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梅
2014年10月28日,吉林省教育學院一行專家送課到通化市。筆者有幸聽取了石馨老師的一節(jié)課《屬對》,感觸頗深。尤其是石老師那種“我的心中只有你”的學生觀,給筆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位省級名師,能如此信任尊重甚至崇拜她的“臨時”學生,令人十分欽佩。就像她在課后反思中說的:經(jīng)典的教學過程就是領(lǐng)著學生詠而歸家的過程。一句“詠而歸家”道出了一位教師母親般的胸懷和責任。
案例分析
上課伊始,石馨老師便心懷學生,不慌不忙,一字一句的娓娓道來:“今天能與大家一起上一堂課,非常榮幸。作為一名教師,他最美好的時刻就是在課堂上,而且一定不可以是自己,一定要和同學們在一起,因為給他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他的孩子們——他的學生。一位老師何德何能,能夠和通化十三中的同學,跨了地區(qū),跨了校際一起學習,是同學們給我這個榮幸。謝謝大家!”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慷慨陳詞的演講,更沒有獨出心裁的課件表演。幾句親切的話語,真情的告白,將自己的一切歸功于學生的成全,歸功于學生給予她的三尺講臺。這無疑帶給學生莫大的信任和鼓舞,拉近了師生關(guān)系,敞開學生心扉,為后面的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
在教學內(nèi)容設(shè)計上,石老師也同樣把學生放在首位。她始終將學生生活的這片土地——吉林省通化市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就地取材。教學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就讓學生解釋“通化”這一名稱的由來。然后以什么樣的“城”,什么樣的“鄉(xiāng)”,什么樣的“園”來定義通化,給通化一個其他城市不可替代的獨特別稱。這樣設(shè)計,貼近學生生活,是學生耳熟能詳?shù)?,不知不覺地引入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wù)“屬對”,水到渠成,親切自然而又機智巧妙。接下來,又以通化特有的土特產(chǎn)“葡萄酒”做上句,讓學生對出下句。于是學生對出“蘋果醋”“蓮花灣”“茉莉茶”等精彩下句。就連十三中學的校訓“厚德載物;勵志篤行”、校園精神“讓優(yōu)秀成為習慣;讓激情化作永恒”也作為例子,納入訓練的內(nèi)容。最后,還將通化景區(qū)玉皇山上的兩副楹聯(lián)“金戈鐵馬鑄就山石風韻,碧血丹心化作花木姿容”“山水雄奇名塞北,園林春色譽關(guān)東”作為例子,讓學生進行再創(chuàng)作。由家鄉(xiāng)的名稱到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再到家鄉(xiāng)的玉皇山景區(qū),還有校訓和校園精神,這些教學題材都是學生朝夕相處、耳熟能詳甚至爛熟于心的。這樣的設(shè)計,貼近學生生活,抓住學生的心理,激發(fā)興趣,迅速將學生帶入教學情境,巧妙機智而又水到渠成。學生在學習“屬對”的同時,也了解了家鄉(xiāng)一些鮮為人知的文化故事,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既教書又育人,增長了學生的見識、開闊了學生的眼界,使學生受到思想道德的洗禮,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學評價上,石老師對學生更是悉心呵護,處處心懷學生。評價的語言新穎獨到,靈活機智,充滿人文關(guān)懷。除了幾處“說得特別好”“對得相當不錯”這樣常規(guī)性的評價外,評價的語言,一概即興而發(fā),入情入境。例如,“為什么不為他喝彩呢”“這個男孩很了不起”“這是我目前為止聽到的最好的版本”“老師和你特別有共鳴,我們私底下一定要交往一下”“這句話對得特別應景,此時霜降已過,正是深秋時節(jié)……”“為什么總想那些吃吃喝喝的,看人家這境界,‘蓮花灣多有詩意”“你的回答,解開了老師這么多年的疑問,‘新月對‘彩霞是絕對”等。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藝術(shù)首先包括談話的藝術(shù)?!苯處煹脑u價語言是否具有藝術(shù)性,不僅僅在于語言的形式和技巧,更在于教師那顆真誠的心。只有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學生的自尊,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唯有賞識的目光、熱切的鼓勵、真誠的溝通,才能感染和調(diào)動學生的熱情,激發(fā)學生的才智,點燃學生的智慧之光。“學生在解釋“通化”的意思是“通通化掉”后,盡管回答有些幼稚可笑,石老師卻沒有武斷地“一棒子打死”,而意外地評價說:“解釋得特別生動,是我目前為止聽到的最好的版本”,讓同學們要先記下這位同學的解釋,再把自己給出的這個版本作為參考。學生隨意的近似玩笑的解釋,受到老師如此的夸贊,還要同學們先記下他的答案,老師的答案僅僅作為參考。一名學生,在這樣盛大場面,得到老師如此的夸贊和推崇,我想,這位同學一定受寵若驚,這輩子都不會忘記。即使針對學生錯誤的回答,石老師也從不直接否定,而是幽默風趣、婉言告知。在學生給“葡萄酒”對出“大泉源”時,全班同學哄堂大笑。石老師幽默的說“度數(shù)一下子升高了,老師也跟著熱血沸騰,有想喝一點的沖動,很好,可是如果去掉前兩字,‘源字還與酒還有聯(lián)系嗎?看來對的不是特別理想?!币痪洹安皇翘貏e理想”給這位同學多大安慰,剛剛被同學們哄笑的尷尬也會減輕幾分。就是這樣,對待精彩的答案,石老師總是不遺余力,大肆渲染,極盡褒獎之能事;對不是很精彩、不準確甚至錯誤的回答,總是輕描淡寫,幽默風趣,巧妙糾正。這樣的課堂,學生沒有了羞澀,不見了拘謹,放開了手腳,打開了思路。
結(jié)束語
“我的心中只有你”是石馨老師這節(jié)課成功的關(guān)鍵。在她心里,學生是至高無上的。一位教師如果不心懷學生,不深愛自己的學生,又怎能打開學生的心扉,喚起學生的共鳴呢!正如意大利教育家亞米契斯說的:“教育是愛的教育。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因為愛能激發(fā)潛能,能點燃智慧?!?/p>
(作者單位:吉林省通化市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