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玲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和客體都是人,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須重視人的因素。因此,正確處理人際關系,既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客觀需要,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之舉。本文主要從人際關系的新視角出發(fā),旨在對新時期如何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工作做一些有益思考。
關鍵詞:思想政治;創(chuàng)新理念;人際關系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政治優(yōu)勢,其目的是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十七大報告提出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系”的科學論斷,十八大報告在此基礎上又提出了“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tài)”的目標。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系,進而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既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也為新時期黨政機關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目標和方向。本文主要從人際關系的新視角出發(fā),旨在對新時期機關事業(yè)單位政工干部如何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工作進行探索。
1 人際關系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和諧人際關系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和諧的人際關系能增進理解,促進團結,形成良好的社會心理氛圍和巨大凝聚力,有利于調動思想政治工作對象的積極性,啟發(fā)人的自覺性,激發(fā)人的創(chuàng)造性。就思想政治工作本身而言,賦予其人際關系的內容,有利于拉近主客體之間的距離,啟發(fā)受教育者的自覺性、調動其積極性、激發(fā)其創(chuàng)造性。就個人而言,良好的人際關系還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緒飽滿、充滿信心、保持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從而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到各項工作中去,提高工作效率,推動事業(yè)發(fā)展。
另一方面,人際交往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效途徑。各種人際關系不僅滿足了人們不同的心理需要和精神需要,對于思想政治工作而言,也是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道德水平、生活水平習慣和行為方式。在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只注重通過正式組織、正規(guī)形式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而忽視了利用那些間接的、群眾性的、自發(fā)性的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活動作用,因此,以人際關系為切入點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更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和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道德水平和行為方式,有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2 構建創(chuàng)新型人際關系的三點思考
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重要責任,就是要創(chuàng)造促進其思想進步和思想問題解決的良好的人際關系條件,幫助人們搞好人際關系的協(xié)調,實踐證明,協(xié)調人際關系不僅要具有協(xié)調人際關系能力,而且要掌握協(xié)調人際關系藝術。結合黨政機關思想政治工作實際來說,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以人為本,營造“尊重人”的濃厚氛圍,為和諧人際關系打造良好環(huán)境。所謂尊重人,是指以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工作對象,尊重群眾的人格,保障群眾的權利,維護群眾的權益,摒棄以“教育者”自居的態(tài)度,避免傷害群眾的感情和自尊心。在當前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中,要在思想政治工作者與工作對象之間建立起一種和諧的人際關系,就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從群眾工作生活實際入手,拓寬思想政治工作渠道,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工作載體,掌握協(xié)調人際關系藝術。以信任、體諒的態(tài)度,理解群眾的心情和處境,理解群眾的喜怒哀樂,用真誠的態(tài)度、熾熱的感情與群眾“以心換心”,架起感情的橋梁,使群眾的訴求得到合理的表達。只有在充滿活力基礎上的人際關系和諧才是真正的和諧,才是更高層次、更大意義上的和諧。
其次,創(chuàng)新方法,培育“引導人”的干群關系,為和諧人際關系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的思想千變萬化,人的性格迥然各異,僅憑個人意愿搞說教是收不到效果的,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掌握處理人際關系的三方面技巧。一是以德服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言行必須符合政治標準和道德規(guī)范,為人師表,多干實事,心胸寬廣,誠以待人,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別人做的,自己首先不做,這樣群眾才會打心眼里佩服你。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工作者只有律己、以德服人、事事起好表率,才是做好工作的根本。二是以理服人。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遇事要講道理。心正則立、心偏則廢。我們務必要依據(jù)就是黨的方針政策、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和單位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正確界定矛盾雙方的是非曲直,就能在解決矛盾時辨是非,識美丑、明方向。三是以情動人。做思想工作要對群眾有人情味,能設身處地的為大家著想,換位思考,看重對方。在注意抓理論、政策宣傳、抓形勢任務教育的同時,注意解決群眾在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幫助其輕裝上陣,卸掉思想包袱,全身心投入工作。
第三,貼近生活,建立“關心人”的激勵機制,為和諧人際關系增添動力。所謂關心人,是指時刻把群眾的冷暖安危放心上,傾聽群眾呼聲,既要認真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又要盡力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切實維護和實現(xiàn)群眾的正當權益。一是公正民主得人心。逐步建立起一個公正民主、健康向上的工作新氛圍,單位重大規(guī)劃、計劃和制度的出臺,都應事先征求干部群眾的意見,尤其在晉職晉級、分配制度改革方面,一定要堅持公道正派,嚴格按照規(guī)定程序組織民主推薦、民主評議,維護公平與正義,切實保障群眾的民主權利。二是化解矛盾贏人心。積極組織干部群眾之間開展談心交流活動,開誠布公、坦誠相見,積極引導干部群眾在相互適應中相互尊敬,在換位思考中相互理解,在平等交流中學會寬容。引導群眾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增強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三是實事好事暖人心。為群眾排憂解難,為干部群眾多辦好事、實事,是最直接、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及時了解群眾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要從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入手,盡心竭力的幫助他們解難事、排憂愁。只有這樣,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深入人心,可親可信。四是情感激勵聚人心。人與人之間建立了良好的情感關系,便能產生親切感,相互的吸引力就會加大。工作中,要堅持完善“一崗雙責”等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使思想政治工作延伸到管理工作的每個崗位和每個方面,并堅持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堅持用先進的理論去解疑釋惑。同時,明確行為導向和獎懲措施,引導群眾規(guī)范言行,確保了人際關系在制度約束下走上良性發(fā)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