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天津港爆炸事件發(fā)生后,南開區(qū)區(qū)委區(qū)政府組織廣大干部群眾為“天津港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的受災群眾捐款、獻愛心,這本身沒有錯。但要求“各中學(職校)、小學、幼兒園及直屬單位黨政一把手、副職干部、中層干部、教職員工”參與捐款活動,各個學校的捐款由學校先以支票的形式先行支付,日后再從教職工的工資里扣除相應的捐款金額。如此般用行政命令將“自愿”捐贈活動變?yōu)椤氨凭琛?,讓此次捐款變了味,成了變相的權力尋租?/p>
近年來,這種以政府“紅頭文件”強行攤派的現(xiàn)象時見報端。有的還有不少地方或單位為募捐,不經員工同意,直接從工資里扣除“募捐款項”;有的層層明確捐款標準,限定捐款數(shù)額,普通職工多少元,中層多少元,領導干部多少元,都明碼標價。
捐款講求你情我愿,“紅頭文件”代表的是公權力,具有強制執(zhí)行的約束力,把互不相干的兩者連在一起,不僅讓公權使用扭曲,也讓捐款善舉變味。盡管善款籌集不無“勸募”的方式,但“紅頭文件勸捐”卻讓人們感受到了捐款行為中的有“權”無“勸”,凸顯權力霸道的以權募捐。
政府以紅頭文件的形式“逼捐”,說到底,是沒厘清權責,陷入職能錯位?;蔚摹皵偱刹 保瑧诩s束權力的框架下得以遏制。與此同時,也不能忘了對濫發(fā)紅頭文件亂象的矯治:本質上,它不是對法治路徑的沿襲,而是行政權力無序擴張的“病況發(fā)作”。
(荊楚網(wǎng)2015.8.20荊楚網(wǎng) 王思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