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 要:處在中學階段的學生其邏輯思維的能力還沒有從具體形象中分離出來。加之他們由于對社會生活接觸較少,就音樂課堂教學而言,需要引進一種新型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完成審美體驗。在課堂中采取體驗式教學方法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在愉快的情境下參與音樂課堂實踐活動具有一定的意義。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中學音樂;必要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8-037-01
一、體驗式音樂教學在中學音樂課堂實施的必要性
從中學生的實踐出發(fā),在課堂上進行體驗式教學的目的在于于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加深對于音樂本身的感性認識“憑借情感的美態(tài)展示在人們面前的音樂教學。這種教學方式不同于其它課程的授課模式,它重視音樂的教育性,注重學生的課堂參與,強調(diào)在體驗音樂的過程中獲得情感的升華”。
1、是提高中學階段學生整體音樂素養(yǎng)的必然要求
學生在青少年階段是性格養(yǎng)成的關節(jié)時期,除了先天因素外,后天因素幾乎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例如一些平時性格比較內(nèi)斂不太愛說話的學生,教師如果采用體驗式教學,恰當?shù)囊龑?,他們能夠在音樂教學中尋找到體驗的樂趣,積極表達自己的音樂感受,主動地參與學習進來,由此在無形中推動了學生整體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
2、是多元教學模式下吸引躍升學習興趣的必然要求
在傳統(tǒng)的中學音樂教學中,一般的流程是教師選定一手代表性的歌曲,然后進行試聽,而后教師帶領學生一遍一遍的演示,直到學生熟記位置。體驗式教學注重學生能力的全方位拓展,,使得音樂教學朝著更加人性化和現(xiàn)代化的方向邁進,注重學生全過程的參與。而教師則是指引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和感受每首音樂作品的內(nèi)涵,讓學生在動聽的音樂中逐漸的形成對音樂的興趣。
3、是增進師生互相溝通良好途徑的必然要求
體驗式教學是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在構建的過程中又逐漸培養(yǎng)甚至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音樂情感的體驗與感知。在這種情況下,進一步拓寬師生之間的交流是大勢所趨。體驗式教學突出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對于幼童而言,好奇是他們的天性,也在無形中激發(fā)他們主動與教師交流的冬季,為營造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二、體驗式音樂教學在中學音樂課堂實施策略
國際音樂教育學會(SME)認為:音樂教育能有效開發(fā)個體潛能,激發(fā)創(chuàng)造靈感,升華精神境界。提高生活質(zhì)量。在中學音樂課堂進行體驗式的教學實戰(zhàn),,教師以一定的理論為指導,有目的地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情感,并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親自去感知、領悟知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個性,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1、在歌唱課中進行的體驗式教學
歌唱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人類從事音樂活動最基本的形式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歌唱可以被看做是人類同大自然的交流以及情感的傾訴。教師在教給學生如何唱歌的時候滲透體驗式的教學方法,目的在于讓學生將自己想象成大音樂學家,讓后讓他們通過喉嚨體驗出音樂之美。
例如在唱歌課的第一堂課中,是簡要地介紹歌唱的發(fā)聲原理。串通的方式是教師將理論,然后學生進行一般聯(lián)系,整個過程枯燥哦乏味。經(jīng)驗告訴我,學生很難找到呼吸與共鳴結合來歌唱的感覺。怎樣讓學生一下就有這種感覺呢?我讓學生拿一作業(yè)本卷成一個“喇叭狀”,然后用嘴對著喇叭的一頭大聲喊叫,他們雖然嬉皮笑臉的照做,但是都感覺通過這個喇叭就能把聲音放得很大。學生有了這種體驗,我趁機深入淺出的將發(fā)聲的院里與“喇叭”對比。、由于學生切身體會了,他們也徹底的理解合發(fā)聲與共鳴的感覺。
2、在音樂鑒賞課中進行體驗式教學
在中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因為問題可以給學生帶來一種情境的體驗,問題能夠促使學生發(fā)揮想象。
例如在給學生欣賞課外作品《黃河大合唱》的時候,我問學生“黃河給你的印象是什么?”“這首《黃河大合唱》會給你一個什么樣的黃河呢?”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自己原有的直接經(jīng)歷或者間接經(jīng)歷中憑借腦中的記憶所提供的材料進行加工,產(chǎn)生對黃河的形象。緊接著通過進行試聽,第一部分以平穩(wěn)的節(jié)奏、寬廣的氣息進行,學生不知不覺可以感受到黃河的雄姿。第二部分的旋律激蕩奔放,不僅從旋律中體現(xiàn)出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璀璨的文化,也熱情地歌頌了中華兒女斗志昂揚、不怕犧牲的英雄主義氣概……學生在體驗中感受著激情奮進的黃河奏鳴曲,全身沸騰,進一步加深了他們對音樂的喜愛。
3、在課外音樂和活動中進行體驗式教學
當前在中學音樂基礎教育中,課外音樂教學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因為課外音樂教學可以再一定程度上彌補課內(nèi)音樂教學的不足,能夠讓學生的知識面有所拓展,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認識,讓學生的課外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實現(xiàn)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
例如在課外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中,我一改傳統(tǒng)的用錄音機試聽的方式,采用多媒體播放這首歌曲的MV,在歡暢動聽的歌曲中,一個活潑的女生一蹦一跳的出現(xiàn)在大熒幕上,加上魅力的背景動畫,很快把學生的興趣吸引上來了。學生聽完歌曲后開展活動,讓他們分別扮演與歌曲有關的角色,同時還根據(jù)劇情,讓學生想象,有安排出小兔子、生病的老婆婆等,進行一種類似過家家的活動。學生在對話中穿插這各種歌曲,極大的豐富了學生的活動,還加強了他們的合作意識。
相對于其他課程而言,中學音樂實踐課教學的關鍵在于讓學生進行一種心理體驗,若是在課堂中學生的心理沒有融入一定的音樂元素,是很難獲得這種體驗的?;A教育中的藝術類課程重視的是藝術表現(xiàn)形式的多元化,強調(diào)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而體驗式教學,總的來講是在一定的理論基礎上指導學生去挖掘課程中的閃光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的獲得心靈感悟,因而,這種教學方式的核心在于體驗。
參考文獻:
[1] 丁瑞玲 淺析如何上好中學音樂課[J].林區(qū)教學,2011(07)
[2] 尚 倩 淺析中學音樂課的教學[J].新課程(中),2011(05)
[3] 于洪民 淺議中學音樂課堂教學[J].中小學音樂教育,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