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與法律人
法治和人治雖然有著本質的區(qū)別,但二者的共性在于,兩種社會治理模式都需要有人的參與。沒有法律執(zhí)業(yè)者這個群體對于法律相關價值的效忠,法治是很難運作的。
王利明
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伴L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民法學研究會會長。系新中國第一位民法學博士。
法治和人治雖然有著本質的區(qū)別,但二者的共性在于,兩種社會治理模式都需要有人的參與。亞里士多德說過,法律執(zhí)業(yè)者處于法治的核心地帶。沒有這個群體對于法律相關價值的效忠,法治是很難運作的。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在今天看來仍不過時。我國古代思想家也歷來強調執(zhí)法者的素質對保證法律的正確執(zhí)行的重要性,如荀子曾經說過,“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官必須精通法律才能正確地適用法律,而只有熟悉法律才能信仰法律,并嚴格地依法辦事,公正執(zhí)法??梢?,法治的實踐也離不開人的作用。
然而,中國古代確實缺少獨立的法律人職業(yè),也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法律科學和法學家群體。中國確實缺乏獨立的法律人,因為我國古代行政和司法不分,行政官員主導了整個司法,雖然歷史上曾經有過訟師職業(yè),但其并未形成真正的法律人群體。法治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在今天推進社會主義法治進程中,我們需要培養(yǎng)一個獨立的、龐大的法律人群體,這是法治建設的基礎和主要推動力量。
法律人應該是立法的積極參與者,是科學立法的獻言獻策者。知行合一,學以致用。法學理論工作者為社會所應作出的最大貢獻就是為立法的科學化、體系化作出理論上的貢獻。艾倫·沃森曾言:“在法典化的前夜,民法法系里的英雄人物是法學家,而非法官?!痹诹_馬法時代,法學家的學說構成了羅馬法的重要內容,例如,《學說匯纂》和《法學階梯》幾乎都是由法學家的著述所構成的。在我國,雖然我們不主張完全實行專家立法,但法學家參與立法應當是民主立法、科學立法的重要體現,因為現代社會紛繁復雜,法律規(guī)則也日益精細化、專業(yè)化,每一部法律都應當有理論的支撐,這樣才能保證其科學性,如果缺乏法學家的參與,將難以實現立法的科學化。
法律人應當是公正司法的參與者,是法律的捍衛(wèi)者和實踐者。在現代社會,法律形成和運用本身就是一個日益專業(yè)化的過程。社會關系的日益復雜化決定了法律制度和法律適用方法的復雜性。此種復雜性就決定了,人民大眾的法律認知和運用活動需要專業(yè)法律人士的輔助,以構建一個更好的社會秩序。實際上,司法的專業(yè)化是國家權力分工合作的必然要求。在現代社會,法官不僅實際操作法律機器,而且保障著社會機制的有效運作,而整個社會的法治狀態(tài)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他們的工作和努力。法院依法裁判體現了司法的規(guī)范性特征,柯克曾經說過:“法律是一門藝術,它需要經過長期的學習和實踐才能掌握?!边@主要是因為,一方面,法律成為現代社會規(guī)范人們生活的行為規(guī)則,法律部門越來越細化,法律知識越來越龐雜,對此種知識和規(guī)則的掌握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專業(yè)學習,這也是社會分工產生的必然結果。法律人應當形成一個共同體,這個共同體是由法官、檢察官、律師等構成的,他們常常被稱為是推動法治建設的“三駕馬車”,這些人應當具有相同的理念,接受相同的訓練,掌握相同的技巧,才能在此基礎上形成一個法律人的共同體,護佑法治之舟的平穩(wěn)航行。所以,現代社會法律日益復雜多元化,人民群眾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沒有一支精良的、專業(yè)化的隊伍,是無法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的。而司法者如能具備良好的執(zhí)法素質,即使法律存在著漏洞,也能夠由司法者作出恰當的填補,從而保證法律的價值充分實現。沒有專業(yè)化的法律隊伍,司法公正高效權威的要求就難以實現。
法律人應當是依法行政的實施者、法治政府的建設者。在行政權行使的過程中,法律人應當始終秉承法律的理念,運用法治的方法從事各項工作,化解各種矛盾和糾紛。運用法治的思維和方法,就是要嚴格講規(guī)則、講程序,按制度辦事,將公權力的運行置于法律的規(guī)范之下。為此需要一大批具有良好品行和道德,具有堅定的法律信仰,知法、懂法的執(zhí)法隊伍。只有依靠他們的嚴格執(zhí)法行為,才能保障公權力依法行使,才能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免受公權力的侵害。
法律人應當是民眾遵守法律規(guī)定的表率。法律人對法律的堅守與信仰,必將弘揚法律精神,構建全民守法的良好氛圍。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推進法治,必須有一大批道德品行優(yōu)良、專業(yè)技術精湛的法律人。首先,一個法律人應當具有對法治的理想和信念,從內心深處崇尚民主和法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其次,法律人要以自己的廉潔奉公、忠于法律、嚴格執(zhí)法、維護正義的行為,真正踐行法治的理想,法律人必須要為法治事業(yè)而獻身的精神和舉動,這樣才能夠為民眾信仰法律作出表率,才能堅定人們對法律的信仰,樹立對法治的信心。
中國法治建設呼喚一大批法律人。法律人是社會主義法治事業(yè)的踐行者和建設者。法律人隊伍越強大,法治建設的進程就越快,中國的法治事業(yè)也就會變得興旺發(fā)達。
(責任編輯/吳文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