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花
河北省石家莊市新華區(qū)北新街小學
音樂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李麗花
河北省石家莊市新華區(qū)北新街小學
素質質教育是一種旨在挖掘學生自身潛能,以完善和全面提高學生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的教育。音樂教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首先是一種基本素質教育。它通過教授音樂這門聽覺藝術,來反映人們的思想、情感以及社會生活,使學生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愛好,具有對音樂美的感受、表現(xiàn)能力?和初步的鑒賞、創(chuàng)造能力;教會學生如何認識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義上創(chuàng)造生活,從而促進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個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其目的是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能力,在這一點上,音樂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音樂教育;素質教育;審美
素質教育是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音樂教學是學生素質教育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內容,它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質的形成,有著其它學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視音樂教學,是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突破口,是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培養(yǎng)高質量、高水平的跨世紀合格建設人才的切實有效措施。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通過歌曲演唱、和樂演奏、隨歌隨舞等活潑豐富、各種各樣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全身各種器官都能活躍起來,在提高興趣和注意力的同時,也促進了學生記憶力的提高。并且,音樂能改變人的情緒,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有類似的體會。聽一些輕松愉快的抒情樂。能使我們渾?身放松,精神愉快,對改善記憶有著極顯著的效果。誠如馬克恩所言:”一種美好的心懷情?比十副良藥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憊和痛楚。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讓學生欣賞《草原之夜》、《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優(yōu)秀作品,借音樂形象來喚起學生對相關視覺形象、聽覺形象及有關事物的聯(lián)想,讓學生盡情暢想草原之夜獨特的自然美和莫斯科郊外別具異域風光的境遇美,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揮。
音樂是一門節(jié)奏性很強的學科,在教授過程中。學生最易感受到的便是那抑揚頓挫、高低起伏的樂感,尤其是在敲打樂、搖滾樂中。這時,教師應注意教會學生從身?體的協(xié)調動作、肌肉反映上去感覺、體驗節(jié)奏,并運用到樂理中去,增強學生的節(jié)奏意識。
在教會學生認識生活、感受生活的同時,音樂教學還可以幫助學生如何更好的適應社會。即將到來的知識經(jīng)濟社會是一個尊重個人創(chuàng)造和自我發(fā)展的社會。更是一個強調合作。強調溝通,互通有無的社會,信息即是生活錢?人與人、人與物,個體與群體,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復雜,教會學生熱心參與、相互合作、樂于交往、善于應變的能力尤為重要。音樂教學因其獨特的優(yōu)勢,將成為學生更好?的與自然、與社會相互溝通的一種有效手段。通過組織排練、舉行演?出等一系列音樂活動;不但為學生交往能力的提高和協(xié)作精神的培養(yǎng)提供了良好途徑,還發(fā)展了個性與特長,增強了集體合作意識,有利于學生開朗性格和良好品質的形成,為其將來適應不同的人際組合,更好的參與社會競爭奠定了基礎。
人的身心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意識的成份,音樂教學可以起到推動的作用。國家教委制訂、頒布的《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總體規(guī)劃(1989至2000年)》中指出:“藝術教育是學校實施美育的主要內容和途徑,也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道德水準、陶冶高尚餓情操,促進智力和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有利手段。藝術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音樂可以培養(yǎng)人們愛美的心理,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在電影音樂中,一個特定的場景就需要一個特定的音樂來作為背景,演員在排戲時把他的整個身心都投入到音樂的氣氛中去,有了完美的揉合,才會有好的成績。正是音樂教學培養(yǎng)了他們的身心素質,音樂才能幫助他們理解劇情,把握好音樂,發(fā)揮出巨大的創(chuàng)造力。同樣,基督教中的圣詠也是把教化人們的語言加上音樂以便人們去傳唱,讓音樂和語言共同來提高人們的身心素質。
美育的任何一種手段及其功能都具有激起人們情感的作用,而音樂教學與其他教育相比更容易激起人們的情感而達到以情動人,以美感人的目的。它用情感語言說話,并且通過直接接受的形式來反映人們的思想感情。音樂是心靈的語言,內心世界的豐富性決定音樂的觸角可伸向人的思維的各個感官領域。音樂的意識形態(tài)不是其他意識形態(tài)所能替代的,它是潛移默化的,用美學的原理去影響人、感化人,使人的靈魂深處發(fā)生質的變化,使人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從而達到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的作用。音樂的功能有兩個方面:一是欣賞功能;二是教育功能。一方面褒揚先進的、優(yōu)秀的、真善美的東西,另一方面則鞭撻落后的、愚昧的、假惡丑的東西通過歌詞旋律來表達內心的情感,教育學生、聽眾懂得分清真假、美丑。欣賞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時,雄偉壯麗的凱旋曲展示了排山倒海的英雄氣概,激昂有力的音樂使人感受到貝多芬在于命運作斗爭的堅強意志,表現(xiàn)了人民戰(zhàn)勝厄運的無比歡樂。這震撼人心的音樂,啟發(fā)教育人們在生活中要做強者,要與命運抗爭,要有拼搏精神,不怕困難,不怕挫折,向著理想的境界而爬。欣賞音樂的過程是審美過程,音樂教學就是要培養(yǎng)和提高人們的聽覺審美能力;一首歌的歌詞,是美句妙語的匯聚,是語言的精華,心靈的詮釋,而樂曲則是調躍人激勵斗志,情感投入的無形動力。
音樂教學是提高學生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把音樂教學放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以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進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