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敏
一、找“亮點”,多鼓勵,因勢利導
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后進生都有他的閃光點。閃光點就是施教的支點。因此,我們要善于用我們的眼睛去發(fā)現美,發(fā)現后進生身上的閃光點,哪怕是微弱的一點,也要千方百計發(fā)揚光大,以此作為轉化的“起步點”。一旦發(fā)現他們有了點滴的進步,教育者就可以“小題大做”,公開表揚,以此作為他們轉化的“立足點”。要像春不吝嗇風、夏不吝嗇雨那樣,不時地夸獎他們,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因勢利導,用鼓勵揚起他們人生的風帆。
二、用愛心教育激發(fā)教育
師愛對后進生的轉化猶如催化劑,具有愛心的教師對后進生都是“一分嚴格之水,加上九分感情之蜜”,“三分管理,七分情感”,教師應真誠地愛護學生,充分信任學生,積極地鼓勵,讓他們感到老師對他們的肯定。著名教育家愛墨森說:“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在教學時,教師要不失時機的引導后進生集中注意力。教師的語言要生動有趣,并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激發(fā)后進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講課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地向后進生提出問題,盡量給予他們更多的參與機會,他們能答多少就答多少,并適時給予肯定和表揚,答錯了也要微笑著給予鼓勵,后進生就會因老師的表揚或微笑增強自信心。同時教師在設計練習或作業(yè)題時要體現出梯度,由易到難,量力而行,不必強求。考試時也可把試題分成兩類,降低后進生的試題難度。這樣,差生答起來容易,又可獲得高分。這些做法,就能使后進生有了向上的信心,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習的自覺性。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該善于發(fā)現學生比眼前所表現出來的更多的優(yōu)點,用放大鏡來尋找后進生生的優(yōu)點,適當的時候給予激勵,以燦爛的笑容對待每一個后進生生,為后進生生創(chuàng)造一種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使他們的心靈健康發(fā)展。
三、取得家長支持
學生在校時間只有每天的10個小時,更多的時間是在家里,所以要想學生進行轉化,離不開家長的支持、配合,要使家長重視這項工作,所以首先是和家長取得聯(lián)系,介紹工作,通過電話聯(lián)系、家訪、來校等方式,每周與家長聯(lián)系定期交流學生在校情況,指出優(yōu)點、缺點。同時也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生活等狀況這樣做到互通信息,全方位的了解學生,這是幫助后進生轉化的基礎。
四、對后進生要因勢利導,堅持一分為二
后進生的缺點較多,也較突出,容易被大家發(fā)現。他們也有優(yōu)點和長處,只不過不太明顯和突出,時常被大家忽視。往往這一點就不利于調動后進生自身的積極因素去克服消極因素。我認為,作為一個班主任就應該注意發(fā)現后進生的微小進步,堅持一分為二,優(yōu)點給予充分的肯定,積極引導,有時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們施展自己的長處,以自身的長處逐步克服一些短處,從中讓他們看到希望,增強進步的信心。上期,我班部分學生,不僅成績差,紀律、習慣也差,時常擾亂課堂,科任老師意見也大,進行多次教育,常和家長聯(lián)系,但效果不大。從實踐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后進生受到了老師的愛護、信任,就會有一種受到鼓舞和激勵的內心情感,就會愉快地接受老師的教育幫助。
五、樹立科學的教育觀 ,針對不同原因,施以不同方法
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學習新理論、新知識,有機地利用教育學、心理學理論,樹立起科學的教育觀,處處嚴格要求他們,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訓練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心理品質。同時,要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嘗試到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其學習的積極性。老師只言片語的表揚都可能使他們激動不已,成為他們進取向上的動力。還應看到后進生都有可取之處,有他們的閃光點。老師要善于選擇突破口,把握有利時機,要不失時機地讓他們得到愉快的心理體驗,產生成功感。逐漸消除他們的自卑心理,和老師建立起感情。
總之,在班主任工作中,我覺得轉化后進生和培養(yǎng)優(yōu)等生同樣重要。我堅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要老師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后進生一定可以轉化為優(yōu)等生,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說,只要老師方法得當,每一個孩子都是優(yōu)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