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
摘要:英語基礎薄弱且積極性不高是藝術類學生普遍存在的特點,他們不喜歡這門課,甚至存有抵觸情緒。如何扭轉這種局面,提高教學效率,是廣大藝術類英語課堂教師密切關注的問題。本文中筆者對目前藝術類學生的現(xiàn)狀和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藝術類學生 英語教學 改革
一、藝術類專業(yè)學生的突出特點
藝術類專業(yè)學生本身性格活潑好動,想象力豐富,模仿能力強,并且具有極強的語言塑造能力。但文化基礎薄弱,專業(yè)情結濃厚是藝術類學生存在的普遍現(xiàn)象。一般情況下,藝術類學生專業(yè)知識的教育是從小就開始培養(yǎng)的,他們熱愛自己的專業(yè),并愿意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這方面塑造自己,加上各高校對藝術類學生的高考錄取主要是以特長基礎為主,文化基礎為輔,實行文化課與專業(yè)課共同考核的標準,但藝術類學生文化課的錄取分數(shù)線遠遠低于非藝術類學生。除此之外,藝術類學生進入大學后由于其專業(yè)的特殊性,大多數(shù)時間都在外進行演出,造成學生出現(xiàn)嚴重偏科的現(xiàn)象,完全忽視了對其他學科的學習,更不用說花時間在英語課上。所以,他們的英語水平遠遠達不到大學英語的標準水平。
二、藝術類專業(yè)大學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原因
(一)英語基礎薄弱,英語水平相對較低
我國高等院校對于藝術類專業(yè)的招生標準是以藝術類學生的專業(yè)課為主,文化課為輔,且文化課的錄取分數(shù)線低于其他專業(yè)。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注重專業(yè)課的學習而忽視了對文化基礎課程或英語課程的學習。很多報考藝術類專業(yè)的學生在高中就直接將英語課丟棄了,一心撲在專業(yè)課上,還有部分學生是直接從中專考入大學的,中途未經過系統(tǒng)化的高中英語學習,造成與英語學習的嚴重脫軌,結果就是除了部分人文專業(yè)的學生英語基礎水平好點外其他絕大多數(shù)的藝術類學生英語水平均無法達到入學的標準水平。
(二)藝術類學生學習英語的內動力不足
造成藝術類學生學習英語積極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首先,藝術類專業(yè)學生普遍認為英語學習對他們今后事業(yè)的發(fā)展毫無幫助,所以可以選擇不學。其次,因為藝術類學生本身英語基礎較薄弱,加上教材內容并沒有結合本專業(yè)內容進行改編,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三、改革措施及實踐
(一)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提高教學藝術性
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過程和內容藝術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例如,在講到商務英語第8章Training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自行討論,并站起來當著全班人描述他心目中想要的training,整個過程要求用英文描述,并通過多媒體網絡放映各國的旅游景點,刺激學生的視覺神經,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為了能夠和藝術類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有交流互動,藝術類學生的英語教師還需不斷提升自身的藝術專業(yè)知識,有效地將課堂內容與學生的專業(yè)知識結合起來。
(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
藝術類學生本身活潑好動,想象力豐富和語言天賦極強的特點使得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顯得游刃有余,但因為英語基礎過差導致其在學習道路上心有余而力不足。這個時候教師若是讓學生整天背單詞,做題,估計學生很快就會棄課潛逃。英語教學是一門很有意思的藝術類學科,所以教學方式一定要體現(xiàn)出人文風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將教材中所承載的人文精神提煉出來傳授給學生,培養(yǎng)他們的人文精神,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大學英語教材內容里面包含各國的風俗文化和民族歷史,這就要求教師應充分挖掘出教材中值得宣揚和傳授的內容傳授給學生,讓學生感受其中的文化內涵,提升自身文化素養(yǎng)。同時不斷鼓勵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進行開放性的交流和探討,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再者,因為藝術類學生對藝術感較強的事物感受力極強,所以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這一優(yōu)勢,在教學中靈活地改變教學方式方法,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進行英語單詞的記憶和語法記憶過程中,教師可以直接將yesterday once more的歌曲引入到課堂,利用歌曲的重復性幫助學生記憶單詞,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教學重難點內容,而且還能夠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達到教學預期效果。
(三)建立一支專業(yè)技能好、經驗豐富的藝術類專業(yè)英語教師隊伍
穩(wěn)定且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能夠為后期青年教師在藝術類教學方式方法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鑒,這就要求學校為建設一支專業(yè)性的藝術類專業(yè)英語教師而努力。經驗豐富的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認識水平,還能夠盡快完成教學目標。但據相關調查顯示,很多英語教師都不太愿意接藝術類學生的英語課,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藝術類學生英語教學內容過于簡單,且無考試壓力。但他們卻忽略了他們所傳授內容的對象是形形色色的,上至初學者,下至大學水平。此外,藝術類學生英語教學管理制度不規(guī)范,各項教學規(guī)章制度未落實到位,對教學要求過低。所以,學校需大力建設穩(wěn)定的藝術類專業(yè)英語教師,重視對藝術類專業(yè)的英語教學,并對各項規(guī)章制度的落實進行監(jiān)督管理。
四、總結
綜上所述,藝術類學生本身專業(yè)的特殊性要求學校需重視對其培養(yǎng),學校要想提高藝術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水平,就必須根據該類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具體分析,找到適合該類學生的教學方式。當然,這也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從而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建平.中國英語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中國英語教學研究會2006年會暨第三屆(中國交際英語教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
[2]鄧俊,何明霞.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