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華
摘 要 商務現場口譯過程中,口譯員不僅僅是“傳聲筒”或“隱形人”,他更是促進口譯交際活動順利進行的“協(xié)調員”。本文擬從討論商務現場口譯的交際性特征出發(fā),對口譯員在商務現場口譯中的角色定位進行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 商務現場口譯 口譯員 協(xié)調員 角色定位
中圖分類號:H059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6.079
On the Role of "Coordinator" of Business English Interpreter
WANG Xiaohua
(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Commerce, Changsha, Hu'nan 410205)
Abstract The interpreter of business interpreting plays the role of "coordinator" rather than merely a "mouthpiece" or a "invisible man"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sets out to discuss the role an interpreter plays in business interpreting after figuring out the communicative feature of business interpreting.
Key words Business Interpreting; interpreter; coordinator; role-play
0 引言
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yè)學生畢業(yè)之后,大部分都從事外貿行業(yè)相關的工作,對接的崗位大多是外貿業(yè)務員,在日常工作中他們或多或少都要承擔聯絡陪同口譯工作。根據仲偉合(2003:63)的分類,“職業(yè)口譯按其活動性質大致可分為:會議傳譯(Conference Interpreting),隨從傳譯(Personal Interpreting)和聯絡陪同口譯(Liaison Interpreting)。這些初入職場外語人才,在日常工作中最常碰到的口譯任務就是聯絡陪同口譯,可以說聯絡陪同口譯是職業(yè)口譯中最常見的工作形式。同時,由于聯絡陪同口譯工作內容涉及廣泛,根據不同的工作場合又分為商務(洽談)口譯、外語導游、購物陪同等,本文討論的聯絡陪同口譯是涉及商務工作內容和場合的商務現場口譯。
1 商務現場口譯的交際性特征
口譯是通過口譯員作為中介將說話人的語言轉換成另一種語言的活動,目的是幫助兩種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際雙方傳遞信息和交流思想?!翱谧g活動的目的是向交際雙方提供信息、說明情況、做出解釋或試圖說服對方(Gile, 1995:27)。簡而言之,口譯是跨文化的社會交際活動,口譯員作為口譯活動的中介,他不僅僅是語言的“傳聲筒”或“隱形人”,他更是有主觀思想并受交際目地影響的參與者。商務現場口譯指具體商務情境下運用英語作為交際手段,比較真實地即時口頭翻譯交際內容,使有業(yè)務往來的中外雙方交流順暢,最終達到良好的交際效果。
同時,商務現場口譯是特定的商務情境下進行的口譯活動,有其自身的特點。在商務洽談中,口譯員的首要任務就是起著“溝通橋梁”的作用,將洽談雙方所說的話語進行即席口譯,幫助交際雙方順暢地交流信息和思想,使商務交際活動順利進行,最終達到預期的商務交際目的。大多數情況下,交際雙方由于各自立場的不同,不贊成對方的觀點或意見,往往在語言上不是那么客氣,有時候甚至針鋒相對,爭論不休,導致洽談陷入僵局。這種情況下,如果口譯員將雙方所說的話語按照字面意思直接翻譯,有時會阻礙商務活動的順利進行甚至雙方談判終止。那么,口譯員要學會靈活應變,在商務交際中處理好不同的突發(fā)狀況??谧g員要懂得運用商務交際技巧,在做到準確傳達雙方立場的基礎上,靈活處理口譯中的措辭和語氣,達到緩合商務洽談氣氛的效果。
2 譯者主體性
“口譯是一種通過口譯員中介作用而進行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與人之間的社會交際活動”(劉和平,2001)。那么,商務現場口譯這一交際互動行為到底能不能達到其最佳的交際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口譯員的中介作用發(fā)揮的好壞,商務現場口譯過程中口譯員的主體性和主體作用更為凸顯。
翻譯界對于誰是翻譯的主體一直有爭議。許鈞(2003:10)總結翻譯主體研究的四類觀點:“一是認為譯者是翻譯主體,二是認為原作者與譯者是翻譯主體,三是認為譯者與讀者是翻譯主體,四是認為原作者、譯者與讀者均為翻譯主體。筆者與袁莉(2002),陳大亮(2004)和仲偉合,周靜(2006)一樣贊成第一類觀點,認為譯者是翻譯唯一主體性要素。尤其在商務現場口譯中,譯者的主體性更為凸顯??谧g員要想圓滿完成口譯任務,就必須充分發(fā)揮其主觀性,提高口譯質量和效率,達到商務口譯的交際目的。可以說,商務現場口譯中的譯者不再是“傳聲筒”或“一仆二主之仆人”,他更是促進這一交際活動順利進行的參與者和協(xié)調者。
3 商務現場口譯員“協(xié)調員”角色定位
商務現場口譯過程中,口譯員不再只是語言的“傳聲筒”和進行語言轉換的“隱形人”。商務現場口譯員作為兩種不同文化交流的橋梁,其主體性和主體作用更為凸顯??梢哉f,作為口譯交際活動的參與者,口譯員更是促進交際活動順利進行的“協(xié)調員”。
3.1 協(xié)調文化差異
在特定的商務情境中,商務洽談雙方往往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口譯員要盡量避免因為文化背景造成的矛盾或者誤解。當商務洽談一方有不恰當的表述時,口譯員要起到“協(xié)調”的作用,應該靈活處理,用恰當和禮貌的用語向另一方把意思表達出來。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異,一方面外商雖然在語氣上相對客氣、委婉,但在語言表達上習慣直入主題,表述直接;而另一方面中商受中國傳統(tǒng)“自謙”文化的影響,在表達中多有客套之辭,目的是向客人謙遜的表示禮貌和客氣。然而,這些客氣的表達用語如果直接翻譯的話,對于習慣表達直接的外商而言,常常使他們搞不清楚意思或者感到疑惑,阻礙了商務交際的順利進行。
在接待外賓時,中方代表出于禮貌和客套,往往會以:“歡迎您,路上辛苦了?!?假設口譯員按照字面意思翻譯為:“Welcome you. You must be tired all the way?” 由于英語表達習慣直接,外賓不會把這句話當作一種禮貌寒暄,而是馬上會反問自己“難道我看起來很疲倦么?”并露出尷尬的表情。口譯員作為協(xié)調員應該協(xié)調兩種文化的差異,找到英語文化中“交際功能對等”的表達“Youve had a long trip”或“Did you have a long flight”來進行翻譯。
餐桌禮儀方面,中國人由于自謙,往往會說:“今天的菜不好,請多多包涵”。如果口譯員不發(fā)揮協(xié)調作用,直譯為“Pardon me for the poor dishes today”。西方人會認為這種自謙的客套話是虛偽和做作的表現。如果是餐前,正確的譯法是“Enjoy yourself”;餐后則是“Hope youve enjoyed yourself”。
3.2 協(xié)調翻譯方法和策略
商務現場口譯的特征尤其是其“商務交際性”特征,要求口譯員在譯過程中,大多會對原文采用“闡釋”而不是“復制”的方法。盡管商務現場口譯的原則之一是實現“意義對等”,然而,商務活動作為一種目的性非常強的社會交際活動,最終是要實現其商務交際目的,即就相關業(yè)務達成一致,簽訂合同。為了達到這一交際目的,口譯員需要靈活和恰當地處理商務洽談活動中的突發(fā)狀況。那么,譯者作為“協(xié)調者”就要協(xié)調好譯文的“意義對等”與“交際對等”。
以實際口譯情景為例,一位泥人廠老藝人在國外獻技期間,向國外的客人們介紹時說道:“我捏泥人用的泥都是從中國帶來的。我們家鄉(xiāng)的泥很好,隨便什么水稻田里的泥都很好。我要它們方就方,要它們圓就圓。你們這里的泥不行,它們不聽我的話。”這一段話如果直譯的話,譯者覺得不夠委婉,故把原話后面部分譯成But I am very sorry to say, the earth here is not suitable to make the clay figures. It just doesnt listen to me, although the people here are so friendly.在座的外國顧客非但不惱,反而善意地笑了起來。乍看字面上并沒有逐字逐句按照原文翻譯,不忠實原文。但是在后面加了““It just doesnt listen to me, although the people here are so friendly.”予以補充和解釋,達到了最佳的交際效果。
3.3 協(xié)調口譯工作環(huán)境
商務現場口譯的工作環(huán)境是與特定商務背景相關一切場合。它可能是安靜的商務會談室,也有可能是嘈雜的車間和廠房、行駛的商務車內,喧鬧的機場候機大廳,和熱鬧的餐廳等。如日產CEO的貼身翻譯Yuki Morimoto在一次采訪中說到她口譯工作中最艱難的一次是在F1賽車現場給日產CEO做陪同口譯。她回憶道,現場熱情車迷的歡呼聲此起彼伏,賽車快速行駛經過時引擎的轟鳴聲更是震耳欲聾,雖然他們身處VIP室,然而日產CEO、采訪員以及她本人的講話基本都是斷斷續(xù)續(xù)的,聲音經常被呼嘯而過的賽車轟鳴聲給覆蓋了。這種情況下,她也只能放下矜持,在聽和譯的時候更靠近說話人的耳朵。最后,她非常形象地說,那場口譯她基本上是對著日產CEO的耳朵“喊”出來的,而且自我調侃說“我大概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幾個敢對著我老板耳朵大喊大叫的人”。
4 結語
在商務現場口譯的過程中,口譯員要盡量發(fā)揮中介作用實現洽談雙方的交際意圖:即就相關交易或者項目達成協(xié)議。由于商務現場口譯的“交際性”特征,口譯員應該在完全理解交際雙方意思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 “協(xié)調員”的角色,通過協(xié)調交際雙方語言文化習慣的差異,協(xié)調翻譯方法策略、協(xié)調口譯工作環(huán)境,最終達到“意義對等”和“交際對等”的大協(xié)調,使口譯內容與交際效果產生最大程度的關聯,為商務洽談雙方帶來最佳的交際效果。
基金項目:本文為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基于釋意理論的商務現場口譯策略研究——以外貿行業(yè)商務現場口譯為例”(12C1115 )部分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Gile D. 1995.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 [M].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 梅德明.口譯進階教程-聯絡陪同[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3] 王斌華,伍志偉.聯絡陪同口譯[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
[4] 仲偉合,周靜.譯者的極限與底線——試論譯者主體性與譯者的天職[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