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勇
摘 要:小學語文是一門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表達能力為主,以識字、組詞、組織句子為輔的語言學科。新課改實施過程中對小學語文提出了明確要求,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倡以合作探究、自主求知的學習方式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重點介紹小學語文的創(chuàng)新教學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科學素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全面貫徹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小學語文教師又該如何在教學方法上進行創(chuàng)新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
一、在語文閱讀上的創(chuàng)新
大量的閱讀是語言學習的捷徑,通過閱讀課本教材或者課外讀物,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學習的語感,從而為學好語文打下堅實的基礎。在以往的語文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例如,教師對閱讀的重要性不了解,課外讀物資源不足,閱讀時間缺少等。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和素質教育的展開,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有了長足的變化,在教學資源上學校加大了對課外讀物的預定,圖書館的價值也越來越有所體現(xiàn)。
二、在語文基礎知識上的創(chuàng)新
小學語文的學習重在基礎,基礎的字、詞、句的掌握是重中之重,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初始階段,只有在這一階段將基礎打好,才能為以后語言知識的拓展學習提供條件。小學語文教學中對這一階段的學習也有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法,教師一改以往讓學生“多寫、多背、多留家庭作業(yè)”等負擔式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組織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來深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例如,在下午上課前拿出10分鐘時間進行“練字”,利用零碎時間將學生的寫字水平提高上去。在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分組練習,采取小組比賽式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在語文寫作上的創(chuàng)新
小學語文寫作的能力培養(yǎng)建立在語文基礎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在傳統(tǒng)的語文寫作教學啟蒙中,老教師通常會采用讓學生抄寫固定寫作范本,背誦作文范本的方法應付作文考試。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現(xiàn)代語文教學的新課標要求。教師應該發(fā)揮其課堂主導作用,采取激發(fā)、引導、指導等方法促成學生自己完成寫作。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還體現(xiàn)在多個方面,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去積極地發(fā)現(xiàn)、探索。
參考文獻:
賀彥萍.淺談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陜西教育:教學,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