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周武
【摘要】大家都知道在初中階段,地理是一門副科,許多地方的中招考試不考地理,因此許多學生和家長不重視地理學科。然而,在目前推行的素質(zhì)教育中,該學科又是基礎課、必修課,在高中階段是學生必學必考的科目。因此,如何上好初中階段的地理課就成為廣大初中地理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聯(lián)系生活 精心備課 利用地圖 綜合評價
對初中生來說,地理學科在初中不是“主科”而是增加“負擔”的“副科。因此,絕大多數(shù)學生對地理學科不重視。在地理新課程課堂教學中,仍然有相當多的學生沒有學會判讀經(jīng)緯度、計算實地距離、判斷方位和氣候類型、年平均溫差等實用技能。因此,在新形勢下,地理教師要轉(zhuǎn)變觀念,把地理學科擺在應有的地位,不斷提高學生對地理學科的濃厚興趣。初中地理新課程標準下,上好地理課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地理教學要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到學有所用,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地理課要加強和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讓學生覺得學到的不是干巴巴的“死知識”。這些知識在今后的生活中會有重要的應用,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去西雙版納旅游時,讓學生自己設計一份從學校出發(fā)到西雙版納的最佳旅游陸上交通線。看誰設計的路線花費最低,觀察景點最多,內(nèi)容最豐富。認識學習那里的熱帶雨林景觀、熱帶動物,觀察民風,了解民俗和特有的建筑風格等。對于初中學生而言,興趣是學生學習驅(qū)動力之一。如果學生不喜歡地理課、不喜歡地理教師,那么怎么會喜歡“地理”?怎么能學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密切和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更要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和諧和舒暢的師生關系。因此,地理課堂教學中應該有歡聲笑語,更需要地理教師注意增強自己的組織能力與親和力。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精湛的語言、詼諧與幽默、機敏的教學機智、可親可敬的教態(tài)等,都能提高學生對地理學習的濃厚興趣。
二、精心備課,認真分析教材。
作為地理教師,要及時捕捉有價值的教學資源,多用身邊鮮活生動的材料因勢利導,靈活恰當?shù)馗鶕?jù)教學反應與參與的狀況調(diào)節(jié)教學節(jié)奏和教學內(nèi)容,爭取讓地理課堂活潑有序,這就要求我們對地理教材和地理課程標準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在理解教材和課程標準的前提下,確定教學重點,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對于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應該給學生什么,學生應該得到什么,作到心中有數(shù)。改革后的教材內(nèi)容同以前相比,雖然內(nèi)容淺顯了,知識點少了,難度降低了,但這并不說明教師的課好上了,如果不投入地去挖掘,就覺得一節(jié)課內(nèi)容太少,沒什么可講的,也沒什么可學的。這樣的課就需要教師精心地去準備,不但要備教材內(nèi)容,還要備自己、備學生,通過反復鉆研、感悟,去挖掘教材潛在的東西,創(chuàng)設適宜的教學情境和學習情境,最大限度的向?qū)W生展現(xiàn)知識。
三、要充分利用好地圖,建立地域空間思維能力。
由于長期以來不少初中地理課由其他學科教師兼任,在教學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學科的教學方法。普遍存在著兩種引入新課方法。一種是“講”法,即“同學們,今天我們講??”這樣就把師生互動的地理教學活動引向“老師講學生聽”的單向活動。還有一種是“翻書”法,即“同學們請把書翻到??頁”,把以地圖教學為主的地理課變成看書劃線的枯燥的文字教學課。初中地理教師應該努力用“學習”或“討論”來代替“講”,用翻“圖”來代替翻“書”?!皼]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所以地圖教學是地理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也就是說地圖是其他任何工具無法取代的。由于初中地理學科內(nèi)容的基礎性特點,學生無須死記硬背地理知識,完全可以借助地圖來掌握有關知識。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學習,也可以借助地圖來學習、掌握。地圖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對初中學生而言,是幫助其樹立空間地域概念的基礎,也是培養(yǎng)其地理思維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圖在一定意義上既是教具,也是學具,它能把所有知識都串連起來,讓學生形成空間思維能力。學好地圖,并用好地圖,對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學習和掌握地圖知識,對于學生學習其它科學知識以及開發(fā)學生的智力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一些地理教師不愿用、不會用地圖的情況導致教學要求不高或教學能力低弱的現(xiàn)象。目前在地理教學中普遍存在的“死記硬背”現(xiàn)象,恰恰與地理教師不重視提高自己的地域空間思維能力有關。在用好地圖的同時,結合多媒體教學技術,讓學生在頭腦中建立地域空間想象能力。如講中國的疆域時,先利用多媒體三維空間,定位中國在地球上的位置;讓學生利用手中地圖冊,讀出經(jīng)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再讓學生地圖冊讀出陸上相鄰的國家和隔海向望的國家,并勾畫出中國的國界線。
四、合理的評價。
地理課堂教學改革要與改革地理教學學習評價方法結合起來,特別是要改革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采用靈活多變的評價方法。地理學習評價試題的特點應是:框架性,即公民必備的大的地理知識,如我國的地理位置、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之最”等;地圖性,即所有的試題都可以通過讀圖完成(包括為數(shù)不少的地名填圖);開放性,如冬季從哈爾濱去云南、桂林等地旅游的情境題中,有地理位置、距離、乘車路線、氣溫變化、民俗民風等知識點。這樣的學習評價方式可以提高學生興趣,改變學生怕地理、背地理的心理。
總之,一分付出,一分收獲,只要用心,我們一定會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