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生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領域極其廣泛,它集文字、圖片、影像、聲音于一體,具有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強大交互功能。多媒體技術的這些特點契合了初中學生仍以形象思維為主的思維特征,因此教師要運用多媒體進行初中歷史教學,改變傳統(tǒng)教學的信息傳遞方式,豐富學生的直接經(jīng)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透徹理解所學知識,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下面筆者就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談一談多媒體對初中歷史教學的輔助作用。
一、改變傳統(tǒng)教學的信息傳遞方式
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處于主體地位,學生只能被動地聽講,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的信息傳遞方式,使學生由聽講者變?yōu)閰⑴c者。
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思想、行為、能力等方面的綜合素質。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因此教師要將自己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機結合起來,營造和諧、融洽、積極、活躍的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果。
隨著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和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已經(jīng)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它能把教學內(nèi)容生動地展現(xiàn)出來,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從某種程度上說,改變傳統(tǒng)教學的信息傳遞方式就是在師生之間架起傳播信息的“橋梁”。
二、豐富學生的直接經(jīng)驗和感性認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歷史課件,將歷史事實以多種形式動態(tài)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
例如,在講解“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尾聲——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相關知識時,教師不能只進行口頭說教,還要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一些有關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影視片段,使學生清楚地了解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具體史實,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激發(fā)學習興趣。
形式多樣、新穎獨特的教學手段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利用多媒體,將歷史事實生動、具體、形象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加深學生印象。
另外,教師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歸納能力。因此,教師要充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fā)和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學會主動地學習,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因此,教師要利用歷史教學的情感因素,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要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有效解決教學內(nèi)容繁多與課時不足的矛盾,通過播放視頻、音樂等方式,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深刻理解教材知識。
教師要結合教材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利用多媒體制作課件,節(jié)省板書時間,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討論。
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容量,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傳遞多種多樣的教學信息,使學生全面獲取知識、轉化知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四、促進教師講解
隨著多媒體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將大量的歷史知識列入課件,并在課堂教學中向學生展示。這不僅會使學生難以掌握重點知識,還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這無疑違背了新課改理念,背離了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初衷。
目前,教師的講授仍是教學的主要形式,教師的語言、態(tài)度、情感極大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恰到好處地進行生動的講解。
總之,教師要把多媒體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有機結合,促進初中歷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