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摘 要:《父親的微笑之光》這部小說除了包含諸多方面的深層內(nèi)容,比如作者對父權(quán)制的批判、呼喚對黑人傳統(tǒng)文化的回歸、對自然人性的回歸等等之外,也塑造了除了眾多個性十足的女性之外的一個另類女性形象:一個教堂里的侏儒。通過這一形象的塑造,作者表達了對男權(quán)社會的反抗,對種族歧視的控訴,呼吁對黑人傳統(tǒng)文化的回歸。同時,作者也通過塑造這一形象,給世人傳達了她的女性觀。
關(guān)鍵詞:《父親的微笑之光》 侏儒 女性形象
艾麗斯·沃克的《父親的微笑之光》這部小說包含了諸多方面的深層內(nèi)容,包括作者對父權(quán)制的批判、呼喚對黑人傳統(tǒng)文化的回歸、對自然人性的回歸,號召婦女聯(lián)合起來建立男女平等多元、互為主體這樣一種新型的人際關(guān)系等等。同時,作者在作品中也塑造了多個女性形象:性格叛逆、不遵從世俗規(guī)則的姐姐麥格德琳娜;看似溫柔高貴實則喜好享樂,年幼時受到心靈創(chuàng)傷的妹妹蘇珊娜;任勞任怨,為自己的丈夫和家庭默默付出的母親;相貌平平,身材矮小,常年生活在教堂后面的一間小屋子、備受當?shù)厝苏勰サ馁灏?,以及敢于同現(xiàn)實作斗爭的女同性戀者波林等。
恰如研究者們認為奧斯汀在《簡愛》中塑造的瘋女人這一形象是另外的一個自己,筆者認為沃克在作品中塑造的侏儒艾琳同樣是作者內(nèi)心深處聲音的表達,我們可以把侏儒作為一個窗口,或者是一條打開的門縫,借此窺探其創(chuàng)作時內(nèi)心深處的想法。
一、對男權(quán)社會的反抗
在《父親的微笑之光》中,艾琳是在第一章《天使》中的“戀愛之因”這一小節(jié)的結(jié)尾出現(xiàn)的。小說這樣寫道:“就在教堂里,他們遇上了那個侏儒?!笨此坪唵蔚囊痪涿枋?,其實包含了諸多的信息。教堂是人們祈禱的地方,是當?shù)鼐裥叛龅拇?,就在這里,有一個侏儒。在接下來的“眼睛”小節(jié)中,作者用蘇珊娜丈夫彼得羅斯的視角,對艾琳進行了側(cè)面的描述與評價:“老實說,起先我一點都不記得她,盡管我自幼每個禮拜天都見到她。她好似教堂的固定裝置。事實上,她就住在教堂里”。在這里,作者采用的是男性視角,在他看來,艾琳是教堂的固定裝置,生而就有的;但他的妻子蘇珊娜卻不這樣認為。蘇珊娜想和艾琳進行交流,想知道有關(guān)這個女人的東西——在教堂里,她被艾琳灼熱的目光打動了。彼得羅斯添了一句:“她肯定不會講英文?!比欢聦嵶C明彼得羅斯是錯誤的。在蘇珊娜帶著一系列問題去拜訪那間掛著大紅色窗簾的屋子時,艾琳說道:“當然,我會講英語”。事實上,艾琳不僅會講英語,還會講德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和日語,還有拉丁語。蘇珊娜慶幸自己沒有聽彼得羅斯的話。在交談的過程中,艾琳告訴蘇珊娜,不久前,這里還有用石塊砸死婦女的習(xí)俗。在接下來的幾日與艾琳的交談過程中,蘇珊娜還知道了為什么有“女士優(yōu)先”的說法,原因就是從前女人若被準許走在男人后面,她們就會逃走。如果女人走在前面,男人就能盯住女人。后來,女士們漸漸被馴服了,先生們不愿意承認他們喜愛的女人只想著逃跑,于是便想出了騎士風(fēng)度。他們對女子獻殷勤,抱女子過水坑,扶女子上馬車。艾琳的這個觀點是不同于世俗的,讓人不由得對她思想的獨特性和見解的洞察性感到折服。
艾琳是個聰明的女人,在老家那樣的小地方,她當然很容易地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她的父親是個財主。這就為后來艾琳的“翻身”奠定了經(jīng)濟基礎(chǔ)。假如說艾琳沒有那個財主的父親,或者她的七個哥哥沒有死去的話,她就無法繼承到大筆的財產(chǎn),從而離開教堂,獲得新生。這樣看來,作者意在強調(diào),假如一個女人想要在這個男權(quán)社會真正獨立,不依附于男人,首先必須要在經(jīng)濟上獨立。
等艾琳再次出現(xiàn)的時候,她是一個教堂之外的、真正意義上的獨立人了。艾琳在給蘇珊娜的信中說,她終于加入了那個被人們認為過著“不守法”生活的吉卜賽民族中間去了。在那里,男女是真正意義上的完全平等,因為有的婦女年輕時便是城里的醫(yī)生、教師等。吉卜賽民族開放,自由的生活狀態(tài),讓艾琳得到了新生。
當艾琳和她的豪華高級轎車以及高大的保鏢們出現(xiàn)在蘇珊娜家門口時,她著實吃了一驚。文章中這樣寫道:“全世界都看見億萬美元落到了我小個子的身上,都認為我一下子高大完美了?!边@無疑是作者對資本主義社會所充斥的人與人之間赤裸裸金錢關(guān)系的批判。
回過頭來,等艾琳再次回到她之前生活過大半輩子的教堂的時候,她把它稱之為“監(jiān)獄”。然而如今的教堂已經(jīng)被改造成了學(xué)習(xí)古代禮儀的地方,舊貌換新顏。值得注意的是,艾琳曾在教堂里筑了一個壁爐,因為她覺得教堂里缺火?;鹨馕吨裁??意味著人與人之間的熱情;或者是,有一天,這把火沒控制住,燃燒掉曾經(jīng)禁錮她的教堂。
二、對種族歧視的控訴
歷史記載,吉卜賽作為一個天生流浪的民族,內(nèi)心有著很強的民族性格,他們拒絕其他文化與變化,保守著內(nèi)心關(guān)于流浪的一些浪漫的向往和天生的特質(zhì)。就是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民族,曾在歷史上受到了和黑人一樣的摧殘、歧視和壓迫。在歐洲歷史上,吉普賽人曾經(jīng)當了四百年的奴隸。事實上,黑人民族也是如此。作者借艾琳之口反映了這樣一段人類歷史上的悲劇,顯示了作者對種族歧視的抗議。
在別人都對這個民族唯恐躲避不及的時候,艾琳偏偏認為自己與吉普賽人最貼近,既然生活方式完全相反,為什么她說自己與吉普賽人最貼近?因為在艾琳的骨子里,有一種天生的冒險性,在她的內(nèi)心深處,是極力不認同自己當下的生活方式的,迫于現(xiàn)實原因,她無法做出根本性的改變,只能在自己的屋子里表達自己對外界的向往。在艾琳看來,吉普賽人比任何人更加熱愛地球,因為他們愿意結(jié)識更多的人,他們一直非常愿意見識更多的地方。
在這里,作者通過艾琳的言論,表達了對自古以來歐洲中心主義言論和思想的批判。吉普賽人也屬于正常的民族,只是他們從不在一個固定的地方生活。他們最熱愛的是音樂,因為音樂是人與人之間溝通最好的橋梁。同時,他們熱愛大自然,而這正是作者所極力強調(diào)的。
艾琳告訴蘇珊娜:“別讓任何事情妨礙你享受人生。”盡管吉普賽人遭到了如此不公的待遇,他們?nèi)匀辉谂ι?。盡管黑人種族也如吉普賽人一般,但她認為作為黑人種族的蘇珊娜,也應(yīng)該盡量地去享受人生。這些都反映了吉普賽人不屈不撓的生活態(tài)度和對生命、對音樂的熱愛,更能體現(xiàn)艾琳頑強的生命力與對生活的熱愛。
三、對黑人傳統(tǒng)文化的回歸
長期以來,美國黑人置身于白人文化背景下,為了生存拋棄黑人文化傳統(tǒng),接受白人文化。隨著他們在新大陸立足后對白人主流社會的價值觀念、文化理念的學(xué)習(xí)與趨同,與非洲文化傳統(tǒng)的離異不斷增強。盡管這種離異是歷史的進步,但由于現(xiàn)實中黑人與白人懸殊差距很大,美國黑人往往產(chǎn)生民族自卑感和對本民族歷史文化不認同的民族虛無主義,這將危及到黑人種族自身的存在。在探索黑人種族的出路問題上,榮膺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第一位非洲裔美國女作家托妮·莫里森提出要重視黑人傳統(tǒng)文化,認為文化遺產(chǎn)可以使黑人獲得民族的歸屬感和自我認同,可以增強民族凝聚力。
沃克作為黑人女性作家,她亦一直在自己的作品中強調(diào)對黑人傳統(tǒng)文化的回歸。這點在她所有的創(chuàng)作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體現(xiàn),但在艾琳身上,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地方。
首先上文提到,艾琳給蘇珊娜寫信了。在這里,有必要強調(diào)一下信紙的味道——沒藥樹的味道。這是非洲特產(chǎn)的一種植物。作者在這里使用了這樣一種特殊植物的意象用來做信紙的味道而不是西方有名的香水或者別的植物,在細節(jié)上凸顯了作者對黑人文化的推崇。
其次,艾琳在作者的筆下是一個睿智的女人。她對蘇珊娜說過:“我們是地球人,別忘了我們遭受過冰河時代。漫漫嚴冬摧毀或嚴重扭曲了我們身上的某種東西,某種人性的東西。它摧毀了我們對大自然的信賴,摧毀了我們的信念,即地球熱愛我們,地球是我們的真正家園。我們曾經(jīng)熱愛和信賴過的一切竟然轉(zhuǎn)而反對我們,蔑視我們?!边@里再次強調(diào)了沃克的自然觀,表明了她主張生態(tài)主義的一面。歐洲的霸權(quán)主義和反對異族主義讓黑人種族受到了諸多的壓迫,那些所謂的“文明”摧殘了天然的、符合自然規(guī)律的民族文化,這是人類的悲哀,也是作者呼吁要回歸黑人傳統(tǒng)文化的原因。
小說的最后,艾琳在把母親重新埋葬后,自己不到一個月也死了。她那么矮小,那么孤獨,但又是那么堅強,那么熱愛生活。她沒被老家的人摧殘至死,自己選擇了新生。作者在這部小說中塑造了侏儒艾琳這樣一個形象,不僅是敘述的需要,更是因為艾琳代表了世界上某一特定的婦女群體。艾琳的一生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這個世界上那些生而不受人重視,但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信念活得精彩的女人們的一生。艾琳的生命歷程是值得讓人尊敬的,這也是作者通過塑造這一形象極力想要表達的東西,那就是:一個女人,無論何種出身、什么相貌、何種民族、什么地域,她都應(yīng)該打破社會上的某些特定規(guī)則對生命的禁錮,熱愛生命,努力拼搏,漂亮地生活下去。
參考文獻:
[1] [美]艾麗斯·沃克.父親的微笑之光[M].周小英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3.
[2] 林意新.傳統(tǒng)文化:民族魂魄之所在[J].哈爾濱學(xué)院學(xué)報,2008(7).
作者:李 慧,西北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比較文學(xué)與世界文學(xué)。
編輯:郭子君 E-mail:guozijun08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