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惠萍
【摘要】寫字教學是語文基本訓練的一個重要部分,兒童在識字以后必須學會所認識的漢字的寫法,才能夠用文字來表情達意,把要說的話寫出來,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寫字教學顯得更為重要。即使在電腦普及的現(xiàn)代,也不能輕視和忽略寫字教學,這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十分重要。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寫字;有效教學
指導學生書寫,目的在于培養(yǎng)他們掌握寫字的方法,能正確無誤,端正勻稱,清楚整齊地做好各種書面作業(yè),然而要學生掌握書寫要領和方法,只有通過長期、嚴格、有目的的訓練才能達到,要使學生對這樣的訓練產生興趣,并認真地去實行,在一年多的低年級寫字教學過程中,我重點抓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嚴格要求,注意基本功訓練
針對剛入學一年級學生寫字的良好習慣尚未形成的特點,剛一開始教寫字狠抓“雙姿”。即寫字姿勢是:上身坐正,兩肩齊平;頭正,稍向前傾,背直,胸挺起,胸口離座一拳左右;兩腳均習地放在地上與肩同寬,左右兩肘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紙,右手拿筆,眼睛與紙面的距離應保持在一尺左右。
正確的拿筆方法,采用三指拿筆法,具體要求是:右手拿筆,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別從三個方向捏住筆尖3厘米左右的筆桿下端,食指稍向前,大拇指稍向后,中指在內側抵住筆桿,無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放,并向手心彎曲。筆桿上端靠在食指最高關節(jié)處,拿筆要做到“指實掌虛”就是手指握筆要實,掌心要空,這樣書寫起來才能靈活運筆。
對于這些抽象概念學生不易接受,于是我利用實物投影讓學生模仿我的握筆姿勢,我還把寫字姿勢編成一首兒歌,便于學生接受,又容易記住,如:“寫字時要注意,肩放平身坐正,眼睛離書本是一尺,手指離筆尖是一寸,胸離桌沿是一拳?!别B(yǎng)成良好的寫字姿勢,包括放本擱筆的位置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等等。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時一天的功夫,而需天天講,天天查,天天糾正,直到習慣養(yǎng)成自然,這也是寫好字的基礎,如不從小抓緊,一旦養(yǎng)成壞習慣,以后很難糾正。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頒發(fā)“雙姿合格卡”形式,看誰積的多,對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二、寓教于樂,培養(yǎng)和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書法不像學舞蹈、音樂、繪唾那樣生動,練久了會感到乏味,如果方法不當,很容易掃孩子的興,而興趣恰恰是學習的動力,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注意激發(fā)和保護孩子們的這種興趣,穿插一些古人勤學苦練的故事等等,不但創(chuàng)造了一種寬松愉快的氣氛,還使孩子們從中受到一定的教育,使他們也感受到學書法練習同樣有意思。
另外,教師翻閱大量的文字資料結合本課所學文字,讓學生略知一些簡單的漢字的產生演變及造字的方法,使學生產生愛好習字的情緒,興趣盎然。我國的文字起源于一些簡單的刻劃記號,教師就由這些刻劃記號導入。如教《獨體字》時,教師簡筆畫出甲骨文的“水”字,讓大家觀察,老師分析四點之中有一條曲線,表示彎彎曲曲的水流之行,水是象形文字,這一條曲線就是豎鉤,左右部分就是代表四個點兒。當老師畫出甲骨文中的“羊”字,并能夠說出左右下彎的是羊的角,下部象箭頭一樣的部分是羊的嘴巴,它也是一個象形文字,這樣學生不僅對字的外形特征掌握牢固,而且知道甲骨文是刻在龜甲和獸甲上的文字,教師在教給大家識字、練習的同時也講授了祖國文字的源遠流長,是我們祖先在長期艱苦的勞動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結果,它以自己獨特的形體聞名于世,中華文化燦爛輝煌的歷史,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寫字的興趣。
三、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耐坐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些特點,教師不能過多地傳授書法理論知識,但是最基本的知識又不能不講,這就要求教師一邊講解一邊用征求的口氣提問,讓學生對范字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或教師講一兩個范字的結構規(guī)律,讓學生根據教師的方法,分析觀察并講出來,以點帶面,讓更多的學生都動腦動口動手。讓學生上黑板前書寫,然后由他們自己評,看哪個“小老師”最稱職,評說得最好,最后由老師補充,這樣字的好壞一目了然,孩子們印象深刻,興趣濃厚。另外,老師的示范也是非常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教師的“示范作品”雖然不比書上的完美,但它是老師現(xiàn)場書寫的,學生品評起來格外親切。
在寫字教學的開始階段,總有一部分學生對筆畫的位置、方向、弧度、長短的觀察判斷能力較差。這時,教師對這一部分學生采取“手把手”式的教學方法,只寫二到四個字,要求學生全神貫注老師的書寫方法,體驗老師傳遞到手上的細微力度變化,這樣教學既親切又直觀,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同時,又傳遞了老師似父母般的情感,傳遞了教師盡責的態(tài)度,這種方法看似原始,但在低年級的寫字教學中,非常實用。
四、注意發(fā)現(xiàn)學生中的閃光點,以點帶面帶動大家的學習熱情
任何人都喜歡受到表揚和鼓勵,何況是幾歲的小孩,鼓勵和表揚是寫字教學中不可少的“增強劑”和“潤滑劑”。低年級的學生都有一種顯示自我價值的欲望,都希望得到贊美之言,教師抓住學生的一點一畫之佳,給予肯定和表揚,同時也指出關鍵的不足之處,讓學生從心理上獲得必要的滿足,感到自己是在不斷地進步,始終保持向上的勁頭。另外,開辦本班的書法專欄,激發(fā)他們的競爭意識,開展“寫字超過老師”的活動。教師與學生一起練字,一起講評,引起學生的興趣,促使其學習書寫態(tài)度更認真,練習也更加刻苦,都在爭著比老師寫得好,使孩子們在互相攀比、競爭中取得進步。
郭沫若曾說:“培養(yǎng)中小學生寫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為書法家,總要把字寫得合乎規(guī)范,比較端正,干凈,容易認,這樣養(yǎng)成習慣有好處,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體貼人”。由此,在寫字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書寫的基本技能,而且要發(fā)展學生的基本智力,即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我深信“學有法,而教無定法”,以上幾點是我個人在教學實踐中初淺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