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星星
摘 要:英語的一種最為重要的屬性就是其模糊性,模糊性也是英美文學的一個重要的美學元素。本文在分析了英美文學中的模糊性特征后,又對在英美文學翻譯中模糊性翻譯技巧的有效應用進行了探討,使廣大讀者都能夠深入的了解英美文學的模糊之美。
關鍵詞:模糊性;翻譯;英美文學
引言
語言的一個重要屬性就是其模糊性,它在任何一種語體中都有所體現(xiàn),而相對于其他語體,英語的模糊性則具有更為顯著的體現(xiàn)。因此,想要對英美文學進行更好的翻譯工作,就不能忽略其模糊性。所以說,想要對英美文學作品進行更好的翻譯工作,這就要依賴于譯作者既要對英語原文具有深刻的理解,還要對原文中的某些模糊性,在文學翻譯上進行再次的藝術創(chuàng)作,讓英美文學的模糊性之美發(fā)揮的淋漓盡致,只有這樣才能讓譯文觸動讀者的內(nèi)心。
一、英美文學中模糊性特征
往往有多種多樣的美學特征存在于英美文學作品中,其中不僅包括直接的,而且也包括間接的。對于這些美學特征的表達,往往都需要通過某些特定的形式,而這樣表現(xiàn)形式不僅關系到作品表面內(nèi)容的豐富程度,而且也關系到作品的內(nèi)在氣質(zhì)。
英美文學作品中的模糊性特征在文學作品的內(nèi)涵、神韻以及意義等多個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模糊性特征具體包括了一下三種情形: 語言的模糊性、意境的模糊性、意象的模糊性。
(一)語言的模糊性
在英美文學作品中,其模糊性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語言的模糊性,它具體表現(xiàn)有兩種形式,一是語言意思的模糊,二是用法的模糊。比如在《達芬奇密碼》中,作者將整個事件在作品的最后,才完全的呈現(xiàn)給讀者。這種寫作手法就是語言使用模糊性的一個典型的代表。
(二) 意境的模糊性
在英美文學作品中,其意境的表達主要是指文學作品的作者,通過其自身的想象、思維,對作品的具體內(nèi)容進行相應的構思,通過這種方式,將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情感、精神等,生動地表現(xiàn)在文字之上,因此,英美文學作品的意境模糊性,也是其作品模糊性的一個重要特征。所以說,在作者創(chuàng)作作品的過程中,意境模糊性就顯得尤為的重要了。
(三)意象的模糊性
在英美文學作品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作者往往會在創(chuàng)作中去表達某些特定的情感,而且還會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融入一些美學價值,作者想要表達的真實情感通過這種方式,在作品的美感中呈現(xiàn)出來。在此過程中作品的意象模糊性,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意象模糊性是英美文學作品的另一模糊性特征,通過意象模糊性的表達,作者可以對作品進行更好的描述,進而可以使讀者得到更好的享受。
二、在英美文學翻譯中模糊性翻譯技巧的有效應用
(一)對原文思想的表達
就英美文學作品的翻譯,保持其原文的意韻,是十分必要的。因此,這便要求譯者進行英美文學作品翻譯時,必須要尋求到一種合情合理的翻譯手法與技巧,將原文所含有的獨特的神韻,轉化成為譯文所要表達的主要內(nèi)容與中心思想。
在對英美文學作品翻譯的過程中,除了對作品中詞語、句子進行準確的翻譯外,還要去領會原作者所要表達的真情實感,譯者能否深刻領會到原文中的思想、情感,評價一位譯者翻譯水平的一個重要標準。
同時,在某些英美文學作品中,其模糊性翻譯有時也是譯者對原文所要表達感情理解上的模糊性,不同的譯者其想要表達的核心思想也不同。比如對“My boy kitty is studying physics at Harvard. He is just like you, a naughty baby. ”就可以有不同的翻譯。第一種譯法可以是:我的兒子在哈佛攻讀物理學,他和你一模一樣也是個頑皮的小娃娃。第二種譯法:我的兒子在哈佛攻讀物理學,他和你一模一樣也是個頑皮的孩子。其中原文中之所以用baby而不是用boy,表達對兒子的疼愛之情。而第二種譯法中,把baby譯為“孩子”,不能表達出那種疼愛之情,在第一種譯法中的“小娃娃”,則可以讓人心生疼愛,可以很好地表達出作者對其兒子的疼愛之情。
(二)對原文情感的傳遞
對文章感情的傳遞,在英美文學作品翻譯的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對英美文學作品翻譯的過程,就是譯者對作品中語言、情感,再次進行藝術性、模糊化的創(chuàng)造過程。譯者首先從原著的表面結構入手,從外及內(nèi),對文章的結構進行深刻的理解,把對文章深層結構的理解轉變成譯文表面思想感情。在這一過程中,譯員首先要對原著進行模糊式的理解,然后再深刻其理解的原文本義,之后才能對原文實現(xiàn)模糊化的創(chuàng)作。
在對英美文學作品進行翻譯時,譯者并不是完完全全地按照原文所提供的信息進行被動翻譯的,他們往往會根據(jù)其自身所特有的氣質(zhì)、風格、文學修養(yǎng)、審美觀點以及知識儲存等因素進行翻譯的。在對英美文學作品進行翻譯時,有些譯者在翻譯時,善于用樸素自然的詞句,這樣他的譯文就比較的自然清新;有些譯者善于用華麗的詞語,這樣的譯文讀起來就如古風一般;同時還有的譯者比較具有想象力,這樣的譯文則會更加的與眾不同,具有豐富的創(chuàng)新力。由于不同的譯者,對其所翻譯的著作也有所不同,所以說,譯者的翻譯風格也具有模糊性。
三、結語
語言文學的模糊性,是英美文學的一種客觀屬性,因此在進行文學作品翻譯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在遵循該屬性的基礎上,不斷地去完善、創(chuàng)新,而不是去改變或者說摒棄其語言的這種模糊屬性。
參考文獻:
[1] 李婷.文學翻譯中的語言模糊問題研究[J].芒種:下半月,2014,(12):34-35.
[2] 劉松.淺析我國英美文學術語翻譯現(xiàn)狀[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33(10):113-114.
[3] 閆鳳霞.對英美文學翻譯中模糊性翻譯技巧的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8):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