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嬌
公開課,是每位教師心中的隱痛。明明在課前精心準備、反復磨課,卻被指摘表演痕跡太重,要把課堂還給學生;本來根據(jù)課堂上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預案、臨場隨機應變,卻被視為教學流程不規(guī)范,課堂氣氛不熱烈。這些指摘和建議,不能不引起每位教師的深思和自?。汗_課的意義何在?教師該以什么心態(tài)面對公開課?公開課,該何去何從?
如今泛濫的各種教學比武、公開課比賽,使得教師帶著功利心對待公開課:只求在課堂上表演得無限精彩,不管學生“配合”的牽強生硬;只求教師個人風采的完美呈現(xiàn),不管學生內心的疑慮困惑。這樣的公開課因急功近利已經變味,遠遠偏離了公開課的初衷和本義。這樣上課的教師也早已不是為人師者的最初模樣。何為師者?傳業(yè)授道解惑也。教育的主體從來都是學生,課堂的主人也只能是學生。課堂是學生成長收獲的天地,是學生盡情揮灑的舞臺。我覺得無論是公開課還是常規(guī)課,都應該讓學生學有所獲、心有所得。
任何事物的存在,必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公開課也是如此。公開課我們應該重視,但不該過分重視。雖然目前關于公開課的利弊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我認為公開課對于教師成長和歷練上的積極意義是毋庸置疑的。一堂課,不論是激情四溢中的水到渠成,還是波瀾不興下的暗潮涌動,只要能讓學生惑有所解、疑有所析就是一堂好課。但實現(xiàn)這一點絕對離不開教師對教學文本的深刻解讀、對教學流程的精心設計、對教育理念的獨到感悟。誠然,公開課是一種范本,集各種規(guī)范模式和優(yōu)秀經驗之大成,對年輕教師的成長和提高起著事半功倍的作用。但公開課絕不僅僅只是范本,它也融入了教師鮮明的個性特點、獨特的生命體驗以及與學生交互時電光火石的默契和靈感。是不可重復也是不可重現(xiàn)的。當然,授課過程中亦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遺憾和瑕疵。所以,我們沒有必要把公開課當成一件十全十美的藝術品來雕琢,也不必懷著“只能成功,不許失誤”的決絕去面對。公開課公開的絕不僅僅只是如陽光般炫目的光華,那黑子似的錯誤和遺憾更值得我們去珍視。公開課公開的是教師認真踏實的工作態(tài)度,殫思竭慮的教學設想,厚積薄發(fā)的學識素養(yǎng),教無定法的臨場機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公開課其實并無高低之分,成敗之別。
上好一堂公開課確實需要充分的準備,但這個準備絕不只是開講之前數(shù)周的精心預想,而更在于每堂常規(guī)課的磨煉和反思,在于不斷學習中的積累和心得,在于歷久彌新的創(chuàng)新和探索,在于平日里點點滴滴的堅持和認真。
公開課是胸口上那顆殷紅亮麗的朱砂痣還是墻角邊那抹暗淡無光的蚊子血?我想不僅取決于授課者和評判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精神,還在于在課堂上是否真的實現(xiàn)了學生的成長和進步。教育也是在這樣無數(shù)肯定和否定的反復中艱難發(fā)展。寫到這,我突然想起數(shù)千年前,有位老人在長江邊感慨地嘆息:“逝者如斯夫!”時間如滔滔江水,席卷而去,在這一去不復返的歲月中,無數(shù)的教育者孜孜不倦地跋涉前行,用生命書寫著教書育人的真諦。無論如何,他們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