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雯琴
【摘 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語文教師不能因循守舊,應當適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著眼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張揚學生的個性,以生活為源泉,以觀察為渠道,強調體驗,自由表達,張揚個性,說真話,吐真情。
【關鍵詞】新課標 小學作文 寫作 方法
小學作文入門教學是指在小學中低年級階段教師所開展的作文教學活動。小學作文教學是引導學生邁入寫作大門的關鍵一步。走好了這一步,就會使學生對作文產生興趣,激發(fā)靈感,寫作時游刃有余,得心應手;反之,學生則會對作文產生畏難情緒,毫無靈感可言。搞好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不僅有助于兒童初步掌握一些寫作技巧,還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興趣,增強學生習作的自信心,為以后的作文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那么,如何進行小學作文入門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寫自己想說的話、抒發(fā)自己的真實情感呢?
一、巧取素材,激發(fā)寫作興趣
1.從生活中提取作文素材。在小學作文入門教學中,教師選題要從易到難,選取與學生生活比較貼近的話題,逐漸培養(yǎng)起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積累能力,從而激發(fā)他們的興趣,使學生在心理上不再畏懼寫作文。我們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年齡和社會生活環(huán)境,采取生動、具體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誘導學生用心體會、觀察生活,啟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在選取作文素材時,先訓練非指定性材料,讓學生大膽寫、隨便寫,結合已學知識和生活實踐,把所見所聞作為寫作素材。對于命題作文,教師要靈活把握,使命題更富有啟發(fā)性,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命題也要有童趣,更要有選擇和發(fā)揮想象的余地。如《我最敬佩的一個人》可改為《我……的一個人》,《我的書包》可改為《我的……》等。
2.指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獲取素材。實踐出真知,學生只有參加到實踐中,通過親身體驗,寫作文才能有感而發(fā),知道如何下筆。我們在作文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給學生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如經常組織學生參加課外活動,參加勞動、春游或引用電教設備給學生進行影像播放,從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信心,為今后的寫作奠定基礎。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寫作激情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捕捉生活對于學生情感的觸發(fā)點,從而幫助、帶動學生走出自我、走進生活、走向感情,進入創(chuàng)作的最佳狀態(tài)。學生思想活躍、愛好廣泛,個性差異較大,若以一題命之,有很多學生可能沒有寫作興趣,我們可以彈性地要求“喜歡什么便寫什么”。這樣,電影、歌曲、足球、明星等都可成為觸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的好素材,甚至有個學生喜歡玩電子游戲,我讓他寫一篇介紹某一電子游戲的規(guī)則、玩法及技巧的文章,再讓他寫一篇對這一游戲進行評論的文章,他寫的這兩篇文章比以前任何一篇都好。
教師對課堂上出現(xiàn)的特殊情況進行引導,使其成為學生寫作的素材。有一次我在階梯教室上作文指導公開課,由于椅的坐板和桌面板都是活動的,學生玩興很濃,“噼哩叭啦”響了幾分鐘才停下來。開始上課了,我便說:“剛才大家研究這活動的桌椅很投入,試把你的研究結果寫出來,好不好?”課后有的老師還以為是我特意安排這個練筆的。將一些特殊情況因勢利導變?yōu)閷W生作文訓練的素材,來個“即興訓練”,真可謂奇思妙想。此外,我們還可以運用聲像媒體,帶領學生深入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只要我們打開學生心靈之窗,就會發(fā)現(xiàn)里面是多么的瑰麗!
三、主體參與,拓展寫作思路
1.采用“大家說大家評”的作文方法。寫作時每個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觀察分析,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和認為重點的地方說出來,最后讓大家再討論。解決所寫作文與分析的情況產生的矛盾,從而幫助學生建立起寫作要有順序、有目的、有重點、有特點的寫作思路。例如寫《我喜愛的一種植物》,在寫作前讓學生分析作文命題和從命題中可以得出此次作文的重點是什么。
2.采用列提綱法。我們從閱讀中入手,先引導學生逐漸學會給書中的文章列提綱的方法、步驟、要點;然后再引導學生在寫一篇作文前在自己的頭腦中先弄清寫作目的,想想怎么寫才有條理;最后讓學生把現(xiàn)有思路列成提綱。教師和學生一起交流,使學生開闊寫作思路,檢錄寫作思路。
3.尋找“感動力”,大膽寫“我”?,F(xiàn)在的學生作文目光總是關注別人,不敢寫“我”。這就意味著這些作文勢必流于空而不真、華而不實、虛情假意。只有大膽寫“我”,寫“我”的生活,寫“我”的所見所思所感所悟,才能寫出真情實感。只有充分調動自己的情感,仔細回憶往事,認真品味細節(jié),才會使文章具有感人的藝術力度。這也是學生平時寫的日記、隨筆、書信等表現(xiàn)出較高寫作水平的原因。
四、互改互評,取長補短
新課標第二學段要求學生“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第三學段進一步要求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這就要求教師轉變以往“大包干”的批改思想,把習作批改權“轉讓”給學生。這就給學生提供了閱讀思考、修改提高的廣闊空間,采用同桌交流、小組交流和全班交流等多種形式,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家?;樱蟠笳{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他們互相批改習作,興趣十足,每個學生都能品嘗到修改習作的成功與喜悅,同時也為學生搭建一個交流習作的平臺,讓寫得好的同學談其寫作經驗,此舉對他本人和其他同學都是一個極大的促進和鼓勵。針對學生的不同習作進行自改、互改,既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能激勵學生寫出個性張揚的好文章。
作文是一種最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活動,在教學中最忌教條式的指導。在寫作實踐中,應從創(chuàng)設情境入手,注意多方面創(chuàng)造條件,大力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想象力及靈感,讓學生得到高層次的作文成功感。在作文教學中放手讓學生從實踐中探索規(guī)律,最終形成一套自己獨有的寫作風格,愛寫作文、會寫作文、寫好作文,他們的作文水平也一定會得到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