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摘要:良好的閱讀習慣的形成,能激活兒童的大腦思維,開闊視野,豐富知識,發(fā)展能力,這對于培養(yǎng)兒童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完成從自然人到社會人的轉變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讓兒童終身受益。
關鍵詞:小學生 閱讀 思維
在現(xiàn)代社會,閱讀能力是一項最重要的能力,因為幾乎所有的信息都要通過閱讀來獲取。良好的閱讀習慣的形成,能激活兒童的大腦思維,開闊視野,豐富知識,發(fā)展能力,這對于培養(yǎng)兒童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完成從自然人到社會人的轉變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讓兒童終身受益。原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孩子的閱讀開始越早,閱讀時思維過程越復雜,對智力發(fā)展就越有益。七歲前學會閱讀,就會練成一種很重要的技能——邊讀邊思考邊領會。”對于一年級就閱讀方面,我想談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多識字,幫助閱讀
識字是閱讀的前提。小學新課程改革后,新教材鼓勵學生多認少寫,盡早閱讀。作為教師在起步階段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起兒童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fā)學生去體驗識字的樂趣。例如,學習生字時,教師通過課件畫面演示文字的演變,使學生將自己頭腦中的資源與眼前所見的畫面產生聯(lián)系,對學習識字產生濃厚的興趣。作為教師我不僅在課堂上教學生識字,培養(yǎng)識字的興趣,而且有意識的在生活中創(chuàng)造識字的氛圍,比如:將日常用的黑板,電視,開關,投影儀,電腦等貼上自制的名稱卡片,讓孩子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逐漸認識常用的漢字。
二、通過閱讀活動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激發(fā)閱讀興趣
一年級的孩子天性富于幻想,所以特別喜歡聽故事。教師繪聲繪色的講述、聲情并茂的朗讀,一下子就能把他們吸引住,把他們帶進超越時空的神奇境界自由翱翔,從而好奇心、求知欲由然而生。針對孩子的這一特點,我經(jīng)常利用利用班隊活動課的時間,給孩子們讀他們喜歡的童話故事,讀《綠野仙蹤》《小公主》《安徒生童話》《綠屋的安妮》等短小經(jīng)典童話,有時講完了故事,就讓孩子進行表演。有時在惟妙惟肖的表演中,嘗到了書籍帶給他們的歡樂。隨著時間的推移,從學生的閱讀興趣出發(fā),讓孩子們把自己喜歡的書帶到學校里來,在班級中建立圖書角,每周學生可以將自己喜愛的短文和畫冊類兒童讀物介紹給大家,進行讀書交流,老師也適時的給與獎勵。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了。
三、創(chuàng)設情境,體驗成功,加大興趣
一定的情境是學生增強生活體驗、激發(fā)思維與樂于閱讀的環(huán)境條件和動力資源。直接讓學生讀詞語,不能很好地調動他們的閱讀積極性。因此,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應該設計多種多樣的、符合學生心理的情境,讓他們和課文的主角融入到一個空間中,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順勢進行課堂閱讀教學。在《雨點》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理解“雨點落進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我就運用視頻課件播放滾滾流動的江水,讓學生體會“奔跑”的原因。在理解“雨點落進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躍。” 用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海洋就像巨大的蹦蹦床,小雨點們在蹦蹦床上蹦跳,通過貼近學生生活的語言,使學生興致所至,從而達到感悟升情,實現(xiàn)閱讀成功。
四、教學中適當?shù)脑u價,促進閱讀興趣
教師的評價在學生的眼里是有導向作用的,一句適當?shù)脑u價可以讓學生明確努力的方向。經(jīng)常在學生面前大力表揚愛讀書的孩子,更是一種班級文化走向的風向標。當有孩子在造句、說話、回答問題時引用課外閱讀中學到的經(jīng)典詞句時,更要抓住不放,大加贊美,要讓孩子知道,課外閱讀不但能增加知識,能讓自己更具魅力。
五、滲透讀書方法,使學生的閱讀興趣日趨濃厚
用了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樂于接受的方法,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例如,反復誦讀法。課文都是全文注音,為指導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反復誦讀既培養(yǎng)了說普通話的能力,又起到了陶冶學生情操的作用。一年級的學生識字少,缺少必要的知識和經(jīng)驗,讀一兩遍,也許弄不明白其中意思,多讀了,意思也就搞清楚了。讀的形式也要多樣化,注意因文而異。總之以讀為本,充分利用漢語拼音,引導學生去讀,去體會。課外,鼓勵學生多讀注音配圖的書刊、讀物。在讀書的過程中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或者詞語,做有效的積累,把感興趣的圖片或內容剪下來,收集在一起,有序地粘貼在設計好的紙片上,配上插圖或者讀書后寫下自己喜歡的人物或者動物,與同學一起交流讀書的感受,使學生們慢慢的體驗讀書的樂趣,逐漸在生活中與書相伴。
六、特色活動,深化閱讀,增強興趣
我校是民族文化特色學校,在學生中開展民族文化特色教育,幫助孩子們了解古老的中華文化,學習古詩、《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它們句式整齊,富有韻律,易讀易記,瑯瑯上口,易于被低年級小朋友閱讀。為了增加學生的閱讀熱情,我還從網(wǎng)上下載了相關的視頻兒歌動畫,更加受到他們的喜愛。孩子們在誦讀過程中,不僅發(fā)展了語言,提高了能力,還能陶冶了情操,培養(yǎng)了文學鑒賞力和健康的審美情趣。
七、家長參與,共同閱讀,提高興趣
一年級學生要更好地養(yǎng)成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除了在學校的培養(yǎng),還需在校外的延續(xù)培養(yǎng),那么家長的參與,是至關重要的??梢栽诩彝ブ袆?chuàng)設讀書的氛圍,父母和孩子的共同閱讀,增加了親子交流的機會,使家長更清楚地了解孩子的語言、思維等方面的發(fā)展,共同分享閱讀讀本趣味,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孩子在與父母的交流中,一樣會有思想火花的撞擊,久而久之學生的收益會很大,興趣會加大。家校相互配合共同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
以上是我對一年級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幾點做法,現(xiàn)在的學生對文字的敏感程度提高,觀察畫面內容的能力增強;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了指讀、劃讀、逐字、逐句、逐頁有序閱讀的習慣,養(yǎng)成了認真傾聽、表述完整的閱讀策略。學生對讀書的欲望大大提高,閱讀理解的能力逐步加強,為今后的中高年級的閱讀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總之,閱讀對于開闊學生視野,讓學生獲取豐富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也是語文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