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東
(山東體育學院,山東濟南 250102)
籃球進攻戰(zhàn)術擋拆配合的應用及訓練
張曉東
(山東體育學院,山東濟南 250102)
擋拆配合是籃球比賽中很有效的進攻基礎配合,具有配合簡單、易執(zhí)行且攻擊力強等特點,是籃球運動員必須掌握的基本配合之一。2010年FIBA新規(guī)則將三分線與籃框之間的距離增加了0.5米,使防守者協(xié)防的難度增加,同時拓展了進攻者切入或切入后傳球的空間,使籃球進攻戰(zhàn)術中最基本的擋拆配合威力更強大。就擋拆配合的教學重點進行探討,幫助球員加深對該戰(zhàn)術的理解與領悟,提高擋拆配合成功率。
進攻戰(zhàn)術;擋拆配合;訓練重點
規(guī)則被譽為籃球運動發(fā)展的風向標,每一次規(guī)則的改變都引領了籃球運動的發(fā)展方向與潮流。總覽籃球運動的發(fā)展歷史,可以看出籃球規(guī)則始終處于不斷的推陳出新、吐故納新和改革創(chuàng)新之中[1]。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規(guī)則每隔1-2年都要進行修訂,這些修訂深刻影響著世界籃球運動的發(fā)展趨勢。2010年10月,國際籃球聯(lián)合會(FIBA)新修訂的籃球規(guī)則開始正式執(zhí)行,新規(guī)則在籃球場地規(guī)格上做了重大調(diào)整,其中三分線增長0.5米,由現(xiàn)行的6.25米增加到6.75米。因三分線與籃框之間距離的增加,拓展了球場的相對空間,意味著自三分線外切入后的進攻空間更為廣闊,提示球隊在戰(zhàn)術執(zhí)行層面上需運用更多的切入進攻。根據(jù)專業(yè)數(shù)據(jù)公司Synergy Sports Technology一項為期五年的追蹤研究顯示,NBA球隊擋拆配合的平均使用率由2004-2005賽季的15.6%上升至2008-2009賽季的18.6%[2]。擋拆配合是指替控球后衛(wèi)或主力攻擊手做持(運)球掩護的掩護走位或掩護切出戰(zhàn)術,是后衛(wèi)與前鋒或后衛(wèi)與二中鋒之間最常用的配合形式之一。由于擋拆戰(zhàn)術本身的實效性,特別是它可以創(chuàng)造出快速突破的機會,因此很多球隊采用它作為主要的進攻選擇。目前,關于擋拆配合戰(zhàn)術的理論研究較匱乏,部分運動員對該戰(zhàn)術形式的認識還比較模糊,有鑒于此,本研究結(jié)合筆者自身的訓練實踐及對籃球教學的領悟與認識,嘗試對擋拆配合戰(zhàn)術實施的要點進行介紹,以期能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擋拆配合又叫有球掩護,是進攻者在有球掩護的過程中制造出持球者自身進攻機會或空檔傳球投籃的一種配合方法[3]。
擋拆配合戰(zhàn)術形式的變化大致可分為掩護隱藏、掩護切出、掩護走位及掩護拉出4種。掩護隱藏是指設立掩護后迅速離開被掩護隊友身邊,且不進行攻擊性的接球進攻,最后落位在弱邊進攻區(qū)域進行另一個掩護或牽制防守球員的一種有球掩護變化;掩護切出是指設立掩護后切入到禁區(qū)附近,做中距離接球跳投或運球切入的一種有球掩護變化;掩護走位是指設立掩護后直接切入到禁區(qū)內(nèi),伺機接被掩護進攻隊友傳球上籃的一種有球掩護變化;而掩護拉出是指設立掩護后順勢往三分線外拉出,接應被包夾進攻隊友的傳球,本身具有優(yōu)秀外線能力的球員也經(jīng)常采用的一種有球掩護變化。
擋拆配合是籃球比賽中無球進攻球員為有球進攻隊員做掩護的一種戰(zhàn)術配合形式,這是NBA常用的戰(zhàn)術之一。如果運用恰當,則防守擋拆非常困難,常常會因為防守方的錯位防守形成身高或速度上的差異[4]。也就是讓大個子球員和小個子球員搭配組合,造成防守方在換防上的困難。NBA爵士隊歷史上著名的約翰·斯托克頓、卡爾·馬龍及德隆·威廉姆斯、卡洛斯·布澤爾組成的NBA歷史上的最佳擋拆配合雙人組,將進攻戰(zhàn)術中的擋拆配合做了很成功的演示。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這二個組合都是傳球刁鉆與體型高大厚實的代表,很容易就能造成錯位防守,再加上高超的傳球技巧,讓擋拆配合無往不利。綜觀國內(nèi)或亞洲球隊選手,普遍體型單薄,遇到身強體壯的外籍球員,就算形成錯位防守也占不到太大的便宜,這時成功且質(zhì)量高的擋拆配合就相形重要。要做到有效且成功率高的擋拆配合,在訓練上有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這也是本研究的重點。
要有高效的擋拆配合,必須要控制好隱蔽性、速度、身體接觸、時間差等四點,才會有事半功倍的奇效產(chǎn)生[5]。
2.1 隱蔽性
如果防守持球者在還未被掩護之前即已用余光發(fā)現(xiàn)有人要來掩護,那么這樣的掩護成功率會下降。在擋拆配合中,隱蔽性是很重要的一環(huán),讓防守持球者看不到來掩護的進攻者,能大大的增加擋拆配合的成功率。如圖1所示,防守持球者已用眼睛的余光預知掩護即將來臨,故采用由前擠過的防守策略,則掩護不容易成功;如圖2所示,直接由防守持球者正后方接近,再依防守持球者的站位選擇欲掩護的方向,這樣的隱蔽性較高,不容易被防守持球者發(fā)現(xiàn)。
2.2 速度
不可能每一次的擋拆配合都具有很高的隱蔽性,比賽中我們經(jīng)常看到防守掩護的人出來幫忙協(xié)防,造成持球切入者的被包夾局面。如何才能不被防守掩護者的協(xié)防所包夾,關鍵點在掩護者的速度和距離。一般常見到的掩護者行為是“慢慢的接近防守持球者”,因掩護的速度慢,所以防守掩護者一直貼身在旁跟隨,對防守者來說可以有足夠時間大聲提醒和幫忙協(xié)防。
圖1 較差的掩護隱蔽性
圖2 較好的掩護隱蔽性
如圖3所示,速度快的掩護可以縮短防守掩護者的提醒時間并拉開與防守者之間的距離,對持球切入者的進攻和傳球空間幫助甚大,當然掩護者也必須采取好的擺脫步伐。
圖3 速度較快的掩護
2.3 身體接觸
很重要的一點,在掩護的同時必須緊貼住防守持球者,不要留有距離,因防守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持球進攻者身上,越貼身和突如其來的掩護才能讓防守者無法反應過來,但較容易造成移動阻擋的犯規(guī),需要靠練習來養(yǎng)成。
2.4 時間差
持球進攻者和掩護者必須相互配合,在掩護者碰到防守持球者的瞬間持球進攻者才可開始運球。過早的運球會造成防守者跟著移動,易造成移動阻擋犯規(guī),熟知每位持球進攻隊友的特性,是擋拆配合者該做的一門功課,而溝通和眼神交流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如圖4所示,先往一側(cè)做一個假掩護,再往另一側(cè)做一個真掩護,持球者則是先往假掩護的一側(cè)做運球,再突然改變方向往另一側(cè)運球進攻。這樣的做法很大程度的分散了防守持球者的注意力,使掩護更易成功,惟需要時間差的相互配合。如圖5,防守持球者有時會采用全側(cè)面的防守逼迫進攻者往空間較小的底角移動,這時掩護者應先進行一個假掩護,再當機立斷使用背向籃框的垂直掩護,讓持球者直接運球切入進攻,同時若防守掩護者有高度的協(xié)防意識,將使禁區(qū)空間更寬闊,更有利進攻一方。
圖4 假掩護后真掩護的時間差配合
圖5 假掩護后垂直掩護的時間差配合
擋拆配合是籃球進攻戰(zhàn)術中是最簡單的戰(zhàn)術形式之一,若正確的執(zhí)行擋拆,將給防守方帶來巨大的防守壓力。擋拆配合的成功取決于做掩護的球員和持球者解讀防守的能力,熟練地運用擋拆配合戰(zhàn)術需要時機、正確的腳步動作、非語言的交流以及經(jīng)驗[6]。擋拆配合戰(zhàn)術簡單有效,不但可以破解盯人防守,近代籃球使用在破解區(qū)域防守上也日漸頻繁。如美國NCAA的冠軍教練MikeKrzyzewski執(zhí)教Duke大學就是以擋拆配合為主要進攻戰(zhàn)術,在其擔任2008年北京奧運美國男籃總教練時期,進攻戰(zhàn)術也是以擋拆配合為主,最終奪取了北京奧運金牌。顯見,籃球進攻戰(zhàn)術中擋拆配合戰(zhàn)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美國NCAA第一級的球隊里,通常分成兩隊練習,第一隊只有正選的12人能在場上訓練,其余的都被分配到第二隊或是讓第一隊當成靶子隊練習,一對一或人數(shù)較少的美式訓練,這在國內(nèi)訓練中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所以在時間上的分配就很重要。在訓練擋拆配合時,必須讓隊員明確認識進攻與防守的要點。讓球員以4人一組(兩人進攻、兩人防守),分別在球場的4個45度角進行訓練,在同一時間參加訓練的球員最高可達16位,訓練時以連續(xù)5~6次的擋拆攻防為原則,訓練時間上以30秒左右為最佳,也是訓練球員敏捷性和耐力的最佳時間點。且規(guī)定,接獲空檔傳球時不進行攻籃的行為,將球傳出繼續(xù)進行下一次的攻防,這樣可以讓攻守雙方都專注在訓練重點上。
擋拆配合戰(zhàn)術能歷久不衰,是由其簡單易學但非常實用的特性所決定的。然而越簡單的東西越需要細節(jié)的配合,如何將正確的擋拆訓練融入戰(zhàn)術之中,并在訓練中提升訓練效率,是籃球教練員在今后教學與訓練中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1]林克明,張振東,黃迎乒.現(xiàn)代籃球防守理論與訓練[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7:45.
[2]Abrams,J.NBA’s old reliable very much in vogue[N].The New York Times,2009-11-20(10).
[3]James,A.G.(2009b).Basketballmotion offense.The Coach’s Clipboard[EB/OL].http://www. coachesclipboard.net/ MotionOffense.htm l,2011-8-6.
[4]Pim,R.L.Winning basketball(2nd ed.)[M].New York: McGraw-Hill,2004.
[5]葛吉生.淺析籃球戰(zhàn)術中“擋拆”配合易犯錯誤及其原因[J].解放軍體育學院學報,2003,(2):43-44,47.
[6]霍子文,張戈.第16屆世界男子籃球錦標賽擋拆配合新特點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2,(3):45-51.
Application and training of basketball attack tactic pick and roll
ZHANG Xiao-dong
(Shandong Sport University,Jinan 250102,Shandong,China)
Pick and roll is a very effective offensive play in basketball games,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cooperation,easy implementation and strong offensive force,which is one of the basic cooperation plays for basketball players to master.The new rule of FIBA (2010)increase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ree point line and basket by 0.5 meters so as to increase the defensive difficulties and expand the attacker's cut or cut back space,making the pick and roll tactic more powerful.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n the teaching of pick and roll has helped players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actics and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pick and roll.
attack tactic;pick and roll;training emphasis
G841
:A
:1009-9840(2015)02-0072-03
2014-12-10
張曉東(1971- ),男,山東濟南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籃球理論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