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麗紅 喻敏玲 余芳
【摘要】目的:觀察心理護理在改善顱腦外傷術后患者不良心理狀態(tài)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88例顱腦損傷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順序隨機將患者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4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SDS評分、SAS評分變化情況。結果: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SDS評分、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SDS評分、SAS評分均明顯下降,與同組護理干預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護理干預后SDS評分、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心理護理在改善顱腦外傷術后患者不良心理狀態(tài)中的應用效果較好,可改善患者SDS評分、SAS評分,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顱腦外傷;術后護理;心理護理;不良心理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5)23-0113-01
顱腦損傷患者經手術治療后,多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緒,對術后恢復造成一定的影響?,F代醫(yī)學研究表明,對顱腦損傷患者術后配合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可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狀態(tài),提高預后效果[1]。筆者采取心理護理干預對顱腦損傷術后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干預,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5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88例顱腦損傷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順序隨機將患者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4例。實驗組: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齡為40~62歲,平均年齡為(47.21±2.56)歲;對照組: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齡為41~62歲,平均年齡為(48.33±3.12)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用藥指導、日常生活指導。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調查患者的學歷、病情、生活環(huán)境、性格喜好、接受程度、家屬情況等基本情況,作為實施心理護理的基礎資料;②顱腦外傷患者多承受較大壓力,包括經濟壓力、病痛壓力、后遺癥壓力等,準確掌握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態(tài)作為擬定針對性心理護理干預措施的基礎[2];③病理知識和手術講解。通過詳細向患者講解疾病知識和手術情況,讓患者對顱腦外傷有一定認識,利用手術成功案例增加患者治療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對疾病治療朦朧無知和對未知治療的驚慌、恐懼情況[3]。④向患者講解不良心理狀態(tài)對預后效果的影響,疏導患者焦慮抑郁的負面心理壓力,轉移患者注意力,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⑤鼓勵患者積極參與康復訓練,通過逐步改善的病情幫助患者逐漸擺脫疾病壓力,重拾生活信心。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焦慮抑郁狀態(tài),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其中SAS評分包括20個問題,15個為正向評分、5個為反向評分,采用4分法計分;SDS評分包括20個問題,10個為正向評分、10個為反向評分,采用4分法計分。SAS、SDS評分分界值分別為50分、53分,超過該分數表示患者存在焦慮、抑郁狀態(tài),且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焦慮抑郁情況越嚴重[4]。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 19.0統(tǒng)計和分析數據,以(x±s)和百分率分別表示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使用t檢驗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SDS評分、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SDS評分、SAS評分均明顯下降,與同組護理干預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護理干預后SDS評分、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顱腦外傷因外界暴力作用于頭部造成,包括頭皮撕脫傷、顱骨骨折、腦挫裂傷等?;颊咴谑軅?,多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嘔吐、頭痛、思維障礙等。顱腦損傷病情較為復雜,易發(fā)生不良后果。臨床對患者需采取積極的治療,并配合適當的護理干預,以提高其預后。
當顱腦外傷患者完成手術后,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相應的護理。做好相關指標的監(jiān)測工作,對于神志不清的患者,要安排專門的護理人員進行看護[5]。護理人員還應該做好患者的呼吸觀察工作,確?;颊吆粑罆惩?。顱腦外傷的患者在手術后,心理壓力較大,對死亡的恐懼等,使得其精神方面面臨較大壓力,患者焦慮、抑郁等表現明顯[6]。護理人員要多和患者溝通,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護理干預后SDS評分、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梢娡ㄟ^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利于提高預后。
總之,心理護理在改善顱腦外傷術后患者不良心理狀態(tài)中的應用效果較好,可改善患者SDS評分、SAS評分,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周方慧, 孫景云. 正念訓練對乳腺癌患者術后不良心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5, 32(7): 21-23.
[2] 何麗華, 王玲玲. 中西醫(yī)調護在顱腦外傷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 2015, 21(8): 54-56.
[3] 肖寒, 周秀芳, 陳慧妍, 等. 心理干預對顱腦外傷患者焦慮狀態(tài)的影響[J].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5, 10(15): 242-243.
[4] Galbiati G, Paola C. Effects of Open and Closed Endotracheal Suctioning on Intracranial Pressure and 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 in Adult Patients With Severe Brain Injury: A Literature Review[J]. J Neurosci Nurs, 2015, 6(6): 152-154.
[5] 滿翠, 孫宏帥, 伊淑玲, 等. 顱腦外傷術后患者的康復護理體會[J].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5, 10(11): 218-219.
[6] 龍志美. 顱腦外傷后患者早期運用神經節(jié)苷脂治療及康復護理的效果[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5, 18(2): 129-130.
(收稿日期:201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