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平平
《新課標》重視評價學生對作品的整體把握和對文本價值的獨到理解,鼓勵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的解讀。在這一理念指導下,高考實用類傳記閱讀探究性試題應運而生。
所謂“探究”,就是有“我”有“思”的解讀。此類試題呈現(xiàn)出了主觀性、啟發(fā)性、開放性、綜合性等特征。縱觀近年高考實用類傳紀閱讀題,可以將其探究性題型歸納為以下四類:
一、語句理解型
傳記中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關鍵性語句,其含義,指的是透過句子的字面意思所表達的深層內涵。
解答此類試題,可采用切分挖掘法,切分句子的層次,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語,從正確理解句子關鍵詞語的字面意思入手;還原法,將該句還原到原文中去,看其在選文中所處的位置;瞻前顧后法,找出題干中的相關語句在選文中的位置,向上下文搜索,并注意文中過渡句、關聯(lián)詞、指代詞的提示,從文中“摳”出答案。
(2013年福建高考)《那一種遙遠的幽默》
請根據文本,探析“沒有他,清華就不是清華;有了他,不管清華還會再有多少變革,也依舊是清華”這句話的涵義。
【解析】這句話肯定了王文顯作為校長對清華的獨特貢獻,應該從他對清華治學、治校理念的確立角度深入挖掘。
參考答案:①(表層方面)王文顯身上體現(xiàn)了清華的特質與精神,在清華有著重要的地位。②(深層方面)嚴謹?shù)闹螌W精神和包容的治校理念,是清華的靈魂。堅守學術性和包容性,清華就不會因為任何變革而改變;反之,清華將不再是“清華”。
二、形象分析型
傳記中傳主的形象是通過重要事件來塑造的。此類題,解答時要抓住主要事件摘錄或者化用文本中的相關詞句,歸納整合要點。解題思路:首先應明確問題岀現(xiàn)在文本的什么地方,然后瞻前顧后尋找與答案相關的范圍區(qū)域,最后采用事件概括法或分層概括法分析作答。
(2014年新課標全國卷I)《科學巨人玻爾》
玻爾“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
【解析】本題考查探究傳主人格魅力的能力。玻爾特有的人格魅力主要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一是與愛因斯坦辯論,二是為祖國丹麥工作,三是具有革新的勇氣,四是積極營救受納粹迫害的科學家。
參考答案:①追求真理,在學術之爭中胸懷坦蕩,不摻雜個人恩怨;②以赤子之心幫助祖國發(fā)展物理學研究;③慧眼識才,吸引了大批青年科學家,并為他們提供發(fā)展的平臺;④有人道主義關懷,積極營救受納粹迫害的科學家。
三、啟示闡發(fā)型
這類探究題的特點是對原文的某些觀點作出引申發(fā)揮,提出自己的見解,寫出自己得到的啟示。探究時,既要注意文本的觀點,又要參照已有的經過實踐檢驗的觀點和生活的邏輯。答題思路為觀點-引據-論述-小結。答題時,首先要亮明觀點,然后遵循“內引外聯(lián)“的原則,引用文本中的信息,并合理地聯(lián)系現(xiàn)實進行論述,最后歸納回扣觀點。
(2011年全國卷寧夏、海南卷)《下筆不覺師造化》
盡管黃賓虹和張大千都是一代宗師,但二人的人生態(tài)度、對金錢的看法以及藝道旨趣卻大相徑庭。這給你什么樣的啟示?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
【解析】試題中所說的你的“啟示”和“看法”,首先應是你認可的境界和對他們二人哪一位認可,這是探究的關鍵??忌梢赃x自己喜愛的一位,然后根據文本內容展開論述。
參考答案:恪守傳統(tǒng),力求雅正,甘于清寂淡泊,追尋藝術真諦。①于平靜淡泊中求真務實的人生態(tài)度;②淡泊名利,不言阿堵,保持傳統(tǒng)學人本色;③避俗趨雅,不為流俗所動,尋求華滋渾厚的畫風。
四、觀點評價型
觀點可以是作者的,也可以是他人的。解題時要在多個觀點中選取一個來立論,要透過文本信息、重要事件,在理解文本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觀點,結合文本的觀點、依據作適當?shù)膫€性解讀。
(2012年遼寧高考)《克羅齊的求索》
克羅齊一生經歷了大地震、社會動蕩和戰(zhàn)爭帶來的苦難,但最終大有成就。有人說“苦難是人生的財富”。請結合原文和現(xiàn)實人生,談談你的看法。
【解析】題干要求結合傳主克羅齊的苦難經歷和人生成就的關系,對文章反映出的一個觀點“苦難是人生的財富”進行評價。本題具有開放性,考生可以認同這個觀點,也可以不認同這個觀點,但都必須結合文章內容和現(xiàn)實人生談得有理有據。
參考答案:認同這個說法??嚯y的確成就了克羅齊。青年時期經歷的大地震給他帶來了心理創(chuàng)傷,這推動他在人生之旅和學術之途上更為關注人類的心靈和精神;中年之后的克羅齊又因社會動蕩和戰(zhàn)爭苦難進 一步歷練,更加成熟。
高考實用類傳記閱讀開放性試題不一而足,猶如山中片云搖曳多姿、異彩紛呈,但無論試題如何變化,考生都要理解文本,結合文本信息進行探究。這類試題很好地體現(xiàn)了新課標精神,受到了命題者的青睞,希望廣大師生朋友給予更多的關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