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耕志
有效的探究教學可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結合教學實踐,就初中物理探究教學談幾點體會:
一、實施探究式教學的重要依據
1、深入探究教材內容,選擇有效的探究方式
在進行探究式教學時,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來設計教學內容,使課堂教學能有效實現教學目標。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的重難點來設計探究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分析,使學生的能力和體驗都在探究過程中提高。探究式教學要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讓他們對問題進行思考和談論,提高探究效果,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在運用探究方式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能力和教學內容進行選擇,不同的學習內容使用的探究方式也不相同。恰當的探究方式能夠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促進教學的順利開展。
2、探究式教學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
在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過程中,要使課堂教學取得實效,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物理水平和學習能力,用符合他們認知規(guī)律的教學方式來進行知識的探究,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提高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并能體會到學習物理的樂趣。對于一些比較抽象的物理知識,由于學生的積極主動探究,能提高他們對這些知識的理解,并通過運用把新舊知識相結合,促進對物理知識的把握,提高物理綜合能力。
3、根據不同的教學類型選擇不同的探究方式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包括不同的類型,包括新授課、復習課、綜合課等在不同的課堂類型中,教師可以選擇不同的探究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通過探究來完成課堂學習目標。
二、了解學生,全面把握學生學習的真實起點是探究教學的前提
新課程強調教學方式由學生被動接受轉向主動探究。主動探究突出了學生運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能力,因此,教師要引領學生進行科學地主動地探究學習,首先要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學生是否掌握了新知識學習所必須的認知基礎掌握的人數、內容、程度如何哪些內容學生自己能學會哪些內容需要互相討論哪些內容需要教師點撥和引導只有這樣知已知彼,我們才能找到最佳的教學方案,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有效教學。例如“初識家用電器和電路”一課“觀察手電筒”的教學中,手電筒為生活日用品,學生已較熟悉,在小學科學課中,學生已認識過像手電筒中這樣的簡單電路,教師如果忽視了這些,仍按部就班地照著教材的編寫,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認識開關、電源等,學生會感到乏味,甚至興趣降低。根據學生已有的基礎,教師可將“觀察手電筒”的教學目標定位為“讓學生通過觀察手電筒的實物和剖面圖來認識基本電路的連接和組成”,可將教材中的幾個細小問題合并、放大成“手電筒中的電路主要由哪幾部分組成大家能否在紙上畫出這個電路”此時學生肯定躍躍欲試,教師則可以借此了解學生的認知基礎,進而找準教學的起點。
三、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激發(fā)探究欲望
探究是一種需要,探究欲實際上就是求知欲。是一種內在的東西,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就是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其經常處于一種探究的沖動之中。興趣是好的老師,是進行探究的直接的動力,探究活動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應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從社會關注的物理問題中,創(chuàng)設物理學習情境,造成懸念,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探究物體浮沉條件時,先提出:鐵塊放在水中即沉入水底。但用鋼鐵造成的輪船卻能浮在水面上,這是為什么呢?進而提出決定物體的浮沉到底是什么的探究課題。在這里教師創(chuàng)設了探究的情景,學生可以根據已經學過的物理知識和生活經驗,激發(fā)了探究欲望,對問題進行了科學的猜想。接著學生在假設的基礎了,著手設計檢驗的實驗方案。在教師的指導下,分組獨立進行實驗,取得實驗數據,通過自己對實驗現象與數據的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否定或肯定假設,得出結論,進而使得認識獲得進一步提高。
四、運用小學合作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
合作學習能夠促進學生間在學習上的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在探究式學習中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合作意識,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每個學生由于發(fā)展水平、興趣愛好不同,對同一事物有著不同的理解和認識,這種認知程度上的差異,是學生間可以進行交往與合作學習的前提。教師應在科學探究的教學活動中,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模式,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彼此之間進行充分交流、切磋,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充分討論、交流,相互啟發(fā),相互爭論,創(chuàng)造良好的“合作交流”氛圍,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在引導學生開展討論和交流中,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傾聽他人的探究經驗,進行客觀的比較和鑒別,不斷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克服獨立探究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促進對所獲得知識的正確、全面地理解,從而使自己的探究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和培養(yǎng)。教師在實施教學活動過程中,要多方位、多途徑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五、用好講授法,讓探究錦上添花
新課改強調對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但學習方式的轉變并不意味著用一種方式代替另一種方式。我們要改變的是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并不意味著放棄接受學習,其實接受學習只是一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師富有啟發(fā)式的講解照樣有啟發(fā)作用,對于一些關鍵性的問題、概念、原理,教師不僅要講,還要講深、講透、絕不能“金口不開”,內容少而精,點撥適時有分寸,講授情趣得體的講授法是探究教學的一個重要補充,是理論的歸納和總結。
探究教學的方式很多,在選擇探究教學類型時,不但要看探究教學的內容,而且也要針對不同認知水平和能力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探究教學類型.比如,剛接觸物理的初中學生建議主要使用封閉型,用結構型探究教學作為輔助,等到初三階段,就可以將探究教學的開放程度打開,建議使用指導型探究教學,對于認知水平,思維能力,動手能力比較高的學生,可以采用開放型探究教學.另外,實施探究型教學時還應該考慮到學校的教學條件和教學時間,在實驗室設備比較完善和教學時間比較充裕的情況下,建議實施指導型或開放型探究教學,多給學生體驗探究學習的機會.總之,探究教學類型的應用方式可以是靈活多樣的,具體情況還應該具體分析,最終的目的是更有效的促進學生的探究性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