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玲
摘要:記敘文寫作是最常見的一種寫作文體,是寫作教學的主要構(gòu)成部分,并且是寫作教學中的難點問題,初中記敘文的寫作對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有著很大的作用,因此,需要重視記敘文的寫作教學。本文筆者結(jié)合實際教學工作,從多方面分析了當前記敘文寫作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
關(guān)鍵詞:新課程;初中教學;記敘文;寫作教學
一、記敘文寫作教學概述
記敘文是我們?nèi)粘V惺褂妙l率最高的文體,該文體相對于議論與抒情文體,出現(xiàn)得更早,有著較為悠久的歷史。另外,記敘的手法經(jīng)常見諸于說明文與議論文之中。因此,記敘文寫作教學也就自然成為作文教學的基礎(chǔ)組成部分。初中學生寫作訓練也必須以記敘文為主體,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新課改要求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通過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步驟實現(xiàn)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在這種背景之下,語文教學的目標就是寫作能力的提高,這也確定了初中作文教學體系中記敘文寫作的重要性。
二、記敘文寫作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從小學教育階段就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記敘文寫作能力,到中學階段學生應該有很強的駕馭能力。但實際教學效果卻不太好,常見問題有:理解膚淺、思路混亂、詳略不當、結(jié)構(gòu)不夠嚴謹,等等。
1.初中語文教材中存在的問題
全方位訓練模式是人教版語文教材的主要構(gòu)建模式,教材將親情、友情等學生能夠接觸到的人生情感收入為訓練話題。但也存在一個重要問題,即過度的重復訓練,同一話題多次訓練,其效果反而會大打折扣。人教版語文教材中,有關(guān)自然主題的有三次重復,七年級的《我愛我家》以及八年級的《母親》也屬于話題的重復。
2.有關(guān)學生方面的問題
文體不清是初中學生記敘文寫作中最為常見的問題。從學生角度講,由于沒有明確認識文體,無法將腦海中的記敘文寫作付諸筆端,文章寫成后既不是記敘文,也不是議論文。文體基本上屬于夾敘夾議形式的文章。由于學生誤解了記敘文的特點,造成文體不清的情況不在少數(shù)。從教師的角度講,由于教師批改作文時,過于注重文章與主題是否呼應,辭藻是否華美,審閱中反而忽視了寫作文體是否正確,從而造成學生對文體認識的不足。
很多學生為了應對考試,學習圖書市場上的各種寫作范文,卻沒能將寫作的層次以及寫作目標加以系統(tǒng)化,只是對固定模板加以記憶。實際考試中,將所掌握的知識按照模板稍加修改就算完工。這種模式化的寫作不僅與教學初衷相違背,還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3.教師方面的問題
不可否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就是作文教學,很多教師面對這個難題也束手無策。實際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過于注重審題、立意以及寫作方法和思維方面的指導。在這種干篇一律、急于求成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失去了寫作的興趣。而在文章質(zhì)量評判上,教師也是沿襲既有的方法,未能確認學生的主體地位,其教學也達不到到預期效果。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之下,語文教師成為新教改的先行者與探究者,要積極面對新課程的要求,加以深入研究和領(lǐng)悟,指導學生的過程中要滲入大量的直觀形象的指導技巧,只有這樣才能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的主要策略
1.自行編寫作文寫作教材
教師在新課標的前提下可以嘗試編寫出符合實際的寫作教材。例如,七年級學生需要著重訓練記敘文寫作,自編教材中要突出文章的六要素以及表達方式和記敘順序等方面的重點。這些專項指導要分為不同的訓練要點,對應設計相應要點的訓練板塊。例如,在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可以做一個關(guān)于童年往事的專題寫作訓練。我補充了曹文軒《童年》,遲子建《我的夢開始的地方》及史鐵生《消逝的鐘聲》等閱讀材料,從摘抄筆記、自主創(chuàng)作、感悟筆記等多角度進行訓練,有效地引導學生將閱讀素材轉(zhuǎn)化為寫作素材。自行編寫的教材不僅可操作性強,還具有靈活多變的優(yōu)勢,可以很好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與寫作水平。
2.激發(fā)學生寫作情感
從長期教學結(jié)果來看,有關(guān)記敘文的教學往往容易忽視“形象”要素,更多注重記敘文的思想和語言。由于初中學生無論在思想上還是閱讀量方面都有很大的局限性。針對這種情況,寫作訓練應在閱讀和理解的基礎(chǔ)上對寫作立意加以強化和訓練。語文教師要抓住記敘文寫作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對文章人物的形象、神態(tài)、舉止、語言、心理變化和所處環(huán)境加以深入的分析,經(jīng)推敲后出現(xiàn)的人物是栩栩如生的。同時,教師要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寫作習慣,恰如其分地使用寫作手法與修辭,才能將人物與事件巧妙地結(jié)合起來。因此,記敘文寫作可以看作一個創(chuàng)作過程,優(yōu)秀的記敘文如同優(yōu)秀的建筑物,體現(xiàn)了作者的獨具匠心之處。
充分利用課本范文來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在七年級的《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以及《濟南的冬天》中,非常細致生動地描述了人物和景物。教師應在寫作課上讓學生重新加以體味。這種鑒賞類的課程可以很好地提升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寫作訓練可以從學生熟悉的人或者物開始,對周圍事物的留心觀察、仔細分析后,通過良好的立意與生動的文筆將其展示于人。語文教師的重要性不僅是知識的灌輸,還需要通過不斷鼓勵學生,提升學生的寫作熱情。學生對作文有感情,其作文教學的目標也就實現(xiàn)了大半。
3.親身示范,潛移默化
記敘文授課過程中,教師要起到示范作用。在以往教學過程中,教師總是以裁判的身份出現(xiàn),不僅無法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寫作水平也很難進一步突破。因此,教師要逐步提高自身寫作水平,進而提高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位置。針對有特點的寫作題目,教師可以和學生們同步寫作,將發(fā)生在學生周圍的情景、事件加以刻畫,讓學生感覺到非常親切。評改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互相找出優(yōu)點與缺點加以評判,取長補短實現(xiàn)同時進步的目的。
綜上所述,當前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但是,在語文教師的努力下,各種問題會得到很好的解決。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不僅要從學生和教材角度出發(fā),還要從自身出發(fā),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在以傳統(tǒng)教材為主的前提下,將其與自編教材緊密結(jié)合。將行之有效的師生互動與專項記敘文寫作訓練相結(jié)合,形成多元化的互動教學模式,真正將記敘文寫作演變?yōu)檎嬲摹翱鞓穼懽鳌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