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弛
(吉林建筑大學城建學院 外語系,長春 吉林 130000)
民辦高校英語課堂交際教學法探討
張弛
(吉林建筑大學城建學院 外語系,長春 吉林 130000)
交際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開放型交互式的課堂教學,它著力創(chuàng)造一種模擬現(xiàn)實的交際環(huán)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并賦予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當前民辦高校英語課堂采用的是傳統(tǒng)英語教學模式,通過交際教學法不僅能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還能改善學生學習英語的心理環(huán)境及師生關系,從而增強英語教學效果。本文首先闡述了交際教學法的教學原則,然后論述了交際法教學活動的實踐,最后指出了影響交際教學法實現(xiàn)的因素。
民辦高校 英語課堂 交際教學法
結合民辦高校英語教學現(xiàn)狀及其特點,在利用交際法教學時,應當注意以下原則。
1.1 交際性原則
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是英語教學的終極目的。培養(yǎng)交際能力的基礎在于學生掌握語言知識,但是掌握語言知識并不意味著具備交際能力。語言交際能力是指在實際中恰當?shù)亍㈧`活地使用語言。語言知識的增長和交際能力的發(fā)展并不是同步的,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就必須進行有計劃的培養(yǎng)和反復的實踐。盡管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語言交際活動并不是真實的交際活動,但卻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活動。教師要遵循交際性原則,根據(jù)交際需要,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引導學生運用自己學到的語言知識、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能力,掌握使用語言的規(guī)則,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1.2 實用為主原則
民辦高校培養(yǎng)的人才最終要進入社會,進入不同的工作崗位。英語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英語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確保學生 “學以致用”。只有將學和用有機結合,才能真正改善英語教學脫離實際、學生實際應用效果強的局面。所以,圍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言應用能力這一教學目標,英語交際法教學應始終遵循實用為主的原則,這樣才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高水平的語言應用能力。
1.3 差異性原則
差異性原則指的是在語言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接受能力、認知水平及性格特征等差異,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使學生得到充分發(fā)展。雖然《高等院校英語課程基本要求》從不同方面具體而明確地要求畢業(yè)生達到的英語水平,但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仍不容忽視,英語教師應根據(jù)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有所側重的訓練和指導。
2.1 分組討論
該教學方法是:教師在開學初就將班上的學生分為多個小組,每個小組固定五六人進行討論活動。如:在每周的第一次英語課上,教師可以用大約二十分鐘安排各學習小組輪流進行新聞播報和討論。教師應在課前要求學生準備相應材料,這些材料可以是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一幅畫或一則圖片新聞,也可以是學生用英文復述一則中文版新聞,或者是學生自己播報的英文新聞,各學習小組就此展開辯論,發(fā)表各自不同的看法。討論是以學生為主的語言活動,課前教師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一要制定討論的規(guī)則,如不能使用母語等。如果有些素材確實有難度,教師可事先提供一些幫助,比如聽力材料先給出一些關鍵詞匯,事先交代好故事背景等。二是素材的選擇應富有一定的想象力,并具有時代感,確保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討論活動。
2.2 扮演角色式教學
這種教學方法的第一種形式是教師指導學生將抽象的、比較枯燥的學習內(nèi)容轉化為一定的形象有趣的情節(jié)表演出來,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不斷學會使用語言。第二種形式是提供主要情景及角色大致要說的話 (或是角色的個人信息以及主要背景),讓學生自己設計具體的情景或故事情節(jié),最終并根據(jù)具體情景設計恰當?shù)脑捳Z在課堂上表演。扮演角色的活動適合不同語言程度的學生,使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以不同的身份在不同的情景故事中探索和體驗語言使用的魅力。
2.3 模擬
民辦高校教師有必要為學生改編或挑選適合學生的模擬活動,也可由學生自編或自選模擬活動。教師可對模擬活動作出要求,要求學生編排合適的模擬活動,可以播放一段錄像讓學生重現(xiàn)原來的故事情節(jié),也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所播放的錄像故事自編故事的結局等。在準備過程中,教師要幫助解決設備、道具、材料等相關問題,還要對整個模擬活動作出評價和分析。
筆者結合自身工作經(jīng)驗及查閱相關研究認為,影響民辦高校英語交際教學法運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3.1 師生文化因素
當前,許多民辦高校教師和學生都沒有對英語交際教學法進行充分的了解和認識。傳統(tǒng)英語教學課堂是教師講解,學生聽課,記筆記,然后通過背誦記憶,通過作業(yè)鞏固。在日常教學中,很多教師仍然采用的是傳統(tǒng)結構功能法或者翻譯法。雖然有時候會進行專題討論、分角色對話、小組活動等交際活動形式,但這些活動表面上熱鬧,沒有抓住活動本身的文化內(nèi)涵和價值意義,因而效果不好。另外,學生已經(jīng)習慣聽講和做筆記,若教師要求進行交際活動,很多學生有畏懼心理,參與課堂活動的意識淡薄,這樣就容易導致活動受到阻礙,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2 目前測試體制的因素
當前,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有些民辦高校教師已開始使用這種教學法,但仍然沒有改變測試的方法。高校英語教學評價方式主要表現(xiàn)在對學生學業(yè)成績的評價上,一是在確定學生畢業(yè)時,學生的成績幾乎是唯一的評價標準,缺少學習情況的記錄;二是在考試方法上,往往采用的是書面考試,缺少口語和實踐活動的考查;三是在考試內(nèi)容上,很少考查學生語言運用的綜合能力,更多考查的是英語基本知識和技能。從當前看,沒有一種測試足夠重視學生交際能力。這會對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產(chǎn)生影響,甚至對這類活動產(chǎn)生厭煩心理。因為交際教學法的目的在于訓練學生的交際能力,所以民辦高??梢試L試采用交際式的測試,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形成英語交際能力,促進英語教學效果的增強。
3.3 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因素
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比,交際教學法的運用對教師的實踐能力尤其是語言學、口語能力的運用都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要當好課堂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必須在課前進行全面而細致的備課。教師必須巧妙地創(chuàng)設情境,有效地組織和引導交際任務的完成,充分地準備好由學生隨時提出的無法預知的問題。在課程結束之前,教師必須對學生在課堂上無法預料的語言活動進行概括或評述。所以,教師必須擁有淵博的知識、足夠的經(jīng)驗及良好的應變能力。除此之外,高校教師對目標語言的掌握要達到或差不多達到和把英語為本族語言的人的程度。交際教學法進入中國的時間不長,還處在一個學習研究時期,而且我國英語教師的本身條件在運用目標語言過程中沒有足夠的交際能力。正因為如此,很多教師不能很好地處理課堂上的突發(fā)事件,不能很好地扮演課堂組織者的角色,不能綜合和徹底地理解這種新的教學法,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交際教學法的應用。
交際法教學在民辦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整體素質(zhì),必然會得到更多的關注和青睞。當然,任何一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都存在相應的制約因素,可能是認識上的不足,也可能是具體操作上的困難。為使“以學生為中心”的交際法教學模式達到最理想的教學效果,民辦高校英語教師應對其有正確的、全面的、充分的認識,并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總結經(jīng)驗,不斷探究和創(chuàng)新,從而使交際教學法充分發(fā)揮其實用效果。
[1]徐強.交際法英語教學和考試評估[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3.
[2]廖巧云.交際教學法的應用:問題與思考.山東外語教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