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曉燕
摘 要: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飛速,與此同時,社會和企業(yè)對中職院校學生的需求也正在發(fā)生變化,不僅反映在對學生成績的要求上,而且還反映在對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的要求上。如果還采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畢業(yè)后難以適應社會和企業(yè)發(fā)展的需求,因此必須加強對中職院校計算機專業(yè)學生團隊能力的培養(yǎng),即采用合作學習方法。本文就合作學習在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中的意義和具體的實現(xiàn)步驟進行了闡述,為合作學習的開展提供了可以參考的依據(jù)。
關鍵詞:合作學習;計算機教學;應用
計算機技術在21世紀得到了飛速的發(fā)展,已經(jīng)成為人們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必需品。計算機也是中職院校學生必須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所以必須要進行計算機教學的改革,提升整個中職院校計算機課程的教學質量。特別是近些年來素質教育的實施,強調課堂中學生和學生以及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和合作,建議學生探究式學習,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對相關知識內容的學習,并且掌握學習的方法。
1.合作學習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意義
合作學習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按照教學內容的不同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個小組,使所有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活動中,實現(xiàn)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具體的教學意義如下:
(1)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只有學生愿意學習,樂于學習,才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教學情景的設置,在上課之前將知識點滲入到小任務中,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夠發(fā)揮自己的特長。這樣就會將學生的被動學習轉換成主動學習,在小組討論中充分展現(xiàn)自身的意見和創(chuàng)意。
(2)能夠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小組合作學習強調學習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將傳統(tǒng)情況下個人之間的競爭轉換成團隊之間的競爭。因此各小組要想獲得優(yōu)異的成績,就必須依靠所有成員的共同努力,這無形之中提高了所有學生的集體觀念和意識。同時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成員之間的相互探討,利于學生思路的啟迪和優(yōu)勢互補。
2.合作學習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
合作學習在理論上具有較大的可行性,下面我們以電子郵件的發(fā)送為例介紹合作學習方法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
(1)教學思路。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只需起到相應的引導作用即可。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讓學生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還要加強教師和學生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意識和自主探究能力,使學生學會學習。
(2)教學流程。①預習: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可提前將當天要學習的內容告知學生,讓學生了解電子郵件的內容、格式以及工作原理。同時讓學生探索電子郵箱申請的步驟和郵件收發(fā)的操作。②新課導入:遠方的一個朋友要過生日了,可是只有兩個小時的時間,再郵遞禮品已經(jīng)來不及了,我應該如何讓朋友以最快的速度收到我的祝福呢?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將自己的祝福通過郵件的方式發(fā)送給朋友呢?③小組合作探究: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小組劃分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生平均分配,確保各個小組的平均水平相差不多。然后選出組長,并且為每個學生分配一定的角色。完成上述步驟之后,各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即可進行相關內容的探討。④交流展示:各小組將討論的最終結果寫在一張大紙上,并且派一個組員向所有學生進行展示。⑤總結評價:展示完成之后,要對各個小組的討論結果進行評價,包括了小組內評價、小組之間的互評以及教師評價三部分。小組成員可以針對其成員在展示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補充和完善,其他小組可以對展示組的制作步驟以及探究的過程和結果進行提問、交流和分享。最后各個小組展示完成之后,教師要對每個小組的完成情況進行總體評價,在肯定學生取得成績的基礎上,對完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總結,實現(xiàn)學生整體質量的提高。同時教師還要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內容進行總結,加深學生的記憶。
3.結論
合作學習是現(xiàn)階段中職計算機專業(yè)教學中應首選的學習方法,其不但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讓學生在相互探討的過程中,學習到計算機課程的相關知識,借鑒其他同學的優(yōu)勢,彌補自己學習中的不足,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達到學習成績互相提高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吉林.從外顯趨于內蘊——我國合作學習研究 20年的回顧與反思[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16).
[2]王以寧,張 海.略論混合型教師的教學媒體綜合運用能力[J].現(xiàn)代遠距離教育,2011(03):3—6.
[3]劉亞楠,張 海,王以寧.國外信息通信技術應用教師教育課程基準研究[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2(07).
[4]青輝陽.“任務驅動—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初探——中職計算機應用軟件類課程教學實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03).
(作者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鹽池縣職業(yè)中學)