈盞有油燒燈擎》(嬌蓮)
鉛山畬族喪歌,以平穩(wěn)性旋律線一度、二度、三度進行最多,四度、五度進行次之、六度進行極少。
如:《孝男孝女盡喪孝》(喪歌)
又如:《子孫代代做秀才》(喪歌)
而像鉛山畬族采茶歌這種跳躍性旋律線,以三度、二度、一度進行最多,四度進行次之,五度以上沒有。
如:《姐妹雙雙將茶典》(采茶歌)
又如:《妹妹叫郎扯手巾》(采茶歌)
鉛山畬族民歌的旋律線有著自身在曲調的比例情況,以此來對詞的聲調制約,保持自身的特點。
七、鉛山畬族民歌中的旋律線問題
民歌特點的形成往往源自開頭、結尾、骨干音、中心音、音型、音程、旋律線的不同。通常有高起頭高旋律線,高起頭低旋律線,低起頭低旋律線,低起頭高旋律線,平穩(wěn)性旋律線跳躍性旋律線六種。就單首民歌而言用一種旋律線,兩種旋律線的較多,用三種以上旋律線的基本沒有。
鉛山畬族民歌由于語言六聲的特點和歌詞結構、韻律方法的特殊,約束著曲調,使其形成無數變化。而每種曲調又都有著自身的規(guī)律和旋法特點,限制著歌詞按照曲調的規(guī)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