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平
摘 要:依據籃球項目的特征與體育教學評價的新趨勢,運用宏觀教學評價的基本概念與理論,分析了中學籃球教學評價的問題與不足,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中學體育;籃球;體育教學評價
一、教學評價分析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形式,構建課堂教學的評價體系,是推進新課程改革、實施有效教學和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布盧姆在《教育評價》中指出:“評價是系統(tǒng)搜集證據以確定學習者實際上是否發(fā)生了某些變化,確定學生個體變化的數量或程度?!蓖ㄟ^評價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實際達成情況來改變教學方式,以更好地完成教學目的。李秉德主編的《教學論》書中指出:“教學評價是對教育效果進行的價值判斷。”田慧生所著《教學論》認為:“所謂教學評價,主要指依據一定的客觀標準,通過各種測量和相關資料的收集,對教學活動及其效果進行客觀衡量和科學判定的系統(tǒng)過程?!边€有許多關于教學評價概念的論述,盡管他們定義的出發(fā)點與側重點不同,但從中可以歸納出教學評價的基本特性:(1)教學評價區(qū)別于教學測量的根本標志是
價值判斷,而教學價值判斷總是和教學目標聯系在一起,所以教學評價總是和教學目標緊密相連。(2)教學評價時對學生學習結果的測量一般包括定量描述和定性描述,即對學生學習結果的測量性評價和非測量性評價,所以,一個完整的教學評價包括測量性評價和非測量性評價兩個方面。(3)教學評價的價值判斷總是為教學決策服務,這也是評價的最終目的,所以,教學評價是一個完整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體育教學評價分析
學校體育教學發(fā)展過程中,相關管理部門要進行教學工作的調控與檢查,對教師教學能力要實施階段性審核,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也要通過教學評價來完成。吳志超在其《現代教學論與體育教學》中指出:“教學評價是把教學工作作為客觀存在的對象予以測量、分析和判定。”樊臨虎在其《體育教學論》中通過對教學評價內涵的全面理解分析,認為體育教學評價就是根據體育教學目標,運用一切可行的評價技術手段對體育教學過程及其效果進行測量,并予以價值判定的過程。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通過體育教學評價可以判斷體育教學活動及效果,保證教學活動能達到預定目標,通過評價信息反饋調控教學活動。壟堅在其《現代體育教學論》中對體育教學評價給出了具體的分類:按評價基準不同,分為絕對評價、相對評價、自身評價。按評價功能不同,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按評價內容不同,分為過程評價、結果評價。按評價表達不同,分為定性評價、定量評價。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體育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學校體育作為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yǎng)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極為重要。體育教學作為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學校體育功能實現的重要任務。根據新課程改革要求,體育與健康課程要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為目標,構建技能、認知、情感、行為等領域并行推進的課程結構,融合了體育、生理、心理、衛(wèi)生保健、環(huán)境、社會、安全、營養(yǎng)等諸多學科領域的有關知識,真正關注學生的健康意識、鍛煉習慣和衛(wèi)生習慣的養(yǎng)成,將增進學生健康貫穿于課程實施的全過程,確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實處,使學生健康成長。這無疑為體育教學評價確立了明確的方向,為更好地設立和完成體育教學目標提供了極大的參考價值。但由于體育教學的實踐性和體育教學內容的多樣性,致使我們在對體育教學進行評價時所選擇的方法會有很大差異。
三、籃球教學評價分析
(一)籃球運動特征
根據相關研究,籃球技術特性包括動作結構固定性、動作組合多元性和動作運用變異性;籃球戰(zhàn)術特性包括戰(zhàn)術實施集群性和戰(zhàn)術方法多樣性等特征。
籃球動作結構固定性指籃球動作結構不能隨意改變,對動作基本環(huán)節(jié)的掌握程度和對各個環(huán)節(jié)的串聯節(jié)奏決定著學生籃球基本功的好壞。在教學中可以以學生練習的動作結構掌握情況作出等級評價。比如完成動作時身體總體協(xié)調性等。
籃球動作組合多元性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個技術動作的隨意組合。這要求學生掌握多個單個技術動作來進行自由組合,以實現動作實效性。這在教學評價時也很容易對學生的掌握情況作出相應的等級評價。比如,兩個以上的單個技術組合要優(yōu)于兩個單個技術組合。
籃球動作運用變異性所體現的是籃球意識和技術儲備的有機結合。籃球不只是身體上的運動,還需要大腦的配合,一名優(yōu)秀的籃球運動員只有技術儲備是不夠的,還需要懂得如何去運用自身所掌握的技術。在教學過程后期,對動作運用的變異性運用特別多,因為在籃球對抗中,學生對利用動作技術取得勝利或獲得利益將成為教學評價標準之一。
籃球戰(zhàn)術實施集群性指的是籃球項目是一個群體性項目,它需要的是場上隊員的團結協(xié)作,這是籃球運動的精髓所在?;@球戰(zhàn)術方法多樣性指籃球戰(zhàn)術豐富多樣,更加考驗學生的思維轉換和觀察場上形勢等能力。從教學目標來看,籃球的戰(zhàn)術特性更加符合新課程改革下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健康水平的體育教學目標。
(二)籃球教學應遵循的評價標準
1.學習目標達成標準
學習目標作為教學的方向標,對教學發(fā)揮著指引作用,教學內容與手段的選擇與變換都是為了更好地實現學生的學習目標,所以,在進行教學評價時需要絕對評價標準和結果評價標準。這也是順應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的要求,要完成課程教學總目標,需要對課程教學進行絕對性和結果性評價。但在實際評價中應合理將學習最終目標劃分為步驟性小目標,以適應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課堂小目標應落在學生的最近能力發(fā)展區(qū)內,小目標之間應有循序漸進性,以使學生的相關體育能力逐步提高。
2.學生個體差異標準
由于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學生最終表現出來的籃球技戰(zhàn)術能力也會參差不齊。這些差異既有男生與女生間的差異,更有籃球基礎、籃球興趣、進步速度間的差異等,正視這些差異可以避免教學評價中的一刀切,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對其的認同與理解,體驗到老師對其的尊重,并培養(yǎng)其良好的學習情緒與完善人格,因此,教學評價時既需要遵循全班學習總目標,也要遵循個人學習目標,
采用相對評價、自身評價及診斷性評價等標準。
3.教學能力鑒別標準
教師的教學能力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好壞和教學活動能否完成教學目標。優(yōu)秀的籃球教師會使整個教學過程更為流暢,更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雖然現代教學理論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但離開教師的主導,學習效果必打折扣。運動技能類課程由于其實踐性強,空間活動大,組織水平要求高,如果教師不具備相關能力,課堂必走向無序與混亂,學生間將相互有負面影響,所以,體育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更需側重,這是上好體育課的前提與基礎,籃球教學也不例外。因此,在籃球教學評價中應設計相關項目,以反映教師在這方面的能力,進而使籃球教學總體評價的內容更豐富也更有特色。
(三)籃球教學評價方法
通常情況下,中學籃球教學評價大都通過考核結果來判定。通過學生最后考核結果的好與差來評價教師教得好與不好,學生學得好壞直接看其考核結果。關于籃球考核內容與方法,由孫民治主編的《籃球運動教程》一書中有比較系統(tǒng)的劃分,書中將籃球考核分為理論考核、實踐考核、能力考核和平時考核四大類。按總成績100分計,它們分別占總成績的30%、40%、20%和10%。
結合中學籃球教學的實際,中學籃球教學中基本只針對籃球
技戰(zhàn)術組織教學,在考核時也只是對學生的籃球技戰(zhàn)術進行考核,最常見的考核內容為:傳接球、運球、投籃和通過比賽看學生技術和戰(zhàn)術運用情況進行最終評定;很難有籃球的理論考核,平時考核在最終進行考核時基本被忽略。像這種只評價學生運動技能的掌握情況和體能素質的高低,而不評價學生學習態(tài)度和進步、合作交往能力,造成教師只注重學生的運動成績,忽視了學生的學習情感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削減了學生對籃球的熱情,使一部分學生對籃球運動產生厭煩,影響了學生學習情感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籃球運動的技戰(zhàn)術特性賦予了它有利于完成新課程標準下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目標,對籃球教學進行科學評價顯得更加重
要。在評價籃球教學時,結合體育教學評價標準,更新體育教學評價理念,擴展評價內容,多種體育教學評價標準相結合,有利于提高籃球教學水平,提升體育教學有效性的價值判斷,更好地實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
參考文獻:
[1]李秉德.教學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樊臨虎.體育教學論[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07.
[3]壟堅.現代體育教學論[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