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運金
摘 要:黨的十八大提出,要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基本內(nèi)容包括: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本文對思想政治課堂上如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
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們要認真學習和領會黨的十八大精神,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為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貢獻。那么,在思想政治課上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興趣,如何培育學生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真誠擁護者、積極踐行者?對此,筆者淺談點滴體會。
1在語言實踐互動中“說”核心價值觀
教學過程中,只有把教與學有機結合起來,真正發(fā)揮“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作用,才能打造高效課堂。教師作引導、學生為主體,充分實現(xiàn)“教學相長”,不但要注重教師自身的成長,更要重視學生的成長。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生成問題,在相互交流中解決問題,在自我反思中拓展問題,從根本上激發(fā)學生的主體作用。
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老師講,學生聽”的課堂教學模式,注重課堂的語言實踐互動。要求教師營造良好的課堂互動氛圍,激起學生討論興趣,全面調(diào)動學生課堂積極性。例如,以如何正確認識“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為主題,展開3~4人的小組式討論。討論完畢,小組代表總結以及發(fā)言表達組內(nèi)觀點,不同組進行觀點交流辯論。教師匯總各組看法及觀點,列舉社會事例,引出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價值取向追求的重要性,促進學生對“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的認知、認同,再到踐行。
2在案例教學中滲透核心價值觀教育
案例教學是通過模擬或者重現(xiàn)現(xiàn)實工作中的一些場景,讓學生把自己納入案例場景,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來分析、判斷并解決現(xiàn)實工作情境中的事件和問題(基于案例提供的背景、事實描述、事件和觀點),從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管理結論或管理原理,也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來拓寬自己的視野,從而促進學生進行知識技能遷移,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職業(yè)學校德育課程包括道德法律與人生、經(jīng)濟與政治常識、心理健康知識與案例、道德法律與經(jīng)濟常識、技校生就業(yè)與創(chuàng)業(yè)指導。教育者不僅要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法律、政治、經(jīng)濟等常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特別注意對案例的分析,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共同研討,深入剖析,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反思意識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轉(zhuǎn)化為實踐能力。
3在課外實踐活動中理解核心價值觀
注重發(fā)揮學校實踐基地的作用,包括學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校企合作基地、高職實訓基地、網(wǎng)絡建設基地、心理健康教育基地等。完善校園文化活動設施,重視校園人文環(huán)境培育建設,讓學生看得見、聽得著。
開展適當?shù)恼n外實踐活動,以此加深學生對課堂內(nèi)容的理解,同時增強其社會活動能力和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如,為學生設計“誠信為什么是個人在社會的通行證”“校外兼職對職校學生學習的影響”等課題,讓學生自由組隊、自主選擇,通過小組合作完成相應的課題,學生就會自覺地思考身邊的事情和問題,就會把政治課學習作為解決實際問題的必要途徑,政治課學習就會成為自發(fā)和主動的行為。這樣的課外研究性學習,不僅提高了學生合作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增強了全體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了學生對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的認識和理解。
4在學科教學互動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貫穿于整個教育之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教師尤為重要,當然,其他科任教師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各科任教師不僅要教導學生掌握學科知識,更重要的是在課堂教學互動中,培養(yǎng)學生利用掌握的知識獨立思考、獲取新知并作出判斷,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幫助他們梳理已有知識,學會融合各學科知識,運用不同學科知識、技能解決社會生活實際中的問題。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是教育者的系統(tǒng)工程,必須使之常態(tài)化。思想政治教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每位政治教師堅持不懈,勇于創(chuàng)新。在課程改革的春風吹拂下,每位政治教師都要抓住時機,為祖國的教育事業(yè)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