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鑲玉?朱玉
摘 要:當代社會思潮是社會各階層在當下思想觀念的整合,代表著各類思想的發(fā)展趨勢和潮流。青年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過程中,很容易受到社會思潮的影響和沖擊,這種影響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社會思潮一般來講是指在一定歷史階段,反映一定階級、階層和社會群體的利益訴求、情感需要和思想愿望,并有一定的社會理論做指導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和社會心理的思想潮流。
關鍵詞:社會思潮;負面影響;新特點;大學生
一、當代社會思潮的特點
1.時代性
我國的一些社會思潮也是緊緊圍繞人們關心的社會問題進行爭論,如新自由主義主張迎合全球化趨勢,財產私有化,完全市場化,迅速與國際接軌。
2.全球性
當前,國際化、全球化成為世界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各國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不同國家的社會思潮隨著國際交流的增多流向世界各地,為更多的人所接受,成為世界性的思潮。社會快速走向信息社會,加快了思想文化的傳播速度,為各種社會思潮的流動開辟道路。因此,網絡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思潮的繁榮。
3.多樣性
當代社會思潮依據(jù)其性質與我國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親疏關系不同,當代中國社會思潮存在主流社會思潮、非主流社會思潮、反主流社會思潮三種流向。對不同社會思潮應做具體分析,區(qū)別對待:加強建設主流思潮,廣泛傳播;尊重和包容非主流社會思潮,并加以正確引導;抵制和批判反主流社會思潮,化解它的負面影響。社會思潮性質具有多樣性,其中既有順應歷史潮流的積極進步思潮,也有逆歷史潮流消極落后思潮,這些思潮種類眾多,情況復雜多樣,辨別難度較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思想領域的混亂。
二、當代社會思潮的影響
1.當代社會思潮對大學生的正面影響
(1)樹立三觀,健康發(fā)展。社會思潮除了影響學生對于世界、人生的看法和價值判斷之外,還會對大學生選擇走怎樣的發(fā)展道路、做怎樣的人有影響。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社會思潮可以鼓勵大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立志報效國家,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和民族發(fā)展相結合,投身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中,在建設國家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身的個人價值。
(2)熱愛祖國,投身建設。社會思潮間的碰撞體現(xiàn)了不同文明間的沖突,強勢文明的思想文化影響力增大,弱勢文明的思想文化則面臨危機。由此,發(fā)展中國家如何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保持自身文化的獨立性,如何在開展東西文化交流的同時保持自身文化的特色就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民族主義社會思潮的興起就是這種狀況的反應。
2.當代社會思潮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
(1)價值目標缺失。近些年來,西方一些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社會思潮不斷傳入中國,并對青年學生產生影響。部分社會思潮雖然能夠啟迪大學生批判傳統(tǒng),大膽創(chuàng)新,發(fā)展個性,并提高了學生的認識和與世界接軌的能力,可是部分消極頹廢的思想?yún)s腐蝕人的心靈,使其精神麻木,致使少數(shù)大學生理想破滅,信念動搖,感覺生活空虛無聊,失去了人生追求目標,沉湎于網絡游戲。
(2)功利動機漸長。唯功利論是西方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的偏激體現(xiàn),它主張一切從利益出發(fā)來衡量人的價值,部分大學生受此影響,學習和生活上也唯功利化和實用化。學習上追求實用知識的學習,熱衷于那些畢業(yè)后能夠對自己帶來直接利益和實惠的專業(yè)。價值取向唯功利化、實用化的結果是人為物所役,失去對自由全面發(fā)展的自覺追求。
(3)日常行為享樂。思想觀念的變化必然導致行為方式的改變,社會思潮對大學生的影響從思想延伸到行為,深刻地體現(xiàn)在大學生日常的學習生活之中;享樂主義、消費主義、悲觀主義、利己主義等社會思潮會使大學生以物質享受為第一訴求,為物欲所誘惑,消極對待生活,造成個人和社會的重大浪費。由于受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影響,大學生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tǒng)美德受到了嚴重沖擊,生活學習懶惰,貪圖安逸,缺乏艱苦奮斗的精神。
當代社會思潮多種多樣,在基本國情和時代背景下也呈現(xiàn)出不斷發(fā)展的態(tài)勢,其中,不乏推動社會發(fā)展的先進的、科學的社會思潮,同時也有落后的社會思潮。社會思潮對大學生有著極大的影響,因此需要正確區(qū)分社會思潮,讓大學生接受正確社會思潮的引導作用,摒棄錯誤的社會思潮,培養(yǎng)大學生積極的社會心理。
參考文獻:
[1]人民出版社編寫組編.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盛秀英.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途徑探析[J].理論探討,2009(03).
(作者單位:齊魯工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