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英
(永州市體育運動學校,湖南 永州 425000)
運動員跟蹤選材與訓練研究
李世英
(永州市體育運動學校,湖南 永州 425000)
摘 要:青少年兒童運動員的選材與育才對國家未來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重大的影響作用。為促進我國體育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在運動訓練實踐中對青少年兒童舉重運動員的身體形態(tài)、運動機能、身體素質(zhì)、專項能力與技術,以及綜合評價等方面進行長期的跟蹤測試、分析、評價與訓練干預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把具有運動天賦、適合從事這項體育項目的青少年兒童選拔出來具有可行性、可靠性和科學性,同時證明舉重訓練并不影響運動員形態(tài)發(fā)育,相反隨著運動訓練的持續(xù),還能促進青少年的生長發(fā)育。平常我們看到舉重運動員身材普遍矮小,是選材的結(jié)果,是項目特點的需要,科學訓練能促進青少年兒童的生長發(fā)育。
關鍵詞:運動員;跟蹤選材;訓練;研究
隨著我國競技體育運動水平的不斷提高,科學地選拔高水平青少年兒童后備人才以及科學化訓練已越來越被廣大基層教練員和科研人員所重視。但如何選好材及遵循科學的訓練方法,促進青少年兒童運動員的身體形態(tài)、機能、素質(zhì)和專項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卻一直是困擾著全國廣大基層體校教練員的疑難性問題。眾所周知,青少年兒童的生長發(fā)育是隨著年齡增長而自然增長,運動訓練對生長發(fā)育是有促進意義的[1]。過去那種自然淘汰的經(jīng)驗選材方法,已經(jīng)不適應當今競技體育發(fā)展的需要,廣大教練員以經(jīng)清醒地認識到準確地預測青少年兒童運動員運動能力發(fā)展的潛力,并從少兒時期就給予培養(yǎng),才能保證其將來在競技體育生涯中能成為優(yōu)秀的頂尖級人才。人體運動能力的發(fā)展變化具有遺傳的時間規(guī)律和發(fā)育的階段性特征。青少年兒童的生長發(fā)育過程并非是一條直線,而是一個曲線的過程,存在一個發(fā)育的“敏感期”,即在生長發(fā)育各個階段機體對外環(huán)境刺激因素的影響都會有敏感反應的階段性。影響人體運動能力的所有要素也都具有各自的不同“敏感期”,或稱最佳促進發(fā)展階段,如果能在青少年兒童不同運動能力要素發(fā)展的“敏感期”施加針對性、合理性、目的性的外界刺激,其運動能力會得到迅速、有效地提高,對其未來發(fā)展成為世界冠軍起著決定性作用。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運動訓練理念的不斷更新與運動訓練的科學化進程[2-10],青少年兒童運動員的科學選材受到體育運動學者、專家和教練員的廣泛關注[11-13]?;仡櫸覈\動員選材的歷史,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我國有組織、有領導地開展運動員科學選材始于1980年,到1985年我國在田徑、游泳、體操、排球、足球,以及速度滑冰等多個體育項目為我國運動員選材研究積累了大量的研究數(shù)據(jù),并形成了各個項目選材的評價指標與標準。但當時的選材忽略了后備人才培養(yǎng)是一個及其漫長而復雜的過程,需要選材和育才必須緊密結(jié)合,需要在訓練中根據(jù)運動項目的特點與運動員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有目的地進行發(fā)掘和培養(yǎng),需要對青少年兒童運動員成長過程的長時期跟蹤測試分析與研究。
如何根據(jù)不同體育項目的特點與致勝要求,采用科學、合理、實用的方法與手段,把具有運動天賦、適合從事某項體育項目的青少年兒童選拔出來,一直是廣大教練員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運動員跟蹤科學選材是一種縱向選材的方法,他克服了我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斷層選材,即橫向選材的諸多缺陷,是依據(jù)不同運動項目的特點和要求,用現(xiàn)代科學的手段和方法,通過客觀指標的測試,全面綜合評價和預測,把先天條件優(yōu)越、適合從事某項運動的人才從小選拔出來,進行系統(tǒng)的培養(yǎng),并且不斷地監(jiān)測其發(fā)展趨勢的一個過程。許多基層級教練員認為運動員的選材就是一個簡單的過程,一次系統(tǒng)測量或測試就可以決定少年運動員是否適宜進行某個運動項目的訓練,其實這是不可能的,這就好比說通過一次訓練就能成為冠軍一樣。一次系統(tǒng)測量或測試只能發(fā)現(xiàn)青少年兒童是否具備從事某種體育運動項目的潛質(zhì),但是否是真正的運動天才或是“苗子”,還需要在訓練過程中不斷地追蹤測試,還需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科學訓練,同時分析其思想脈動、運動技能發(fā)展?jié)撃埽拍苓x好材、育好才。
為了更好地掌握青少年兒童運動員選材的規(guī)律與運動訓練過程中對其生長發(fā)育促進的影響,筆者從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對永州市體育運動學校舉重隊的青少年兒童運動員的選材與訓練進行了系統(tǒng)的跟蹤測試工作,試圖通過多年的跟蹤測試,通過對測試數(shù)據(jù)橫向、縱向的對比與前后的變化,發(fā)現(xiàn)青少年兒童舉重運動員在動態(tài)選材中身體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為科學選材和科學訓練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2.1 研究對象
以永州市體育運動學校舉重隊青少年運動員為研究對象,年齡在11~17歲之間,共測試運動員269人,其中男運動員164人,女運動員105人,見圖1。
圖1 2009~2014年跟蹤測試人員數(shù)量統(tǒng)計Figure 1.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Were Tracking
2.2 研究方法
2.2.1 跟蹤測試法
采用駱象清[14]《人體測量手冊》中規(guī)定的人體測量方法為本研究的跟蹤測試法,在每年的測試中始終統(tǒng)一測量方法的標準。
2.2.1.1 測試時間
從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系統(tǒng)地對市體育運動學校舉重隊運動員的身體形態(tài)、機能、素質(zhì)、專項技術水平進行了6年追蹤監(jiān)測工作。
2.2.1.2 測試指標
以曾凡輝[15]等人撰寫的《運動員科學選材》(以下簡稱《選材》)中規(guī)定的測試項目為測試指標。身體形態(tài)的測試指標:身高、坐高、體重、拇指長、上臂松緊圍、髂寬,身體機能的測試指標:血睪酮,身體素質(zhì)的測試指標:縱跳,專項技術的測試指標:后蹲負重、總成績、專項技術評價,2009年的測試指標參數(shù)值,見表1、2。
表1 2009年身體形態(tài)測試指標均值統(tǒng)計Table 1 The Average Indexes of Body Shapes in 2009
表2 2009年身體機能、身體素質(zhì)、專項技術測試指標均值統(tǒng)計Table 2 The Average Indexes of Physical Function, Physical Quality and Specialized Technique
圖1 男女身高變化曲線Figure 1. Variable Curve of Height for Male and Female
圖2 男女拇指長變化曲線Figure2. Variable Curve of Thumb’s Height for Male and Female
2.2.1.3 指標評價
對每年測試的數(shù)據(jù)采用定期、定項與縱向追蹤的方法按個體、年齡段和不同性別進行評價,同時參考《選材》中相關指標的評價標準進行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選材與訓練中存在的問題。
2.2.2 邏輯對比分析法
從2009年至2014年,系統(tǒng)地對我市體校舉重隊運動員身體形態(tài)、機能、素質(zhì)、專項技術水平進行了6年縱向監(jiān)測追蹤,共測試運動員269人/次,得到了全面的測試數(shù)據(jù)。通過邏輯對比分析運動員形態(tài)、機能、素質(zhì)、專項技術水平的變化特征,研究6年的變化規(guī)律,為科學訓練提供依據(jù),為運動員跟蹤選材提供可靠數(shù)據(jù)。
2.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將6年跟蹤測量的身體形態(tài)、身體機能、身體素質(zhì)、專項技術的測試數(shù)據(jù)由SPSS軟件進行統(tǒng)計處理,對各項指標的均值進行縱向比較,并對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差異性檢驗分析。
3.1 身體形態(tài)方面
在2009年運動員身體形態(tài)方面測試的指標中,拇指長、上臂圍松緊差、髂寬指數(shù)、形態(tài)得分4項指標優(yōu)于《選材》標準;身高、坐高指數(shù)、克托萊指數(shù)3項指標低于《選材》標準;形態(tài)得分女子優(yōu)于男子,且有顯著性差異。在對運動訓練過程中的多年動態(tài)選材跟蹤分析、研究表明,身高、拇指長、上臂圍松緊差、坐高指數(shù)、克托萊指數(shù)、髂寬指數(shù)、形態(tài)得分等基本形態(tài)指標隨年齡和運動訓練而增長,且拇指長、坐高指數(shù)和克托萊指數(shù)均高于《選材》標準,見圖1~10。
坐高指數(shù)在2012~2014年段有所下降,符合青少年“向心”發(fā)育的規(guī)律;女子克托萊指數(shù)在2013年后超過男子,說明女子體重增長過快,這一階段應引起注意,是否是升級別的需要;形態(tài)得分曲線表明,前兩年略有下降,3~4年持續(xù)升高,5~6年加速上漲,說明舉重訓練并不影響運動員形態(tài)發(fā)育,相反隨著運動訓練的持續(xù),還能促進青少年的生長發(fā)育,平常我們看到舉重運動員普遍身材矮小,是選材的結(jié)果,是項目特點的需要。
圖3 男女坐高指數(shù)變化曲線Figure 3. Variable Curve of Sitting Height for Male and Female
圖4 男女克托萊指數(shù)變化曲線Figure 5. Variable Curve of Quetelet Index fo Male and Female
圖5 男女形態(tài)得分均值變化曲線Figure 5. Variable Curve of Body Shape for Male and Female
圖6 男女血睪酮水平均值變化曲線Figure 6. Variable Curve of Testosterone for Male and Female
綜上所述,我們體校舉重隊的青少年兒童運動員原始情況的身體形態(tài)、機能發(fā)育較為正常,在《選材》標準中屬中等水平。這說明,我們的科學選材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同時,在啟蒙訓練過程中,原始形態(tài)指標應作為選材的重要方面給予足夠的重視。
3.2 機能方面
2009年的測試表明,當時女生血睪酮水平均值142.5 ng/dl,超過《選材》標準,而男生血睪酮水平均值538.4 ng/dl,與《選材》標準持平。經(jīng)過6年的訓練,男、女運動員在前4年變化不大,但后2年則有顯著提高,其中男子比女子提高稍快(圖6)。說明經(jīng)過系統(tǒng)訓練,機能水平適應項目需要而快速提高。訓練實踐表明,從青少年兒童運動員身體形態(tài)、素質(zhì)、機能對運動成績的影響上看,應重點選擇血睪酮水平高的運動員,然后要加強專項技術能力訓練,更容易獲得好的訓練與比賽效果。
圖7 男女縱跳高度均值Figure 7. Variable Curve of Vertical Jump Height for Male and Female
3.3 身體素質(zhì)方面
第一次身體素質(zhì)測試數(shù)據(jù)顯示,青少年兒童女運動員的縱跳均值為62.4 cm,超過《選材》標準;青少年兒童男運動員的縱跳均值為69.3 cm,低于《選材》標準。從2009年到2014年的跟蹤測試表明,青少年兒童舉重運動員縱跳成績會隨年齡的增長而提高,但男子運動員均值都低于《選材》標準(圖7),這一點提醒我們應加強青少年兒童男運動員的爆發(fā)力訓練,提高力量素質(zhì)的水平。
3.4 專項能力與技術評價
從青少年兒童運動員剛?cè)腙牭膶m椉夹g測試上看,男女運動員均低于《選材》標準,但女運動員在專項技術評價得分優(yōu)于男運動員。多年訓練監(jiān)測顯示,青少年兒童舉重運動員的后蹲負重、抓舉和挺舉總成績都隨年齡和訓練水平的增長而增加,其中16~17歲后蹲負重的提高增加顯著。抓舉和挺舉總成績方面,女青少年兒童舉重運動員的總成績增加比男運動員快(圖8~9),說明永州市體育運動學校舉重隊女青少年兒童運動員的訓練水平比男青少年兒童運動員高。
3.5 綜合評價方面
按照國家《選材》標準進行綜合評價,2009年我們所測試的青少年兒童運動員剛?cè)腙爼r僅有1人在綜合評價方面表現(xiàn)為優(yōu)秀,占1.9 %;良好14人,占26.4 %;及格37人,占69.8 %;不及格1人,占1.9 %。隨著運動員訓練水平的提高,良好、優(yōu)秀等級的比率逐漸增加,及格、不合格的比率降低,良好的迅速增加期在第3年,優(yōu)秀的迅速增加期第5年(圖10)。
圖8 男女后蹲負重均值變化曲線Figure 8. Variable Curve of Sitting Height for Male and Female
圖9 男子總成績均值變化曲線Figure 9. Variable Curve of the Total Performance for Male and Female
提示教練員,應注意隨著青少年兒童運動員年齡、訓練時間的增長,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心理成熟度也在同步增長,在他們參加訓練的第3年后是綜合能力提高的關鍵時期。
圖10 綜合評價優(yōu)良變化的比較Figure 10.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科學的選材測試,能夠探索出青少年運動員的選材規(guī)律,并為科學訓練提供了方法和建議。動態(tài)跟蹤監(jiān)測運動員運動訓練過程中的選材指標和生長發(fā)育變化,及時給予綜合評價,實行優(yōu)勝劣汰,提高了運動訓練的成材率。加強科學選材力度,重點選擇血睪酮水平高的運動員,然后系統(tǒng)訓練運動員身體形態(tài)、機能、素質(zhì)和專項技術,第三年后是訓練的關鍵,要特別重視男子運動員的科學選材和科學訓練。
舉重訓練并不影響運動員形態(tài)發(fā)育,相反隨著運動訓練的持續(xù),還能促進青少年的生長發(fā)育,平常我們看到舉重運動員身材普遍矮小,是選材的結(jié)果,是項目特點的需要。青少年運動員是隨年齡增長,身體各項指標也自然增長。而科學地運動訓練又促進了運動員正常地生長發(fā)育,也說明教練員安排的運動負荷較為合理。同時,我們也發(fā)現(xiàn)永州市女子舉重隊員存在著體重增長過快的現(xiàn)象,縱跳指標低于《選材》標準,這些在今后選材中要更加重視。
參考文獻:
[1] 中國科學技術研究情報所.科學技術成果報告:中國青少年兒童身體形態(tài)、機能與素質(zhì)的研究[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2.
[2] 賴小紅.運動競技能力與補糖[J].冰雪運動,2015,37(1):47-49.
[3] 黃政.促紅細胞生長素受體基因與運動能力[J].冰雪運動,2014,36(5):42-45.
[4] 陳瑤,郭子淵.血清肌酸激酶與運動訓練控制[J].冰雪運動,2014,36(4):75-79.
[5] 趙騫.力量訓練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冰雪運動,2014,36(4):80-83.
[6] 賽娜.乳酸閾訓練法在速滑耐力素質(zhì)訓練中的應用[J].冰雪運動,2014,36(5):1-4.
[7] 趙騫.運動員訓練中微量元素鐵與鋅的補充[J].冰雪運動,2014,36(4):56-59.
[8] 劉堯,楊翠敏,黃喜章.核心力量訓練與傳統(tǒng)力量訓練的比較分析[J].冰雪運動,2014,36(4):58-61.
[9] 劉繼波.青少年速滑運動員心率控制訓練負荷的探索[J].冰雪運動,2013,35(3):14-18.
[10] 李兆鵬.現(xiàn)代競技體育體能訓練的幾點思考[J].冰雪運動,2012,34(2):52-55.
[11] 孫巖.我國花樣滑冰運動員的科學選材[J].冰雪運動,2011,33(1):27-31.
[12] 張洋.少兒速度滑冰、短道速滑運動員的科學選材[J].冰雪運動,2010,32(5):11-15.
[13] 張曉玲,馮明強,張麗群.青少年速度滑冰運動員的選材[J].冰雪運動,2010,32(4):1-4.
[14] 駱象清.人體測量手冊[M].上海:辭書出版社,1985.
[15] 曾凡輝,王路德,邱文華,等.運動員科學選材[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2.
中圖分類號:G819.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488(2015)04-0058-06
收稿日期:2015-03-11;修回日期:2015-04-28
作者簡介:李世英(1976-),女,湖南永州市人,中級教練員,研究方向為青少年選材和科學訓練。
Study on Tracking Selection and Training of Athletes
LI Shi-ying
(Yongzhou City 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 Yongzhou 425000, China)
Abstract:The selection and training for teenage athletes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hysical career in the futur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ports enterprise in our country, in physical training, this paper has a study on the long-time tracking tests,analysis, evaluation and intervention training for the body shapes, motor functions, physical qualities,speicialized abilities and techniques,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eenage athle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has the feasibility,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o select teenagers who has a sport talent,suitable for this project.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weight training does not affect the 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athletes. In contrast, with the continued sports training, it also can promote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eenagers.We usually see that weightlifter are generally short,which is the result of selection and the need of characteristics for this project. Scientific training can promote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eenagers.
Key words:athletes; tracking selection; training;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